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家楼梯安装全过程——复地北桥城
304808人浏览过
  • 楼主:xiag
    2009-08-06 20:51

    晾衣架牌子太多、功能太相近,无法比较出哪个品牌有优势,只好关注三点:材质、价格、售后服务。 材质:100%不锈钢复合管、钛铝合金管、铝合金。 价格:每个门店都不相同,看哪个老板不是太黑心就下手。 代言人:李湘代言的晒得乐晾衣架、肥肥代言的缘邦晾衣架、张国立代言的恋伊晾衣架、姜文莉+林心如代言好太太晾衣架。 售后服务需要安装完毕才能体会到,到时候补汇报。 最后我选择了好太太这个品牌(毕竟有两个代言人,哈哈!),材质选择了钛铝合金管,商家选择了好饰佳底楼E31商铺蔡老板(关键心不黑),商品选择了3款4件:2件手摇钛铝合金管升降衣架、1件钛铝合金管落地型衣架,1件ABS工程塑料关节落地型衣架。

  • 1141楼:小肥羊妈妈
    2009-08-06 21:01

     
    最初由第1139楼xiag 发表:
      关于遮阳蓬手动型:国产的价位在3000-4000左右;进口的价格在8000以上,不封顶;遮阳伞价格在500-1500上下。 优缺点: 遮阳伞:首先价格很诱惑人,千把块;可以移动,面积撑开也够大,不用还能折叠,买双层的带防风功能和透气,感觉好处多多 伞分中间撑、单边撑。中间撑带双层的抗风能力强,单边撑好看,但是抗风能力弱。 遮阳棚:价格尚可,要在外墙商打洞,国产的钢架感觉没有进口的来的扎实、用料好、设计简单;而且2-3年要更换遮阳布,价格在1000元上下(国产面料),也看了隔壁几家人家用,好像不是经常打开的,遮阳也不够到位。 进口遮阳棚:价格爆贵,设计合理,外壳油漆好,保护布料严密,布料能5-7年更换,电动手动都有。   BNQ上次看见一把双层的,价格在999元,我去外面看了,其实只要800不到。天气热了,有院子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还是遮阳伞经济

  • 楼主:xiag
    2009-08-06 21:17

    记录:http://www.aircleaner.net.cn/H-Pro14.HTM#H34

  • 1143楼:monica-1121
    2009-08-07 09:10

     
    最初由第1142楼xiag 发表:
    记录:http://www.aircleaner.net.cn/H-Pro14.HTM#H34
    空气净化器 , 现在是真的什么东西都有了啊!

  • 1144楼:sunshine-9494
    2009-08-07 16:17

    关注学习!

  • 1145楼:fyy_cf
    2009-08-07 20:23

    grace前段时间我妈阑尾炎开刀,所以一直没到LIBA来,现在出院了,继续来学习。

  • 楼主:xiag
    2009-08-07 20:48

     
    最初由第1145楼fyy_cf 发表:
    grace前段时间我妈阑尾炎开刀,所以一直没到LIBA来,现在出院了,继续来学习。
    辛苦辛苦,我最近也没啥进展

  • 楼主:xiag
    2009-08-07 20:48

    投影仪介绍:http://bbs.sh.liba.com/topic.php?topicId=833126&forumId=14&=forumPage&page=148#82629352

