【简约美式】75平+50平小复式---纪录装修的点点滴滴
装修真的是件虐心虐身的事,从5月份开工到这几天硬装完毕,近6个月的艰辛。
像我们这种上班族,又没家里老人在帮着看,盯工地只能是下班或者周末或者请假,这半年下班跑工地起码40次、周末基本一半在那、为数不多的假也耗在了上边,连周末睡个懒觉都成了奢侈,遥想那睡觉睡到自然醒的年代只能是内牛满面。。。
还好现在硬装结束了,剩下软装应该相对轻松点,近期慢慢更新硬装毕业照。
一、开篇(基本情况介绍)
----------------------------------------------------------------------------------------
六楼六的顶楼,带一个可利用的小阁楼。楼下面积75平(使用面积约68平),楼上使用面积约50平。
楼下房型较正,所以就没怎么更改;楼上格局基本与楼下一样,不同的只是没有卫生间那边的墙体,需新砌。
房型
楼下
楼上
再来直观的3D图(费了楼主几天功夫,建议会3D软件的用下,平面图很多不直观,尤其很多设计图带有误导性)
楼下
楼上
效果图如下。事实上这是第一版的,让改过,但都忘了有没给了。说实话这效果图也就看看而已,有多少是最后一模一样的。
从图纸到施工,设计是迭代的,大方向不变就行了,小细节很多地方都改了。
直达电梯区
相关技术贴
电梯1:某位大神的技术贴
画图软件 ;
地板铺设方案 ;
转来的强力技术贴
电梯2:转自篱笆各位的福利技术贴
热水器安装攻略(转自包子酱) ;衣柜尺寸 ;腻子和胶水的环保问题(转自阿狸) ;净水篇(转自阿扁) ;
风暖篇 ; 小厨宝篇 ; 吊顶篇 ; 瓷砖篇 ; 橱柜篇 ;
各类美图
电梯3:专职打酱油的来放美图
安装季
火大了的地坪问题(责任心何在?典型前紧后松不监管不作为)自能自力更生
插座+开关+断路器最终攻略; 插座线路安装检验小工具-强烈推荐的小东西
灯具清单; 卧室吸顶灯; 客厅吊灯+楼梯壁灯; 餐厅风扇灯; 主卫过道灯; 阁楼各种壁灯; 最炫的次卫过道灯
水管出墙过多的补救-装饰盖(水管出墙长度-检验水电工的水平基本功,很显然我家的没合格
软装
装修中的遗憾及闹心事
这事搞的楼主(技术男)非常火大,现在想起来都是怒火中烧。分开说,即使这工人就是个无赖,那谁弄来我家干活的?合同上甲乙双方,没看到某工人名字!想必装修公司是见过大世面的了,什么情况都遇到过,什么人都接触过,你们这个集体觉得不是多大事的,作为业主可不这样想;遇事解决起来拖拖拉拉,应是应了,答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拖拖拉拉,这是所谓装修甚至很多行业的潜规则,你们有难处,你们有苦处,大家理解。但也要互相理解,谁家不装修啊,换成你碰到谁乐意。
这档事我觉得你们也有难处,确实,你们开公司的是分包给队长来做,队长又找各工人来做,层层分包利润最大化嘛大家都懂。但我开始谈的时候就说过,找公司不单独找散工或独队,就是为了公司可以起到在遇到问题时帮助业主解决与工人的沟通问题,咱拿了钱可得干实事。找篱笆上有监督的、并且是同事用过还行的装修公司来装,我觉得相对靠谱,注意着公司两字,不要辱没这名字。
当然,不否认该公司有好的一面,好的咱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看了日记哪里干的好哪里干的坏一目了然,不是我说就能决定的。只希望这些装修公司能真正做的更好一点,最起码在以后下边队长用人上边监管监管,别什么人都扒拉进来;出了问题也真的做到有靠谱的售后服务(出卖的是装修服务),别只在要钱的时候才打电话过来。
祝公司“改斜归正”越办越好,也提醒后边装修的同志们,一定要看好你们的工人,职业道德这东西,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闹心事第一季---来自某工人的威胁电话--对装修公司评价直线下降,出问题不怕,怕的是不给处理、不会处理、处理不好
闹心事第二季----来自某工人的威胁+恐吓电话---对装修公司的评价已经到了负分,已做好了起诉的准备
闹心事第三季---来自某工人的威胁+恐吓电话---让业主怎么安心再请用!