  • 楼主:xiag
    2009-08-07 21:21

    听音室建筑声学特性与装修 [一] 听音房间的建筑声学特性   音响器材重播声音的好坏,与聆听环境的建筑声学特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要使音响系统发挥最高性能,必须对听音房间作一定的声学处理。   对于听音房间的建筑声学特性,有4个方面需予考虑,①混响时间,②混响衰减的扩散特性,③房间的频率特性,④环境噪声声级。   听音房间的建筑声学特性各不相同,不同物体对声音的反射和吸收也各不相同,所以为改善听音环境而进行声学处理,改善声学缺陷的工作就显得十分复杂。只要可能,最好避免房间任何两面的尺寸相等,或一面恰好是另一面的两倍,也就是正方形或长宽比是两倍的房间,因为这种比例的房间会产生驻波、低频声共振,造成声染色。   房间内从墙壁、天花板、地板、家具和人身反复反射所形成的声音持续存在、逐渐衰减的现象,称为混响(rever beration,也称交混回响)。它和回声(echo)不同,回声不是一种平滑的衰减而是声音的突然返回。对于室内声学的最重要指标,首先是混响时间,它是声能衰减下跌到原有强度的百万分之一(60dB)所需的时间,对于一个已确定的房间,混响时间主要取决于吸声处理。对于Hi-Fi听音房间的混响时间,可取0.4~0.5秒。混响时间适度可使乐音丰满,语音饱满,混响时间较长声音较活泼丰润,但太长时声音容易含混不清,语音清晰度下降,乐音缺乏力度和节奏感,混响时间太短则声音较干硬,缺少生气,没有混响的声音(如室外)常有呆板感。   房间的扩散特性好,则声音的衰减平滑,室内各处声音感觉均匀。任何凸面都有扩散声波的能力,包括斜面、曲面以及凸弧面,当需要扩散声波频率受制凸面大小时,可采用扩散板进行处理。   当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声音中的某一频率得到过份加强或减弱时,就将破坏房间内声音的均匀性,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声染色(sound coloration)。例如,驻波能改变声音原有的特性,在某些频段出现峰值,改善的方法是室内物品摆放避免对称。   大空间的听音室不仅对低频延伸有帮助,还可使声音感觉更轻松,更具活生感。我国一般用作听音房间的居室面积约为14m2,高2.8m左右,容积约为40m3。在这种房间里,只要声学处理得当,应该是能有较好听音效果的。由于100Hz以下声音的波长大于3.4m,与房间的尺寸处在同一数量级,所以在其空间只能产生几个共振频率,低频声波的相互干扰较少,听起来显得自然圆润。但中、高频声音的波长远小于空间尺寸,将在室内产生大量驻波,在驻波的相互干涉下,房间在100~500Hz的声学特性一般都较差,而这个频段的声频能量又很高,所以要予重视,作出适当处理。   房间里在相对的墙壁之间,由于声音的多重反射而产生驻波(standing waves),当驻波发生时能产生共振,其频率取决于墙壁间的距离,可见房间实际上就是个谐振器。房间里产生驻波造成声染色最多的地方,是音箱后墙的两边墙角,它会反射不干净的低音,这种效应称为房间隆隆声(room booming)。这种低频驻波是常见的声学缺陷,造成低音清晰度下降,需要小心处理。控制驻波反射的一个好办法是利用装满书籍的书架,书籍的不规则外形和不太强的吸声作用,能使声波发生散射,从而减轻声音反射的影响。大理石和花岗岩地坪和落地玻璃是现代家居装修的首选,但却是音响效果的大敌。常会引致声音的模糊嘈吵,改善的方法是在音箱前方放置适当大小的地毯和在玻璃前加上厚窗帘。   环境噪声级是指室内没有声源时的噪声声压级,如环境噪声过高,可采取隔声、隔振等方法,或在室内铺设一定吸声材料。对于目前的居室的隔声量通常是不够的,而整个房间中以实心墙的隔声最好,门、窗的隔声最薄弱,所以决定房间隔声质量的重要因素是门和窗。   居室中的客厅用作听音室并非理想,因为一般客厅是开放式的空间,走道更造成空间的不对称,加上落地窗造成低频损失,延伸的空间使声音反射不好控制,造成声像偏移。只要没有太多的家具摆设,卧室作听音室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密闭的空间容易掌握声音反射问题。 [二]音响发烧友装修四要素   有人买得进口音响设备,耗资虽巨,但听起来效果却不佳,与之"土炮"族发烧友搞的廉价设备相比还相去甚远。后经几位深谙此道的"权威"人士前去试听会诊,才知道是家中的听音环境太差所致。改善听音环境,便成了提高音响放音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1.选定最佳房间及最佳位置家庭影院及欣赏音乐用的房间其最佳形状为矩形,以房间面积尽量大些最为理想,但因有的居室条件有限,可能会出现多种不尽人意的房间形状和面积,这时仍应注意在室内将主音箱左右两侧尽可能对称摆放。正方形的房间不理想,也可采取将主音箱以墙角为中心对称摆放的方法。音响设备与视听位置应在房间较长的两端,两只主音箱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米并与视听位置成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主音箱正面应稍向内侧转呈八字形,外侧及后背距墙最好各留0.3米以上的空间。其高度一般以高音喇叭稍高于人坐姿时双耳的高度为宜。   2.要合理的选用吸音材料能在居室装修时就考虑选用一些具有一定吸音功能的材料是最好的,如无纺布墙纸、带有浮雕花纹的墙纸等。但也要注意吸音材料切忌铺贴过多,否则会使声音发干发涩,缺少圆润、悦耳的空间感,同样会失去音乐的魅力。如居室条件有限,不可能独辟一间做家庭影院或听音室,那么在客厅内放置音响兼做家庭影院或听音环境为上选,如果将书房或卧室作为家庭影院或听音环境,其效果便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如一侧是水泥墙,而另一侧是大型柜类家具,则需在水泥墙一侧悬挂一两幅具有吸音性的布质装饰画或挂毯等做些声学上的补偿处理,使主音箱的两侧的声学性能尽可能接近对称。若图简单省事,利用落地窗帘、地毯也可收到一定的吸音效果。这样做后可有效地减少部分反射声,提高声音的清晰度,从而改善听音效果。   3.要紧固门窗,隔音防振发烧友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即在欣赏音乐时若声音开大,室内的某一部位如门窗或其它小物件会随着音乐的某段频率一起嗡嗡作响。这种谐振现象要想有效地避免,应注意室内天花吊顶不可做成腔体式,家具也以少为佳,且应避免放置敞口的柜类家具,因其实际上也是腔体;音响环境中也不宜摆放轻巧的壳体工艺饰品。门窗的玻璃(包括家具上的门玻璃),一定要安装牢固,并注意缝隙处的衬垫。若听音环境临街或近闹市,嘈杂声过大,还应采取隔音措施,方法为除密封门窗缝隙外,最好能将门窗玻璃改为双层以使隔音性能大大提高。为使振动减为最低程度,不妨采用"I"字形或"Z"形音箱架将音箱架起,无条件者也可把音箱放在低柜上,但低柜最好沉稳结实,里面需放满物品。   4.要使用电源专线家中的电度表要换为5安培以上的。音响用电、厨房用电、照明用电、空调用电等也都要各自设立专线,以互不影响。如条件有限,至少应单独为音响设备安设一条专线,并最好与其它家电避开同时使用,否则吸尘器、电吹风、微波炉、计算机、空调等电器均会产生电杂波,造成噪声影响视听效果。 [三] 听音房间的声学处理    用于欣赏重放音乐的房间,它的听音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重放声的音质,设备最好,环境不良,也难有好的效果,但这一点常被忽略。房间的声学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室内装潢及房间布置有关。理想的听音房间的形状尺寸,应按黄金分割比例,三个尺寸(长、宽、高)不成整数倍的关系,以使房间内的驻波影响降低,提高听感。其次要隔声,使房间内外不致干扰,并使声音扩散,还要有适当的吸声,以免声波往复反射激发出某些固有频率(简正频率)的声音干扰,造成声染色。但在现实生活中,用作听音房间的声学特性一般都不理想,所以若对声音的质量要求很高时,除信号源、器材外,还要对房间采取一些声学处理。    房间里声源发出的声音通过六个途径传到聆听者的耳朵,①音箱发出的直达声(direct sound),②地板的反射声,③天花板的反射声,④音箱后墙的反射声,⑤两侧墙的反射声,⑥聆听者背后墙壁的反射声。只要改变声波的任一反射条件,就会使声音发生变化。对于反射声的强度必须适当。    我国一般房间的墙面都是相互平行的刚性墙,高度都在3m以下,对16m2左右的房间而言,在低频段容易产生共振,使某频率声音得到异常加强,造成低音轰鸣声,严重影响重放声的质量,这种声染色是家庭听音室最常见的问题。这种房间共振还会使某些频率(主要是低频)的声音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产生声染色可能性最大的频率为100~175Hz,以及250Hz附近。    对房间的声学处理,重点在侧墙和天花板。原则上室内声波的处理扩散应多于吸收,目的是使共振强度降低,要防止过度使用吸音材料,以免房间的混响时间太短(< 0.3秒)而使声音干涩不圆润。对音箱后面的墙壁,最好不要有大片吸声物质,通常不需作处理,砖墙或水泥墙面会使声音饱满,充满活力。    侧墙可均匀适当地设置一些吸声和扩散物,如厚重的羊毛毯就是极好的全频吸声物体,薄的地毯及壁毯只对中、高频有吸收作用。木制无门书柜则是一种很好的声音扩散物,用来调整低频有很好效果。此外,桌、椅、床垫、沙发等家具都能对声音的传播起调整作用,都可用作声学处理。最理想的声学处理是在侧墙上贴以适当的扩散板,但费用昂贵,又影响美观,一般家庭很难接受。凸圆弧是很好的声音扩散兼有吸声的装置,可以适当利用。在作吸声处理时,墙壁的下半部比上半部更重要,可使用穿孔板及薄板等共振吸声结构处理。    薄的地毯、挂帘、壁毯等主要对中、高频有吸收作用,对低频的吸声作用很小,太多使用会导致房间里的中、高频声音的混响时间偏短,使得声音缺乏色彩,不够明亮。木质墙裙等木板,可有效吸收低频,但在安装时要与墙壁间留有适当空隙,必要时在其间还要放置吸声材料。但切记不能把大量的夹板钉在墙上,也不要大量在房间里敷贴吸声毯和帷帘。否则,由于高频被大量吸收,会造成声音死板发干,细节减少,以及音量的减小。

  • 楼主:xiag
    2009-08-07 21:22

    [四] 音箱的系统的摆放室内声学环境的影响   一、室内声学环境的影响   在多声道音响系统中,目前以杜比定向逻辑四声道最具代表性,它至仍为最普及的多声道音响系统.由于环绕道使用了两只环绕声道使用了两只环绕音箱,故该系统需五只音箱。自从杜比AC-3数字多声道系统出现之后,分立式5.1声道迅速成为家庭影院的多声道新标准.   室内声学环境对多声道音箱所营造的室内声场有一定影响,不同的房音会有不一样的空间声学特性.多声道音响系统是利用多个音箱来表现声象定位、营造环绕声效果,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没有理想的室内声学环境来配合,那么综合的音响效果就不会好.根据音响心理学的理论,在室内迟后直达声小于1ms的早期反射声,对直达声有显著的干扰,会使声音变得比较混浊,从而影响声象定位.介于1~30ms之间的早期反射声对直达声的干扰会少些,它与直达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增强响度,但可能会改变直达声的音色.至于30ms以后的反射声,人耳通常认为它是混响声了.鉴于上述原因,我们一定要做好视听用室内的吸声、扩散、隔声等声学处理,否则,过多的混响会降低声音的清晰度与连贯性,影响重放音响效果。   为了营造影剧院宏大的立体声场, 视听用的房间不宜太小,条件允许的话应加装吸音材料。   二、音箱的摆放   在有良好的室内声学环境的前提下,声象定位越准确,音色越逼真自然,则越能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声象合一的临场感效果。首先看看影剧院中音箱的摆放情况。下图是具有环绕声的实际影剧院的各声道音箱布局。   左、右声道前方音箱相互分开的距离几乎与电影银幕一样宽,前方扬声器一般都排放在电影银幕后面,它们能过银幕止的细小空隙将声音传给观众。因此这只音箱可放置在银幕一半高度的地方。   超低音音箱不一定放在前方音箱群呈对称的地方;   标准的影剧院有很多只环绕音箱,这些音箱和前方音箱一起,真正地"环绕"观众摆放。   参考了上述音箱摆放实例后,我们再回过头看看音箱应如何摆放才能获最佳的声效。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碰到的室内播放空间可能比真正影剧院要小得多。下面,我们先讨论三只前方(左、中、右)音箱的摆放方法,然后是环绕声音箱,最后研究超低音音箱的摆放。   1.中置声道音箱的摆放   前方中置音箱一般都放在尽量靠近图像屏幕中心的位置.中置声道音箱对电影对白的音质影响最大,为了保证对白准确地定位在屏幕中央且声音清晰,应该使用专门为中置声道设计的单独音箱,而不要用普通的书架音箱或电视机内部的扬声器来代替。   中央声道音箱大都采用水平横卧式箱体,其最佳摆放位置是电视机顶部(如果采用前方投影显示屏幕,则放在屏幕后面),即应尽量靠近屏幕.如果由于房间空间的限制,可采用更为经济的摆放方案,即不设中置音箱.但这时AV功放的工作模式应置于"幻象"中置声道模式,使中置声道的信息从左、右音箱中均衡放出,其声象正好在屏幕正中央,这对小型听音室来说是适用的.当然,最好还是单设中置音箱.   2.左、右声道主音箱的摆放   这两只音箱的摆放与中置声道音箱的位置有一定关系。为了保证声象左、右移动的平稳性,它们应分别摆放在中置声道音箱的两侧,并且这三只音箱应与屏幕前最佳听音者的位置保持相等的距离。一般来说,中置音箱的摆位应该比左、右两只音箱退后一段距离,直到两者声场能完全结合在一起,共同营造出真正统一的声象定位。后退的距离与空间大小、聆听位置和所用音箱有关,可通过试验来确定。此外,左、右声道音箱的垂直高度以它的中/高音扬声器的轴线不高于或低于中置音箱0.3m为宜(最好是稍低一些),否则左、中、右三只音箱的高度相差过大,前方声象在横向移位时就会给以声象跳跃的感觉。通常,落地式音箱能满足上述要求。若采用书架式音箱作左、右音箱,则应把它们固定在音箱支架上,使它高度符合上述要求   左、右声道音箱离开屏幕的距离与屏幕的大小有关。如果在小房间使用大、中型屏幕的彩电,则左、右声道音箱可紧靠在屏幕两侧。如果屏幕较小,则可使它们距屏幕稍远一点以获得较宽阔的立体声场。但也不要距屏幕过远,以免因声象位置脱离画面过远而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从这一点上说存在着"先天"的不足-环境太小。综上所述,左、中、右三个声道的音箱的声音指向性重于扩散性,亦即这三个声道的辐射角度范围应以朝向最佳聆听位置为主。如此可减少来自地板,墙壁和屋顶的反射声的影响,适当保证声象定位的清晰度。   3.环绕声道音箱的摆放   环绕音箱是用来营造环境气氛的,在整个音箱系统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A.环绕音箱的种类   目前,环绕音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的单极型小音箱,它们通常被放在音箱架上或高挂于墙上.另一种类型的环绕音箱则是THX推荐的偶极型音箱,每只音箱内均有两只背靠背安装的扬声器,它们均接成反相方式.这样组成的音箱只对前后方发出高频声音而发不出低频的声音(即使给它输入低频信号也因抵消掉而发不出低音来).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就来看偶极型音箱的工作过程,音箱内背靠背放置了两个扬声器,给这两只扬声器馈入相位相反的信号,设某瞬间A扬声器输入正极性信号,其纸盒向前运动,压缩前方空气(密度增大)与此同时,B扬声器输入负极性信号,其低盒向后运动,使其前方空气稀疏(密度减少)这样两扬声器前方声波方向就相反,如果两只扬声器馈入的是全频带信号,则低频由于其波长较长故绕射作用强,这样A扬声器发出的低频声会绕射到B扬声器处而被削弱(抵消);而中高频信号由于其波长较短故绕射能力差在扬声器两侧的中高频声音也就小,因而扬声器前方的抵消效应不明显,故使两只扬声器只对前后方发出中高频声音而发不出低频声音了.采用偶极型音箱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过于显著的方向性.   对于音响界来说,偶极型音箱是一种很奇特的类型,这种音箱还需经过一定的发展才能成熟定型.这种音箱不全频段的,因为100MHz以下的频率已被削去了.之所以使用这样音箱,是因为它只同时向前和向后发声而绝不向聆听者所处的侧面发声,并且使声音到达聆听者前先充满听音室,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适合人听觉习惯的环绕声扬.   B.