二、自主设计阶段
在与设计师沟通前,建议先根据情况自己设计下。
这里先说下装修软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修业标配软件,应该是2D的AUTOCAD,用于出平面布置图及施工图纸;及3D的3DMAX,用于出效果图甚至给客户提供三维图体验。当然,这2个软件的上手难度,相对网上的专门装修用的软件来说难度较高,对不是理工科出身尤其是对软件无爱的兄弟姐妹们而言不推荐。楼主开始处于装修的兴奋期,对多个软件均研究了下,发现有个叫72xuan的软件较易上手且界面较好,再其次是Google Sketchup,只需要花费满世界做功课买材料的功夫的百分之一就能搞定。基本满足装修初始阶段的需要。
楼主因为会AUTOCAD,并且常年使用各种三维造型软件,因此自己开始对房子进行设计,以未来五年的居住需求为设计基础。
楼下房型没什么好说的,基本满足了一个小家庭的需要,因此不打算更改什么:2个卧室一个主卧一个次卧,满足楼主2口居住及未来小宝居住;1个卫生间不大,为开阔淋浴区,采用浴帘+挡水槽的设计,且不放洗衣机;1个厨房间不大,采用L型橱柜设计,台面基本够用即可,冰箱放这里;客厅由于要放置楼梯,本不大的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只能尽量简化设计,不采用背景墙,不采用大面积吊顶,只保留一定的吊顶(包线管);餐厅靠边放置餐桌可利用走到空间,不需要去次厨房都挪来挪去;南阳台不过水,只养点花花草草什么的;北阳台放置洗衣机和一个小拖把斗。
楼上是拓展空间,正对主卧的房间设计为客卧(最低1.2米,最高2.8米,够高空间够大),正对次卧的房间设计为衣帽间(最低0.8米,最高2.2米,太小就放些衣物);正对卫生间的没的说,还是卫生间;正对客厅餐厅的房间,设计为学习娱乐区,看准备以后改造用来看电影上网;正对厨房的房间,设计为储藏间,放杂物。
附上楼主自己画的平面布置图
----------------------------------------------------------------------------------------
上边用到了AUTOCAD,但有些设计无法很直观的从平面图上看出来,这时候就用到了3D造型软件,如3DMAX等。
简单一个例子,楼主家里需要设计一款通往阁楼的楼梯,楼梯的设计是一个典型三维问题,它不像放个沙发、冰箱这种基本只考虑长度、宽度,还要考虑高度考虑人走到阁楼后的舒适程度(起码不碰头)。楼主家的楼梯在内部经过了L型和U型的争论(旋转型最早放弃,太小),最后通过实际做出2个类型楼梯进行对比后选定U型。
上图
当然每个人的想法不同,需求也不一样,有的心里想想,与设计师的一对就OK了,有的心里比较乱,需要整理个条理出来。那么对后者而言,自主设计阶段就很重要了,对我们实际没有搞过装修的人而言,这个阶段就是战前准备,多花点时间在这个阶段,后边装修才会顺畅一些。
【技术贴集中区】
------------------------------------------------------------------------------------
【地板铺设方案】
因为环保的考虑,楼主买了据说还可以的卢森地板。没有考虑实木地板,一是好的环保的真的很贵;二是根据之前使用经验实木地板有偏软的问题,好的划了心疼,且5岁以下小孩对实木地板及真皮沙发的杀伤力巨大。
那么除开铺设地板业主需要保证的几点,如地面平整程度(这个最好问问地板供应商,差不多即可,有个别地方有点不平可以用个什么垫下,反正下方还有防潮垫)等,地板的铺设方案也是需要自己研究下的。
很多人提起地板铺设方案,估计不知道说的什么。
楼主一开始也是觉得这有什么嘛,随便铺铺了事,但事实上铺设方案确实有那么一些道道在里边。
例如基本的铺设要求(非必须):地板长边沿厅的最长方向、地板长边沿光源入射的方向、进门与长边垂直等,这几个往往是一致的,在于扩大空间感觉,利用地板长短两边视觉的不对称来实现空间的扩展。比如南北通透的房型如楼主家,客厅往往南北较长,有时是餐厅合并在一起,那么长边铺设就是南北方向,而光源也来自南北阳台。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铺设要素,影响到地板的铺设,那就是地板的对齐方式。
那么下图给出了2种常见的不同对齐方式铺设方案。