环绕音箱的摆放   环线音箱的摆放应视听音环境(房间情况)和环线音箱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左环绕与右环绕这两声道的音箱,其声音的扩散性应重于方向性,这样有利营造浓郁的环绕气氛.偶极型音箱摆放时,要着重考虑两个因素:谐振和自我衰削.抗谐振的最佳位是离顶棚(或地面)20%的室内空间高度处(如室内高度为2.5m,则最佳位置为上、下50cm处)。为了使频率响应更平滑可以加一种叫低频"陷阱"的新装置(吸收低音频)来消除导致声音自衰的反射.   对于直接辐射式环线音箱,可供考虑的布置方案很多.例如:固定在两侧墙壁上,并使它们指向后方墙角;固定在后方墙壁上,使它们向外和向上张开呈倒八字形并朝向边墙与天花板结合处;放在两侧*墙的地板上,并向上指向墙壁与天花板的结合处,等等.还可根据房间具体情况设计许多其它方案.家庭影院的环绕声场主要*室内各反声面对环绕音箱的声反射和折射来形在的,而不同房间的室内声学条件千差万别,只要耐心试验,仔细比较,就一定能找到最佳的摆放方案.   4.超低音音箱的摆放   通常把超低音音箱放在前方墙角附近,最好离墙角1m以上,这样可减小驻波的干扰.也可将超低音音箱放在最佳聆听位置的两侧,保持适当的距离,因为人耳对于两旁传来的超低音的方向性不太敏感,所以此时超低音不会干扰到前方三个声道原有的声象定位.当然,最好的摆放位置还是应通过试验来决定.   下面介绍的方法可能有利于寻找超低音音箱的最佳摆位.将超低音音箱放在最佳聆听位置(暂时搬开附近的杂物),接好它的喇叭线并反复播放一段具有强低音效果的音乐,再绕房间四周仔细听.听时,要求耳朵贴于地面,大致处于超低音音箱的高度的位置.听时,找出低音最平稳、最深沉、最清晰的点,即为超低音音箱的最佳摆放位置。 [五] 装修家用听音室应该注意的几点   家用听音室应当既有性能良好的声学效果,又是装饰美观、气氛温馨的起居室。为此,提出几条装修建议。   1、门窗处理   处理门窗的目的是隔声、吸声和防尘。   许多噪声是经过门、窗进入室内的。良好的木质门,关严以后可使室内噪声级降低(10-20)db.若再将门框周围贴满密封胶条,总计可降低噪声级(14-18)db。   若室外声音嘈杂,建议安装双层窗户。一般起居室窗台的宽度约(12-15)cm,可再窗台边缘加装一层玻璃窗,起到防尘、防噪、保暖的作用。双层玻璃窗户可降低室外噪声(14-18)db;若再贴满密封胶条,可降低(18-20)dB。若条件允许,可安装铝合金窗,做成推拉式,节省空间,使用方便,不易变形,密封性好,其性能优于钢窗。   若家庭已安装空调器,空调管道是进分风口,也是噪声入口;若已安装电视机室   天线,天线入端也是噪声入口。应当对这些管道极其接口进行消声处理。   窗帘、挂帘和壁毯等是重要的吸声物,又是比较精美华贵的装饰品。采用丝绒和平绒作挂帘、窗帘的材料,可减少声波的反射和玻璃窗的共振。平绒做的窗帘吸声系数为0.31-0.47,中长纤维做的窗帘吸声系数为0.15-0.27,而双层丝绒做成的帷幔吸声系数最大,可达0.69-0.82。   2.室内各侧面处理   应对地面进行隔声、吸声处理。最好铺设地毯,它的吸声、隔声效果比较理想。通常,普通华纤地毯约为0.5-0.71,而真正羊毛地毯的吸声系数约为0.68-0.82。架设木地板比较好,若限于条件而改贴木条也可以。木质地板的吸声系数约为0.03--0.05.有时人们愿意贴铺塑料砖或瓷砖,它们的吸声和隔声性能较差,塑料地板吸声系数为0.02=--0.04,水磨石场面吸声系数约0.01--0.03.   天花板也是引入噪声的重要途径。那些质量较差,楼板较薄的天花板容易传输房顶,美丽而隔声,对房间高度影响很小。   还要对四面墙壁进行处理。普通墙壁是干抹灰的砖墙,它的吸声系数很小,约为0.02--0.04可以把四面墙做成木墙;或者做成木墙裙,高度取(0.8--1)m,墙裙离墙面应保持一定距离,勿小于4cm,在板墙之间形成空腔,可增加低频吸声效果。木墙裙的具体做法可有许多种,用户还可以自己创造,将墙壁改装成波浪式,圆弧式,补丁式等等,可以更明显地改善窒内声学条件。   通常墙面多刷白或喷折灰,喷乳胶漆,彩色喷涂或其它涂料,它们的吸声效果差不多。有条件者可在墙面挂装饰布,壁布距离墙(3-5)cm 为宜。这种壁布即可加强吸声作用,又可以美化居室。   3、室内家具的摆设   (1)典型数据   许多家用听音室即可欣赏音乐,又可接待客人,要做到视听享受与美学的统一。目前普通房间高度都比较低矮,仅为(2.4-2.8)m,为了兼顾听音效果,应使长、宽之接近于1.7:1为佳。一般听音室的面积大于15平米,以便重放立体声时,使两音箱间距约为(2-2.5)m左右,利于展开立体声像群。   (2)摆设技巧   室内家具的摆放应当力求使用方便和居室美观大方。摆设家具时,尽量不取对称型,以防止声染色。室内勿放置引起振动的物品,如金属画、壳薄质轻的陈列品等,它们的振动将影响放音效果。   房间内摆放组合柜、卧室柜、大沙发等,对改善吸声效果很明显,特别对改善低频效应尤为明显。一般居室不能安装穿孔板谐振腔,因而不便于吸收低频。摆放衣柜后可以克服这个缺点。   玻璃窗挂厚窗帘,墙壁挂壁毯,地面铺地毯,床上铺床罩等,都可以改善声学条件。挂帘对低频的透射性能较好,而玻璃窗对低频的吸声性能较好,它们之间具有互补作用。   (3)混响时间微调   室内混响时间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若混响时间过长,声音有拖尾、回声、可以通过铺设地毯、挂装饰帘等办法来增加吸声量,甚至室内摆设布娃娃、丝绒玩具、花草盆等,都可以改善吸声效果。若室内混响时间过短,声音干涩,应当增加反射面,可以挂玻璃镜、挂大型玻璃镜框的图画等,来改善室内音质。   改善音质的办法还很多。例如室内悬挂各种吊灯,墙面粘贴字画或挂工艺品等,不仅美化环境,还可改善反射特性。有的发烧友在室内摆放了书架,在书架上放满了大小不一的书籍、杂志,或者CD唱片、模拟唱片等,这些物品对声波具有吸收性、反射性、矿散性;在书架各层防置大小不同、宽度不同的书,可产生不规则的表面。对于那些不易处理的大面积的反射墙面,试着摆放这种书架,也能改善听音效果。总之,通过各种调整措施,最后让人们听到扬声器发出动听和谐的声音为准。 [六]音响摆放     摆放的第一步就是把器材放稳了,首先,我们选择置台时,应选择与器材相当且台面较平坦的物件,当器材放稳的时候,声音会稳定;而且定位、音像轮廓也会明确些。我们须检查台面,有的时候可能台面是平的,而器材的脚不平,这最好用东西将承脚塞垫稳,这种情形比较常发生在落地式扬声器或喇叭架与地面接触的部份,至於扩大 机、CD,一般若是台面平,大都能放得稳,若是不然,也可如法炮制。接下来是找寻恰当的垫材,好的垫材不但能降低振动,而且会制造出好的音色来,在我们的经验当中,材质以天然材料的为佳,如钢板(不锈钢)、原木板、天然石材。最好也要有相当的厚度量。以钢板来讲厚度最好在1公分上下,天然石材约2公分左右,原木板3公分到5公分可以被接受,若是太厚或太薄,声音有可能往坏的方面走。至於大小最好只比器材大一点就好,每边多个3公分到5公分是不错的尺寸,若是太大,声音会变呆。   钢垫材的声音,密度高、速度快、音像清楚,不过有瘦及冷的缺点,如果您的器材不是很清楚,想提高音响性,钢是很好的选择,天然石材的声音,有钢类似清楚的特性,效果略逊於钢,不过有石材特有的磁性,不难听,石材中以南非黑为最佳,由於是天然的材料,某些石材会有些共振的pick,可在背面贴些 胶带来消除,贴法须视材料的情形。天然原木材的声音温暖,松香味十足,声音柔软,不过音响性没有钢或石材来得好,我们宜选择材质较硬的木料用之,木料当然首推紫檀,紫檀的声音还算清楚,同时拥有它独特高贵的音色,听起来感觉好,耐听又带有个性,没有任何器材音色可与之比拟,不过正紫檀不易寻得,价钱也不便宜,其他原木料如黑檀、酸枝、花梨也都还不错,是值得投资的配件之一,至於用柳安或是夹板,声音并不是很好,我们不推荐。终究市面的木料何其多 ,我们无法全部的测到,也希望各位能现有更好的木料提供我们,让好的声音能与大家来分享。其他垫材的部份,如玻璃、压克力,也都有它的特色及效果 ,是值得一试的东西。这里提供一小偏方,你可在电视机下面垫一块玻璃,最好有点厚度,至少5以上,影像、声音的品 质会有所提升。                       有些人怕振动,时常将CD、扩大机直接放在地上,甚至用地毯作垫,希望有吸振的作用,理论上好像地板硬,振动最小,似乎行得通,但在我们的试验中,声音却是最糟糕的一种,一方面地板是最大面积的声音面,振动的能量相当大,另一方面声音的低频是在下方,我们知道低频能量是最大的,这种放法有违原则。   如果是因空间及使用的因素不得不放,最好也是用垫材将它撑起,垫材下面再用三个垫物将垫材与地面隔开,撑的东西用随手可得之物品即可,如橡棋子、木块、铁件(块)、石子都行,当然锥是最好的了,只不过要花点银子。另外有许多人会去家俱行买市场上成品的音响柜,大部份这些做家俱的厂商对音响并没有钻研,仅考虑到方便美观,就声音的立场,未尽完善,许多的音响柜将器材密封在柜子里,柜子又是用薄薄的夹板来做,对声音负面的影响太大了,若是你家音响柜有门(很多是用玻璃做的),不妨将门打开来听听看,你会发现是有差别的;最好的办法是买专门为音响设计的音响架,也可以依需要自己订做。   好的音响架首重稳,自然材质宜愈钢性愈好,有的音响架用粗的架子,但在架上放的却是薄的夹板,好一点的是用"钉"将 板再撑起来,这都不好,最好的是用厚一点的垫材,中间把它挖空,只留下四周足以放器材的位置即可,如果可能空的部份放片隔离网效果会更好。这种做法现今市面上恐怕还没人做,不过没关系,咱们来改。   至於音响架材料的方面,钢的比铁的好,若是用木,最好用实心的原木,不锈钢少了面漆,会好一点,若是用圆管,圆管比方管好,当然实心更好,不过实心材成本会高出许多;现在在工业上有种材料叫做铣,据说这种材料背景噪音很小,曾有人拿来做音箱架,效果不错,如果用来做音响架效果应该是可以期待的。最好的架音响是一个器材一个架子,架子的高度大约在40~90左右,高了声音会轻,低了声音会闷,这是我们试过最好的位置,况且如果坐着听,这也正是最好操作的高度,至於是不是刚好在中音位置的部份,声音最好听,有待有心人做进一步的研究。   常见许多人将器材摆放在电视台的长矮柜上,连续互振的结果,效果当然不好,若是非放不可,可叁照上述的做法,用垫材撑起来,又经常有人将前级放在後级上面(可能是前级较轻),可能的话,试着把前级另外放,声音会好些。   音响器材的上面最好不要再放任何的东西,包括扬声器,同时最好常保持清洁,否则放了什麽东西,什麽东西的声音就会跑出来,而且压了东西以後,高频会被压缩,声音会闷些,从技术 面来看,器材的上板压了东西,多少也有点防震的作用,不过这是需要用技术的手段来解决,市售有许多经过研究後的产品,放上去确实有些效果,我们在家保持乾净是最有效的做法,你相不相信?连器材上的灰尘也会影响声音,如果专注的话会听得到的。通常我们摆放音响为了美观会很整齐的排排坐,与墙壁或是下板呈平行的状态,在理论上平行的两平面会产生与距离相关的驻波,一来一往多少有些影响;不妨试试看,将器材转个角度。   如果可能的话,也让器材底板与下板不要平行,只须一点点角度就好了,就音响卫生学的角度来讲这是良性的,不过视觉上可就要做妥协了。曾经看到有人用绳子把器材吊起来,似乎是振动的影响最小,不过不要忘了,还有声能的波会打到器材上,器材晃啊晃的,当然听起来声音是飘飘的,有时看起上部音场似乎是很漂亮,下部舞台及Body却是虚的,我们希望的摆放是"最小接触面积的静定结构"。   怎麽讲?也就是器材用最少的支撑点,并能稳定的放置,用绳吊并不静定结构。由这点出发我们来看器材的脚,一般器材都是做四个脚,我们知道三点就能决定一平面,如果改成三个脚,少了一个脚的传振,声音肯定会好(这点实验已证实),市面尚有部份高级音响已经有如此的做法,从脚的接触面来看,很多是用皮或是类似人造橡胶来做,接触面仍嫌大,最好就是一点,这点脚锥提供相当不错的解决方式,我们在撑脚锥时用三个就可以了,多了反而有负作用。若是不想花钱,在家里找三个老人茶杯盖着放,或是足以撑起器材的物件将器材撑起来,最好是硬一点的东西,不要太大,三个就好。说实在,橡皮的脚声音不怎麽好听,另外若是用茶杯,最好里面塞些东西,如棉花、卫生纸,否则声音听起来会"锵锵"的。在选择器材摆放的位置时,最好的作法是远离发声区,也就是喇叭的四周,但也不必离的太远,接线太长总是不好的;如果非不得已非得放在喇叭的正後面,则影响相当的大。房间的四角不是摆器材好的地方,因为转角部份空间内三面的声音都到这里转折,如果可能的话,尽量远离大面积的墙壁,尤其是结构不硬的木板墙。喇叭是决定声音最重要的器材之一,有的人买了高价的喇叭,往两个角一塞就听了起来,这是糟塌,一般喇叭的设计 都必需离墙有相当的距离才会发出好声(除了某些专为放角落设计的扬声器外),喇叭与侧、背墙的距离及间距决定了声音的声场、舞台及定位等,再贵的器材喇叭若是摆得不好,声音是不会好的,百万音响输给十万是可能发生的。   接下来谈谈线的摆放,大部份的人把器材一接好,线就不管了,往往器材後面的线互相缠绕乱成一堆。同样先把它整理清楚,在可能的范围内,线与线尽量不要接触到(这点恐怕相当的难 ),如果不得已,也尽量将电源线与讯号线分开,因为交流电有可能产生交流声,另外将线撑起来,不要碰触到面或後墙,会有不错的效果。喇叭线与地面接触最不卫生,也应将之撑起,撑起之後改善的效果相当显着,可从此线先着手,弹簧的效果最好,各位不妨试试看。   声音品质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换器材固然可以改变,调校也占相当的份量,时常我们嫌高音不好,音场不佳,拿了些器 材或是线材配来配去,有的时候稍微调整一下,问题就解决了,原本未达换机的地步,有些厂商为了赚钱,换了机再调整一下,声音变好了,其实根本不是器材的因素,另外有的音响评论员也 是喇叭一放就开始听,听了就写,这种做法也有失公允性,换了 器材,频率响应分会改变,应先调整喇叭摆置,声音弄平了再来听,判断的才会正确。器材摆放的每一作为,也许对声音只提供一丁点助益,然而众多的一丁点加起来,效果会是惊人的,祝各位有个美好的聆听感受。