一种是2分铺设方案(专业是叫工字法吧)
一种是三分法铺设方案(专业是叫步步高吧,国语果然博大精深什么都能引申)
这是2种目前家居装修中最常见的地板铺设方案(当然还有一种随意拼,但感觉小的地方可以,大的如果那样就是视觉灾难)。
最直接的是外观不同吧,这个大家同图上一目了然。
但除了外观控们最关注的外观问题,这两个方案竟然存在与钱袋子有关的问题。
地板在铺设中,总不可能正好与墙体贴切,总会出现需要切割补齐的地方,那么就出现了损耗。这个可以从平面几何上推算,有人曾做过这方面的计算,在同等面积下通过铺设方案的不同计算损耗(切割与损耗有直接关系),楼主这里只能表示佩服,这里引用下“地板专家指出,通常情况下,三六九(就是3分铺设)铺法的地板损耗为3%,而二分之一铺法的损耗将高出5%左右,也就是说,100平米的铺设面积,采用三六九铺法将使用103平米左右的地板,而采用二分之一铺法,将使用108平米左右的地板,如果以强化地板每平米120元计算,采用二分之一铺法将比三分之一铺法多花六百元左右”。
因为楼主地板总面积接近90平,而地板单价又有二百多,那么两者之间的差距就较为明显。因此楼主决定:首选三分法铺设,并根据实际情况(若工人手艺、局部区域过小等)进行相应调整。
【开工、敲墙、拆旧】
------------------------------------------------
【DAY1】
第一天,开工仪式,乐杰的设计师薛华、三方监理袁老师和何队长来了。不过队长一看,其一不是之前同事推荐的毛队(因为楼主看的样板房是他做的,对水平比较认可)而是何队;其二一问,竟然也不是队长本人,是队长亲戚。由于合同是按毛队的谈的,当然不排除真如乐杰说的毛队活多做不来的说法,设计师看楼主的脸色不好看,直接给经理打了电话,最终就定下是何队来做的。后来与何队的沟通,何队还是挺好说话的人,年纪和楼主差不多,条理也比较清楚,就一点啊如果何队看的话,电话接,但短信总是不回。电话楼主总怕打了何队忘,毕竟一些细节不可能总能过目不忘。
交了底,11点58分准时放了鞭炮,敲了第一锤子墙,这首天的事就搞完了(垃圾清理费之前即交过,就没再去物业)。
开工大吉(这风骚的背影据说是木工师傅)
第一锤(这是何队的亲戚,半个队长,老何。对面手,砌墙粉平找平都他干)
【DAY2】这一天是敲墙、开洞
由于楼主房子是毛坯,基本没什么可拆的,根据设计师的建议,拆除了厨房与餐厅的半墙,以增大门洞,利于做两扇移门。
虽然看上去拆的不多,但算上卫生间包管的墙等,拆旧的师傅也费了好一把力气。
厨房与餐厅的墙拆掉
阁楼老虎窗
【DAY4-7】水电开槽
乐杰何队的队伍,水电师傅是合二为一的,就是这位小张同志。
小张人比较开朗,话也比较多,也比较好说话,小问题一说就改。通过与小张的交流,得知小张也是转战过帝都,最近才返回魔都的。或许是在帝都练就了一身豪放,活做的也比较霸气,怎么说的,干的还行吧,中规中矩,虽然没有如切割机一样平整度达到毫米级,但整体不伤大雅。
上一张小张特写
再上一张霸气的开槽(说实话楼主还是希望能在整齐点)
【DAY5】百益橱柜初测
【DAY8-16】水电管路铺设
阁楼储藏间附近强弱电铺设,虽然尽量要求强弱分离,但有时也没法,交叉处包锡纸处理
阁楼卧室插座开关管路铺设
水管打压试验(第一次没成功,水压半小时内有明显下降,管路发现PVC近户管与PPR的新管之间接头渗水,且多处堵头漏水;对PPR各处检查未发现漏水。要求整改下次再测)
【端午节专题】自从开始装修后基本没怎么休息过
-------------------------------------------------------------------------
【DAY23】瓷砖下定单
品牌:冠珠
地点:恒大
情况:瓷砖是目前跑的最多看的最多让楼主最纠结的装修材料,品牌多种类多花样多,意味着选择就多,关键还不是楼主选择,是老婆要挑,我只能跟着看着听着。其实瓷砖总共下来只有5千出头,但光我记得跑的地方就有N处(美凯龙、恒大、家饰佳、克拉胜、宜山路周围店铺),可谓险些跑断腿。关键还有一点就是我基本没有特别的喜好之分,觉得都差不多,时间长了都那样,只要不是花花绿绿妖艳的就好。因此被问N次“这款好不好”之后,楼主基本只差见了一款瓷砖就哭天喊地着叫嚣今生非他莫属了!至于嘛,也没见地板跑几次,结果单项最大的订单跑第二次就下了,那总价可是有瓷砖三倍!
看中的墙砖
【DAY24】家具工厂考察
品牌:点匠
地点:浦东新奉公路(真够远!)