  • 楼主:xiag
    2009-08-07 21:23

    [七]喇叭摆位的六大要决   发烧友玩Hi-Fi的最大问题是喇叭摆位不佳,想取得靓声,最重要的关键是在房间内为喇叭摆位会影响音色平衡度、低频质量、音场深阔度、中频清晰度以及结像力。正确的摆位方法是最先比较大幅度地移动喇叭位置,然后逐步轻微地称位,直至觉得声音圆滑为止。摆位正确时,整套体系会活起来,而它只不过花你几个钟头时间。   1、喇叭与聆听者之间的关系   想取得靓声,聆听位置(俗称"皇帝位")与喇叭之间的距离应比两个喇叭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在此处,乐器有结像力及声音最好,至于两个喇叭之间距离应该多远,其中有妥协存在,两个喇叭拉得过近时,音场又太窄。聆听位置摆得好时,中间音像最佳,同时又有宽阔音场,你可将皇帝位移前移后来试听,多数会找到一个听到靓"定位"的位置,试音时可用一些中间定位明确的录音作为准则。   喇叭与皇帝位的关系还涉及到房间因素,你可以将喇叭拉得很近,而坐得离喇叭很近来聆听,但也可将喇叭拉得很开而坐得很远来聆听,假如采用后者方式,房间对声音的影响会较大,因为你坐得越近,听到的直接声便越多而反射声越少,一般来说,坐得越开来聆听,声音会更开放,坐得越近,则声音更为直接到耳,有些喇叭要你坐得较远来聆听,以便喇叭不同单元的声音可以温和。   2、喇叭越近墙壁,低音越多   房间四周墙壁对喇叭的整体音色平衡度有很大影响,喇叭近墙壁会加强低音,令音乐重播更具份量感,有些喇叭设计上是要*近墙壁才取得自然的音色平衡度,如果把它们拉出,声音便会偏薄,另外有些喇叭则起码要离墙3英尺,否则声音变得又厚又重,如果阁下在摆位方面有所限制,买喇叭时应有抉择。   喇叭近墙壁时,低音能量撞向墙壁再反射回房间中,所以低音增强,表1显示喇叭的频率在无反射室与正常房间的分别,你可以看到,后者的低音不但更多,而且也伸展得更低,喇叭近任何一面墙壁(地下,后墙,侧墙)都会加强低频份量,喇叭越是接近墙角位,你听到的低音越多。   喇叭摆位与墙壁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到频率的峰值点,摆位摆得好,不但可令喇叭的频率自然伸展,而且可以避免蹭出现谷峰。摆位不佳的话,低频会有渲染。   很多喇叭厂家证明产品应离后墙和侧墙,你听到的侧墙反射声越多,这是有害无益的,如果侧墙上用调音材料处理过,当然侧墙反射声就没有那么严重了。   3、不同的喇叭与聆听位置,会听到不同的谐振模式   房间谐振模式指某些频段出现峰值,或称"驻波"即某个低音频段特强,令声音有泻染,驻波的模式是取决于房间的尺寸及发音点的位置,只要将喇叭与聆听者放在最佳位置,低音便会出得比较圆顺。   根据实际体验所得,想取得最佳的低频响应,喇叭与后墙之间的距离应为房间长度的三分之一,如果这样摆位不可行,可以试试房间长度的五分一,这两个位置都能引发驻波,帮助喇叭与房间结合,可能的话,聆听位置最好是在房间长度三分之二处。   用以上方法作起步,播放一些有大量低音的音乐,然后将喇叭及皇帝逐步(一英寸一英寸)移位,直至听到低音伸展圆滑及与其他频段混和有致为止,当你听到低音最圆滑之际,便会发觉中音的清晰度与分析力也有所改善。   4、喇叭与后墙之间的距离影响音场表现   一般来说,喇叭离后墙越远,音场越深,喇叭接近后墙是很难营造出深阔音场,将喇叭拉出几英尺,音场表现之差别有如天地,可惜的是,很多客厅都不可能让你把喇叭拉到很近,如果你一定要把喇叭摆事实近后墙的话,便要在墙上作适当的吸音处理。   5、聆听高度与音色平衡度   大部分嗽的音色平衡度会随着聆听高度而改变,但改变的只是中音与高音,高音单元同一高度或位于两个高音单元多数会位于离地32英寸至40英寸之间,以配合一般人的聆听高度,如果阁下坐在可以调校高度的办公椅下,便可轻易听到其中的区别。聆听高度影响声音效果有多大,也要视不同喇叭而定,有些喇叭具有颇大宽容度,区分并不那么明显,有些却有显著区别,你伸一伸懒腰都可听到不同的声音,想取得良好的音色平衡度,请选用一张坐上去可以令耳朵与高音喇叭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6、喇叭拗入(Toe-in)   相对喇叭平衡而言,喇叭的拗入是另一种摆位方式。但其中并无规则可言,拗入多少要视喇叭与聆听环境而定,有些喇叭需要拗入,有些则需要平摆,喇叭拗入摆放对声音有多方面影响,包括中高音,音场结像力,空间感及压迫力等。   大部喇叭在三角形聆听位置听到高音最多,于是将喇叭拗入时会接收到更多高音能量,所以一些本身过份光辉的喇叭在toe-in时就会听到过多高音。   Toe-in也影响到你听到的直接声与反射声的比例,喇叭拗入时,会将主要的声音能量射向聆听者,如果聆听房间的墙壁反弹声音较强,将喇叭拗入明显有好处,因为侧墙的反射声会较少,相反地,减少Toe-in角度会令你听到较多的反射声,但也可得到更佳空间感,音场也更阔大。同样地,toe-in可以改善结像力,很多喇叭在toe-in可以有更佳的音场表现,音像更为立体清晰。最佳toe-in角度往往是一种妥协,toe-in多时,音场够靓,但高音过多,没有toe-in时,高音顺滑很多,但中间结像又比较含糊,空间感亦然,喇叭平摆时音场开放阔大,但不够精确,toe-in之后音场缩窄,但结像力更佳,总而言之,toe-in多少要视喇叭,房间和个人口味而定,唯一的办法是不断移位,不断聆听。   两个喇叭toe-in角度一致非常重要,最简单的方法是量度后墙至喇叭背面的距离,量完一边再量另一边。另一方法是从皇帝位观察喇叭的toe-in角度,凭你看到喇叭声箱侧面多少便能决定两个喇叭的toe-in角度是否一致。   喇叭摆位总结   喇叭摆位是改善声音效果的最佳方法,它不用花钱,也可以提高你分辨声音质素的能力,而且可以令平凡的效果变得出色(就算器材与喇叭不变),在你花钱将器材升级或进行吸音工程之前,请先肯定你是否已经利用喇叭摆位将体系的潜质发挥尽致。   你为喇叭找到最佳位置之后,便要加上厂家供应的钉脚,四个(或三个)钉脚都应该负担同样重量,这样喇叭考试能站稳,不会左摇右摆。我们可通过喇叭摆位来控制声音效果,改变喇叭至后墙或侧墙的距离可控制低频质量,改动喇叭及聆听者的位置可以减低房间谐振的影响,高速聆听高度及toe-in角度则可改善音色平衡度,改变toe-in角度可轻易改动结像力与空间感,而将喇叭拉离后墙可增加音场深度。   喇叭摆位是求取靓声的最佳方法,而且它不需花你半分钱,请努力移位。 [八]浅谈家庭视听室的营建   一个完整的家庭影院是由视听器材和视听室组成的,房间的音频响应特性与器材的频响指标同等重要。美国Audio杂志上曾经说过,组建一套高品质的家庭影院绝不是把诸如经DOLBY、THX注册的视听器材买来连上即可获得的。在介绍THX家庭影院时,它经常利用大量篇幅描述在营建家庭影院时该如何改造房间三维尺寸和处理视听室的墙壁、地板、天花板、门窗等以及如何正确放置音箱、屏幕等,而视听器材的清单、指标等只是廖廖几笔带过。实际上,许多朋友也是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视听器材的频响、失真度等指标上下功夫,却忽略了房间的三维尺寸、内部装修形式及材料、家居摆设等对听音效果产生的很大影响,令花费巨资营建的家庭影院效果不如人意。Hi-Fi发烧友通常讲的"高手玩房间,低手玩器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视听室,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声学特性,如混响时间、谐振模态、声染状态、声场均匀度等。这些指标与房间的三维尺寸和墙壁、地板、天花板等界面的材料质地以及音箱的摆位都是紧密相关的。   一、视听室的声学要求   这也可称为硬件要求。一个房间有长、宽、高3个尺寸,在每个方向都有一个最低谐振频率。房间内实际的最低谐振频率是由房间的长度决定的,其波长等于房间长度的两倍。如一间长为6m的房间,当声速为344m/s时(室温20℃),房间内最低谐振频率约为29Hz,这也是能在该房间内产生有效声响的最低频率。即便音响器材能发出低于最低谐振频率的声音,但由于在房间内不能形成半个波长,不满足共振的条件,因此不能产生谐振,也没有足够有效的声压,所以也得不到最佳效果。   房间的三维尺寸决定有3个基本的固有谐振频率和与3个基本固有谐振频率成整数倍频率的谐波存在,这些声波在房间内传播时互相干涉,产生繁杂的组合谐振频率。从声学上讲,房间可视为一个共鸣器,当声源频率与由房间三维尺寸决定的固有谐振频率(简正频率)一致时将会形成驻波,产生共振,这就是声共振现象。视听室内的声场均匀度、声染色和频率不规则性都与声共振有关。这种共振将给原始信号加上房间声共振的色彩,造成声染。一般表现为在中低频某段或某几段频率响度过度加强,"嗡嗡作响",造成该频段信号重放响度失衡,严重时将大大影响听音效果。至于高频段的谐振分布则较均匀,声染较小,不足以影响整体听音效果,因此重点应考虑中低频段谐振的影响。   为了避免或减弱这种有害的声染色,使共振频率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突出的孤立的某段或某几段频率谐振模态,一种方法是合理改变房间的三维尺寸。可以考虑通过适当的内部装修、制作隔断墙以及吊顶甚至拆除某部分非承重墙等方法来改变三维尺寸(这种合理改造也要同时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因素,如打算拆除某段墙体,最好征求一下建筑专业人士的意见)。简单地讲,这跟设计音箱时选择内部三维尺寸的原则是一致的,即长、宽、高不能成整数倍或太接近。具体的声场谐振模态、计算公式及有关数据不再一一列举,必要时请参阅有关声学书籍。在此提供一个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参照欧洲的家庭听音室提出的IEC29-B家庭听音室标准供参考,如表1及图1所示。   另外一种方法则较勉强,即可以在保持房间原有三维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地布置,使用适当的吸声材料,以增加墙面、地板等的界面阻尼,使突出的某频段共振的强度降低,将共振波峰拉平、拉宽,从而降低有害共振对整体音效的影响。但此方法效力有限,只适用于有害共振强度不大的情况。因为如要为降低较强的有害共振而一味加强吸声材料的话,同时也会使混响时间大大缩短,同样会令听感恶化,使重放音效变得死气沉沉,缺乏色彩和生气。   二、视听室的混响时间   这是视听室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混响是由房间内的声音多重反射特性产生的,它使室内的声压在声源停止发声后仍继续维持一段时间。混响时间是指声源停止发声起室内声压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即降低至原有声压稳定值的百万分之一的时间。视听室的混响时间如果过长,声源前面发出的声音还未消失后面的声音就出现,容易使低音轰鸣,造成语言对白等集中在中高频段信号的清晰度下降,甚至方位感消失(因为声象定位是*左右主音箱的中高频直达声获得的,而反射产生的过于滞后的混响声则来自多个方位,直接干扰直达声,影响声象的正确定位)。如果混响时间过短,则会使声音变得瘦弱、干涩、呆板,缺乏色彩和生气。只有混响时间适中,整体音效才会显得丰满、生动、富于感染力和表现力。   最佳混响时间严格说来并非是一个定值,即使是具体到某个听音室也是如此。它是根据个人的主观体验和经验得出的,而且欣赏不同的节目类型所要求的混响时间也不同。如欣赏影视节目时混响时间要求稍短些,音响效果会比较生动,人物对白清晰,声象定位也好。而欣赏纯音乐节目则需要稍长一些的混响时间,这样听起来才能感到"较舒服",其中古典音乐节目要求的混响时间要比流行音乐稍长些。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节目其后期混音制作各方面的要求各有差异,在重放时也需要相应适中的混响时间才能使音效最大程度地得到高保真还原。    作为家庭视听室,一般采取折衷的办法来处理混响时间,然后通过拉开或收拢挂在墙壁上的活动幕布或挂毯作部分调整。大量的实验和资料表明,通常家庭视听室的混响时间一般取在0.4~0.6s左右(500Hz处)较为适宜。混响时间的计算通常使用如下公式:t=0.16V/α,其中t是混响时间,单位为秒;V是视听室内容积,单位为立方米;α是室内总吸声系数。表2是常用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例如一个视听室长6.2m,宽4.4m,高2.8m。天花板及地面均为平整的抹灰面,地面中间铺有一块4m×3m的化纤地毯,两侧墙上各挂一幅6m×3m的丝绒幕布(离墙1cm),在屏幕对面墙上贴有4.4m×2.8m的化纤地毯。试估算一下该试听室的混响时间(500Hz处)。从表2查知,裸露的墙面、地面的吸声系数α1为0.02,帷幕离墙1cm悬挂时α2为0.44,地毯的吸声系数α3为0.28,总的吸声系数为:   α总=1×4.4×2.8×α1+(2×6.2×4.4-4×3)×α1+2×6.2×2.8×α2+4×3 ×α3+4.4×2.8×α3=23.184   视听室的净容积为:V=6.2×4.4×2.8=76.384m3则   混响时间为:t=0.16V/α总=0.16×76.384/23.184=0.53s   可以讲,这个视听室的混响时间比较合适,如再考虑观众及家具等的吸声因素则混响时间还会略短一些。   三、音箱的摆位   当您花费了不少心思及不少钱把视听室按上面提到的几点要求装修到位之后,如果音箱的摆位不合适,那么结果只有4个字:"前功尽弃"。