情况:约了中午的时间,真够远。到地方一看,厂房还可以,厂房叫嘉木坊,好像在哪听过(应该是篱笆)。厂房中等大小,分为了几个工作区。老板和设计师带着转了一圈,看了下料、白坯、上漆和等发的成品。
根据篱笆各位兄弟姐妹的经验贴,楼主着重看了原料、漆、白坯及成品。买纯实木家具图的就是环保,为此楼主2人盯着白坯的背板(杉木板)及贴皮的实木板问了半天,杉木板确实有大裂纹的风险。需证实的说法有以下几点:1、由于实木板也不可能由一整根木材裁成,因此多片木材拼接时无法避免使用胶水等污染材料;2、背板一般非特殊说明,用的都是杉木板等;3、侧面贴皮是为了防开裂(重点是贴皮下的也必须为实木,否则就是偷工减料);4、床的龙骨一般为松木(床用榉木楸木指的是框架);5、TBD
下料木材
衣柜白坯(杉木背板)
成品
【DAY25】瓷砖进场
品牌:冠珠
数量;60箱,6种色约620片
破损:9片面砖(破角,2个较大,7个较小),2个地砖(碎裂,1分两瓣)。破损率1.7%
情况:冠珠很效率,隔天就送货上门了。瓷砖是由一个师傅搬得,开车的跑其他家去送了,只留下一个师傅蚂蚁搬家,师傅确实很辛苦,楼主家这多层6楼又没电梯,一箱瓷砖几十斤,估算下总共有1.5吨左右。我拆箱验砖都累的够呛,为此余款交割后送了水及打车钱。
瓷砖基本是每箱都拆开验了,而且是抽出来再放回去那种。为此楼主手指挂了彩,被挤了下。开始第一种面砖(卫生间面砖30*45)破的较多,一拆就是9个,楼主有点无语,因此后边都拆了,本想后边可能更糟,没想后边反而基本没破。想来是面砖是首先被卸下来的,与地面碰撞较为严重,因此破损较多,因此大家验砖,如果实在没那时间,建议重点对先从车上卸下来的那批抽查,角上是破损最多的。冠珠的瓷砖质量看起来还行。
------------------------------------------------------------------------------------------------
另外对房子进行了检查,由于工人回老家收稻子了,房子没人。
发现有几处问题:
发现的问题:
1.多处堵头漏水,尤其是阁楼卫生间已积水3公分;
2.楼下卫生间的最粗的下水管漏水,得查看下到底怎么回事;
3.铲墙皮应该还没完,墙角注意也铲下;
4.线盒没保护,水泥及灰层都进去线管了,以后抽不动,还有就是线头还没包,上次验收监理就让整改了;
5.阁楼粉墙局部没粉到位,尤其是墙与顶连接处;
6.阁楼卧室靠老虎窗那堵墙根没修,到时没法铺地板
线盒细节处理的不好,不保护又乱(小张细节上确实需要努力啊)
墙底部水泥基层,突出墙了,需要修好(这是原来建楼的时候遗留的问题)
---------------------------------------------------------------------------------
另,已通知队长,打柜子的声达生态板要用浮雕白或者银丝橡木,坚决不要经典白(听说变色)
一大早爬上来,先给自家开个门,昨晚某大神看着没人光顾的帖子,貌似有点小伤心呀,所以今天本跑腿的——体力劳动者就负责来灌水啦
没法按照大神的时间顺序走了,既然是灌水,想到哪就写到哪吧
先转一个来自xi0xi0的技术贴,没米的孩纸伤不起呀,各种省钱攻略都要做起来。
【十四】热水器安装攻略续(暨配件购买指南)
以下内容由包子酱整理口述,LZ负责整理。
(说代笔也不为过!文风都变了好么!!!到现在LZ也没弄懂,也不懂弄懂的重要意义,就分享给和包子酱一样纠结执着滴人儿吧~)
热水器市场,安装免费,材料收费,基本上是行业潜规则。像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一般不会想到这材料费这么贵,也没空去研究燃气排管是怎么回事,再加上燃气泄漏后果极其严重,所以即便知道是个大坑,也只能硬着头皮往里跳。
幸亏有同事提醒(同事是包子酱的领导,刚刚装修完,安装热水器被斩了一大笔钱),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赶快上网研究。查了很多,发现没有介绍的很清晰完整的资料,突然有冲动整理一下跟童鞋们分享,其实不敢说是指南啦,说的不对的或者不清楚的,欢迎大家来一起讨论讨论。
一般家庭中的燃气管道结构其实很简单,看下面这张图会比较直观(网上找到的,如果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楼主删图,请多包涵哈)。
这张图已经比较清楚了,一般来说,煤气进户,先过一个总阀门和一个煤气表,这两个东东都是煤气公司安装的。后面的东西,如果想捂紧钱袋子,就要自己购买了。下面一个一个的介绍。
不锈钢波纹管:一般有4分管和6分管两种,超过4米长度据说应该用6分管,否则会影响燃气压力。这东西挺贵的,林内安装,一米要68元呢(他家指定日立和博美特两个牌子,据说质量还是很好的)。自己购买,记得要买燃气公司指定的品牌,你就问商家,有没有可以送检的管子,他应该就明白了。燃气公司指定的品牌,质量上会放心一点,当然价格也会贵一点。
快速直接:分内丝接口和外丝接口两种,选择哪种快速直接,取决于你的阀门是什么样的。管子不能直接连到阀门上,需要上到快速直接上面(如下图),然后通过快速直接另外一断的内丝或者外丝接口,再垫上生料带拧到阀门上。
图上这个是6分的直接,还有4分的直接,选哪种规格,要看你用什么规格的管子和阀门。
喏,快速直接就是这样卡到管子上的,这个是内丝直接,也就是说,连接阀门那一端的螺纹在里面。红色的那个塑料垫是卡管子用的。
三通:这个名字已经暴露了它的用途,下面第一张图上是快速三通,看到那个熟悉的红色了塑料垫了吗,对了,这个就是卡波纹管的,三端都可以直接卡到波纹管上。
另外也有内丝或者外丝的三通,第二张图就是个外丝三通,这个不能直接连波纹管,需要把管子卡到快速直接上再连到三通。
热水器阀门:一端是6分内丝,另一端是4分内丝,热水器燃气入口是4分的外丝,所以买热水器阀门,一定要有一端是4分内丝的,另外一端的规则尺寸要看你家的管子是什么规格的。LZ家用的就是下面这个6分转4分的。
燃气灶阀门:燃气灶阀门取决于燃气灶的接口,现在一般用到3分的接口,所以和热水器的阀门不一样。其实童鞋们不需要记得那么清楚,去店里买的时候跟他讲一下是什么用途的阀门,老板就知道了。
燃气排管的结构和配件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您家里到底需要哪些配件呢,按照第一张结构图,结合上面介绍的各个配件的用途,数一数,算一算,心里大概应该有数了吧。真心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大家,如果哪里说的不准确的,欢迎指正批评。
ps,某位大神,看这里,同时感谢包子酱的热心回复
microzero
我家用的6分管,有种说法是长度超过5米,最好用6分管,否则可能会影响气压。建议用6分管了,贵不了多少,但是万一真的影响气压了,再改就太麻烦了。
microzero
在恒大买的,你问他要煤气公司认证的品牌,告诉他你要送检的。
词穷的跑腿的人,灌水都不晓得该从何灌起呀,大神同学,你前面能写出那么多还真是辛苦呢
谢谢包子酱,内牛满面呀,开门以来终于有人进来了
这周木工和泥工都已经进场了,为了争做一个合格的跑腿的,要好好研究一下衣橱的合理划分了,虽说传说中设计师是有设计图的,不过我一直没看到呀
忘记这是篱笆哪位童鞋提供的福利了,衣柜的区间划分、注意事项一应俱全,如果童鞋你看到的话,谢谢啦
一、定制衣柜的黄金尺寸
一般定制衣柜高2400mm,长1800mm,分为900mm长的两个单元,柜深为600mm。盲目扩大或缩小个别区域,不仅给使用带来不便,里面放置了衣物后,还可能带来牢固度方面的隐患。那么,衣柜的“黄金尺寸”到底什么样呢?
被褥区,高400—500mm,宽900mm。由于拿取物品不方便,通常会将衣柜上端用于放置棉被等不常用物品,也利于防潮。最好将棉被放在储物箱中,不但防尘也方便拿取,根据棉被通常的厚度,被褥区一般高度为400—500mm。
上衣区,高1000—1200mm,不能小于900mm。上衣区用来悬挂西服、衬衫、外套等易起褶皱的上衣。挂衣杆和柜顶之间不能小于60mm,否则不方便取放衣架。挂衣杆到底板之间不能小于900mm,否则衣服会拖到底板上。另外,挂衣杆到地面的距离不要超过1800mm,否则不方便拿取。
抽屉,宽400—800mm,高190mm。一般在上衣区下方设计3、4个抽屉,主要用于存放内衣。根据内衣卷起来的高度来计算,抽屉的高度不能低于190mm,否则闭合抽屉时容易夹住衣物。高200mm,才够放衣衫。
裤架,高800—1000mm。裤架专门用于悬挂裤子,不易起褶皱。挂杆到底板的距离不能少于600mm,否则裤子会拖到底板上。建议选购成品金属裤架,可以悬挂12条裤子;而一般工厂制作的裤架只能悬挂8—10条裤子。还可以安装一个挂衣杆,用衣架悬挂裤子,比较节省空间。
长衣区,高1400—1500mm,不低于1300mm。长衣区主要用于悬挂风衣、羽绒服、大衣、连衣裙、礼服等长款衣服。可根据自己拥有长款衣服的件数设计长衣区的宽度,一般来讲,宽450mm即够一个人使用,如果人口较多,可适当加宽。
叠放区,高350—400mm。叠放区用于叠放毛衣、T恤、休闲裤等衣物。最好安排在腰到眼睛之间的区域,这样拿取方便,还能减少进灰尘。如果家里有老年人和儿童,可以将叠放区适当放大。一般以衣物折叠后的宽度来看,柜子宽度应在330—400mm之间。最好设计为可以调节的活动层板,方便根据需求变化,比如孩子长大后可将叠放区安装挂衣杆,改为上衣区。
二、衣柜的黄金比例
1、被褥区:高度400-500mm;
2、上衣区:高度1000-1200mm;
3、抽屉:宽度400-800mm;
4、百宝格:单层高度80-100mm;
5、叠放区:高度350mm-500mm;
6、长衣区:高度1400-1700mm ;
7、踢脚线:高度80-100mm;
8、裤架:高度80-100mm
三、衣柜尺寸准确认识
衣柜尺寸正确认识
1.教您正确测量衣柜尺寸
很多家庭都有相同的困惑,开发商预留的墙洞到底是现场打柜子还是定制成品柜。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可以,只不过要做通顶的衣柜,在很多厂商处都算是非标准柜,收费都是比较高的。但对于电脑数控程度非常高的企业来讲,生产非标衣柜尺寸其实与标准衣柜尺寸没有任何区别。” “要入墙的衣柜尺寸,一定要装修完成之后再测量。”这是专家给装修者的最好的建议。那么,衣柜尺寸测量方法你知道吗?
2.衣柜尺寸标准是多少
目前各个整体衣柜的厂家标准尺度都大不相同的,但是对于衣柜来讲,通常的设计尺寸是符合和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只是具体到各个厂家有所不同的。
(1)整体衣柜的进深一般就大概为55—60厘米;
假如空间都不是特别紧张的话,建议可以选择60厘米的进深比较好,而且55厘米和60厘米厂家的收费是其实都是一样的,但你挂衣服的感觉就不太一样了。
(2)平开的柜门宽度一般都在45—60公分之间为最佳,推拉柜门宽度在60—80公分之间为最佳;合页的承压能力不如轨道,所以对于平开柜门,门板不宜太宽太重。
(3)悬挂大衣的高度140公分足够用;
通过自家的实践证明,最长的睡袍是可以悬挂高度最多也不到140厘米,长羽绒服一般就在130厘米,西服收纳装袋后也就是120厘米了。以前有设计版本中说这个高度应该在140—160厘米之间,我觉得最好还是能做到恰到好处,跟储物空间不同,这样也不会浪费衣柜的空间,做到充分利用。
(4)悬挂上衣的高度在85—95厘米之间的衣柜;
自家的高度是90厘米,空间利用要比较充分,如果你希望稍微宽松些的话,最多加到95厘米就差不多了。
(5)挂裤子的高度在80—90厘米之间;
家的高度是80厘米,所有的裤子都是折起来挂的,所以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在这里多说一句,我当初一直想在挂裤子的空间安装一个裤架,后来听了别人的建议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裤架一般也就可以挂个七、八条裤子,美观但空间利用十分的不充分,最实用的办法还是用挂衣杆,再用衣架挂裤子。现在我的整体衣柜里收纳了十几条裤子,两边还有富裕的空间,感觉很不错。
(6)存被子的高度比较灵活,30公分左右就可以了;
这个空间主要是存放换季不用的被子,一般都在衣柜的最上端。
(7)存鞋盒子的高度可以照着两个鞋盒子的高度设计,控制在25—30公分为最佳;
(8)存背包的高度就更灵活了,应该从衣柜整体设计美观的角度考虑,尽可能的就着其他空间的尺寸要求,做到“平齐”,我家这个空间跟存被子的空间尺寸一致。
(9)安装挂衣杆的时候应该注意,挂衣杆一定要以衣柜内部实际进深为标准取中,且距离上面的板子必须要有4—6公分的距离才对,这个尺寸必须满足,因为距离太短,以后放衣架子会比较费劲;距离太长,又浪费空间。
挂衣杆也属于五金系列,我仍然建议大家别图便宜。好的挂衣杆两边至少应该有两到三个螺丝固定端头,定位打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给“储大”安装三个挂衣杆整整用了我一下午的时间和一脑门子汗。
(10)挂衣杆的安装高度应是女主人的身高加20公分为最佳。提示:男主人身高如果低于女主人的话另说。顺道插一句,我听人讲成功的男人喜欢找一个比自己高的女人,不知道真的假的。
3.衣柜尺寸怎么去确定
现在假设有一个传统式的贴项衣柜,其高度为2440mm,那么,其具体尺寸如下:
下柜1830mm,其余归上柜,柜屉面每个高200mm,才够放衣衫。一个单元宽度为900mm,每扇门大致为450mm。至于深度,有的工人师傅将一件 1220mm*2440mm夹板一分为二,变成600mm深。中小型单元分寸必争,应该是一件夹板先铺出 100mm,然后再分2件。柜深560mm,连门20mm共580mm,连门最窄不可小于530mm,否则会夹衣袖。如受到房间面积限制而只能设更窄的衣柜时,可用一种拉出农杆,有几种尺寸,衣柜深可至350mm。若要挂男装衬衫,应有960mm高度的空间。衣柜门内全身镜1070mm*350mm,安装时,镜子上端平人头高度,即可照到全身。衣柜内多用活动搁板,一般是每250mm为一格。这种高度最适合放衣服杂物。
(备注,需要补两张衣柜的示意图)
作为一个合格的跑腿人员,貌似我真的做了不少功课嘛,自我表扬一下,大神同学,接下来的技术工作就交给你啦
阁楼的衣帽间,要跟木工师傅说一下,千万不能做成下面这种
(⊙o⊙)…篱笆用不来,图片怎么也显示不了,回头再补
千万不要下面这种的,要上面的
当然如果是下面这样就更开心了
深刻认识到潜水的坏处了哈,
也切身体会到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不容易了!
图片显示不了,那就来点文字吧,木工放一边,先来说说从阿狸家学到的腻子的各种知识吧,提前为漆工做点准备,也要多谢阿狸(几米家老陈)的功课,我就拿来主义啦
关于腻子和胶水的环保性问题:
今天,胖狐狸研究了下美巢的产品,产品成分介绍是这个网址http://www.meichao.com.cn/web/service.do
但是说的很隐晦,因为我们多方询问,得出的结论都是虽然有些产品比如成批腻子号称不添加胶水,但是在前期的墙尼中有胶水,所以是一样的,就是靠着墙尼中胶水来增加粘性。
但是美巢的官方网站上,不管是墙尼还是成品腻子给出的成分都有一项添加剂。
于是胖狐狸打电话给美巢客服,对方以商业机密为由说不能告诉,因为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胖狐狸问是否有胶水,对方也只是说通过环保检验而已。
所以,没有什么有用信息。
但是我们基本肯定,所有所谓的无甲醛腻子、无甲醛胶水还是含有甲醛的,只是存在方式、检测原理不同而已。
所以我们可能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现场调腻子,用901胶;二还是现场调腻子,用汉高无甲醛环保建筑胶水,但是成本比较高,具体贵多少,还要再研究下。
是这样的,初步研究下来,不管是什么产品,里面都含有胶水的,也就是有甲醛,并不是说成批腻子就没有甲醛
你想啊,这个腻子要牢固得黏在墙上,没有胶水靠什么黏贴??瓷砖黏贴剂也是这样的,也添加胶水的
只要是胶水,必定有甲醛,这是没有办法的一件事情。
美巢的产品胖狐狸研究过,还致电了美巢公司询问,美巢的成分表里面有一项添加剂,但是没有公开是什么,胖狐狸问了但是美巢公司以商业机密拒绝透露......
我后来又咨询了很多人,包括队长、泥瓦工、化学博士等等,得到的答复都一致,就是成品腻子或者成品腻子之前用的产品必然会用到胶水,就算美巢腻子没有墙固墙尼中也是含有的。
所以就是哪一种产品含有的甲醛量相对较少,相对环保的问题。
因为这些成品腻子都不公开原料,无从确认;而多方证实所有胶水中百得的无甲醛环保型建筑胶水是最环保的,因此我家采用用这个胶水替代801胶水调制成批腻子。
学习了阿狸家的功课之后,大神同学又跑去同福跟卖胶水涂料的大叔侃了一个多小时(暗搓搓地觉得是那大叔太能讲了),最终决定要求队长将预算中的中南无甲醛都换成百得的无甲醛环保型建筑胶水。记得当时大叔特意指着某品牌的油漆说“你看呐,未人为添加,什么意思你晓得呀”,只能让我这跑腿的感慨我大中华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呀
吃完中饭上来继续,上班都么这么勤劳呀!!!!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继续拿来主义了,还是要谢谢篱笆各位童鞋的辛苦总结,撒花
(净水篇)
引言:
之前没来篱笆的时候,在SF混了一段时间,当时有个38平的帖子印象特别深刻,那位LZ功课做的相当仔细,自开工时场地的保护、水电开槽是否规范、水电管路怎么验收、防水怎么做等等等等诸多方面无一不包。不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则是前置以及净水的问题,恰逢装修前发生了“肉汤”事件,让lz打定了一个主意:其他地方可以从简,我可以硬装一切从简,不要吊顶不要背景墙不追求美貌,但是环保是必须滴,而且既然吃的我控制不了,至少喝的我可以自己控制吧!
后来来了篱笆,爬的第一个高楼就是阿扁家,虽然我是体力劳动者,爬完阿扁家也花了我大半个月时间,实在不好爬呀,不过收获是满满的,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关于净水的知识。
正文(来自阿扁家):
净水器知识扫盲贴 水烧开的主要作用是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还有一些低沸点的物质,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探发出去,但是对一些重金属,化学污染物和余氯起的作用很少。所以水烧开未必是安全的,但用RO膜纯水机过滤的水,生饮也是安全的。现在大家喝的桶装纯净水,就是商用RO膜反渗透机制造的
看到市场上和liba上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在胡说八道欺骗消费者,特地打算开个帖子仔仔细细解释一下各种净水器的性能,以正视听。先要声明的是,我LG就是做净水的(主要做商务饮水工程),所以我对净水行业有着不深不浅的了解。但为了防止无聊的人乱加猜测,这篇帖子尽量不推荐品牌,只谈技术。
还要感谢LG原创这篇文章,我就算是借花献佛了?xml:namespace>
水的作用:1、水是运输队长,把我们从食物上吸收的营养运送至各个器官,2、保持体温,3、湿润关节。
关于营养:没有人能从无机矿物质中摄取营养,大家知道,只有活着的植物能从土地上的水里吸收无机矿物质,经过光合作用后才能生成有机矿物质,为人体所吸收。退一万步讲,即使能吸收,大家吃盘青菜就能补的矿物质远超过喝几十吨水所摄取的矿物质。所以我一直鄙视“矿泉”水。
关于过滤:任何物理过滤(只有软水机是化学过滤),都是比大小,我的孔径比你小,你就过不去。过滤膜分不出好坏,如果过滤膜可以保留有营养的钙镁物质,也就能保留重金属和化学残留物(两者的直径是有害物质里最小的并且是最致命的。大家想想为啥中国的癌症病发率这么高,就明白了)
下面分析一下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几种物理过滤技术 : 微滤、超滤、纳滤、RO反渗透。
1、微滤(MF):又称微孔过滤,过滤精度一般在0.5—50微米,像常见的PP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冷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
2、超滤(UF):过滤精度=约0.1-0.001微米之间,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细菌、部份病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净水设备,出水量较大,可满足一般生活用水。但因其孔径的限制,在中国水体环境下不可以直饮。(对比一下,加拿大水体环境用超滤是可以直饮的,美国的已经不行了,都用RO纯水机了。)超滤可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一年左右。
3、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低。因为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现在利用率较低。
4、反渗透(RO):过滤精度在0.0001微米左右,是美国航空总署针对航天用水开发的膜法分离技术。是世界上唯一公认可直饮水的水处理技术。基本可滤除水中对人体所有有害物质,包括最有害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辐射离子。一般用于瓶装纯净水、桶装水,以及饮料的制造。缺点是目前中国的自来水水压低,反渗透设备需要用电,废水的产生率相对高。
(RO膜不存在国产,都是进口的,目前只有四家公司能生产,所以RO纯水机核心技术不存在国产进口之分,但要看针对中国水质,开发的附加技术,比如,节水、抗堵、防漏、减耗等。)
一是德国的海德能,主要生产大膜,用于工业医用;
二是美国的GE,主要用于海水淡化,有少部份民用;
三是美国陶氏,主要用于民用,以干膜为主,寿命较长;三年左右;
四是韩国的世韩(现在叫熊津),主要用于民用,以湿膜为主,寿命相对较短,二年左右。
哈哈,我一定把这句话转给大神同学看,他会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