组建视听室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欣赏真实的音效,这和Hi-Fi欣赏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关于音箱的摆位在此只略提一些比较原则性的注意事项。    首先要求视听室左右两侧的空间声学特性应尽可能对称(并不一定是视觉上的对称),即左右两侧空间的声反射量或吸收量要尽量相等。两个主音箱之间的距离通常要求在2.5m以上或左右主音箱与视听者之间的夹角至少大于30°(纯音乐欣赏的最佳角度为60°,而家庭影院因为要考虑声象的协调,一般要求在45°左右),才能获得较好的立体感声场,但距离或角度也不能过大,否则可能会使图象与声象定位不一致。如屏幕左部或右部的声象定位远在屏幕之外,超出了近似合理的范围,会造成听觉效果与视觉的不协调。   视听室的声学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与音箱在室内的位置有着直接的关系。主音箱在房间中的位置主要根据试听感受来决定。将主音箱放在墙角、离开墙一段距离或远离侧墙等多个位置试听,选择一个能得到较均匀的声场共振的位置放置主音箱。另外,再适当地将主音箱后仰几个角度以及将主音箱垫高一些试听一下,看效果是否会更好一些(有时这种改变会很明显,可能会得到相当好的效果)。   针对环绕声音箱指向性要求较低的特点,其具体摆放位置也不很严格,一般放在视听者后方左右两侧,但不能过分近视听者,扬声器高度应适当高于人耳。两个环绕音箱之间的间距一般要稍小于主音箱的间距。当环绕声音箱摆放到位后,一般还需要对AV功放环绕延时进行调节,使前后音箱的音效浑然一体、完美融合,获得满意的整体效果。   中置音箱的摆位相对固定一些,应与屏幕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最好使主音箱、中置音箱的高音扬声器及视听者的耳朵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如果条件不满足,中置高音与主音箱高音扬声器的高低差距最好不超过30cm。如果相差过大,主音箱和中置音箱的声象高度将会明显不一致,造成屏幕上运动物体的声象变得杂乱,很不自然,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中置音箱时其中、高音扬声器应尽量使用与主音箱相同的单元。这样才能使中置音箱与主音箱在频响曲线、指向性、相位上得到较好的匹配,这也符合Dolby AC-3及THX的基本技术要求。   超低音音箱俗称"低音炮",由于它负责重放的频率一般集中在120~150Hz以下,所以它在视听室的摆放位置选择就要格外注意,一定要在室内多个位置摆放进行试听,选择一个能最大程度降低室内声染和失真的适当位置来放置它。一般地讲,低音炮不宜放在墙角、紧贴墙边或视听室中心,因为这些位置都容易引起较强的共振。    实际上,本文指出的以上几个方面是比较"大众化"的原则。而各人有各人的欣赏口味,各家有各家实际的家具、房间结构布局情况,甚至不同结构的音箱也有不同的放置要求,所以说家庭影院的组建、布置实在是一件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事情。 [九]漫谈隔声   很多年以来,大凡是发烧友,或自命为发烧友的,都会为自己的听音环境作一些处理,为的是改善听音条件,以及把它搞得美观一点。于是有人在墙挂上挂毡,在墙角放两根SOUND TUBE。也有一些买来几块贵价的SONEX左放右放。而一些又会买些"海马"海棉垫(当然便宜得多啦)却又能搞出差不多的效果。更有一些,像笔者十多年前那样,拾来一大堆盛蛋用的纸卡,再把它们喷上不同的颜色,然后在墙身呀,天花呀,一一贴上,效果也相当不错。也有朋友听我说,在家中不同位置,放几盆植物,如果弄得声音不错时,其它家庭成员的接受程度也会高一些。好了,这一切举措,基本上是起到调音的作用,极其量来说,也只能是吸音作用,而决不能起到隔声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确实是很多发烧友的错觉,大家一心以为既然把声音吸去了,它不就是跑不远了吗?但残酷的现实却是这样:声音吸去了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是的,上述的各项举措,真的会吸?quot;一点儿"声音,但吸去的量和余下的比较,却是微不足道。严格来说吸去声音是把声音由声能转换成另一种能量(通常是热能),在听音室内,如果谈到吸去声音的能量,工程师会笑着对你说,这点可以不理了。   但如果你是较认真的发烧友,隔声可能对你有深一层的意义。在专业的录音和鉴听场合,隔声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里面也有很多大学问。这里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用耳机鉴听音乐时,除了声场这一项指针外,大家会发现,无论是频域,或是瞬变、动态、音乐的纤细度等等都能够轻易胜过我们家里的音箱。这两者为什么会这样大差别?里面牵涉很多原因,而其中一项,就是两者的隔音条件相距很大。   我们一般在家里听HiFi,声压一般维持在90到一百零几dB,再大声家人或邻居便会投诉。这里说的,一方面是放声的声压,接近110dB已是一般家居的上限,在这个范围器材已很容易出现疲态,而另一方面,作为听音者可能自得其乐,但一旦较长时间暴露在强声压下,我们的耳朵已处于能承受声压的极限,这样我们的听觉的灵敏度,诸如分析能力等,都会变得迟钝了。在一般的城市家居中,本身的环境噪声已不低,最小的也有大约40dB,如在香港这样繁华和人口稠密的,就更不止此数。于是我们看看,如果我们在家听音乐,声压维持在100dB而邻居可以接受,减去噪声台阶(Noise Platform)40dB,于是剩下的可用上动态就只有60dB了。一般来说有60dB的可用上动态已相当不错,只是器材,特别是音箱,在处于极限时往往有失准的表现,于是我们会感觉到声音不太好。如果要提高上动态,譬如增加到65dB,这时声压上限便得提升到105dB了,这时候器材的非线性失真会以几何级数递增,而你的听觉在105dB下变得更不灵光,这样两者加起来,你便会感觉到烦噪了。到这里,聪明的读者可能已经想到,为什么不能把噪声台阶降低?对,如果把噪声台阶降低5dB,即35dB,这样维持100dB声压上限时,上动态就有65dB,这时和上例105dB相比,器材和我们的听觉并没有处于疲劳状态,所以听音质量就会比在40dB噪音台阶和声压上限105dB时有起码一个数量级的改善。读者们也就很清楚在那种情况下声音会较好。要降低噪声台阶,便得要谈到隔声了。   我们知道,在这个星球上,声音传导基本上是在空气中进行的。所以在没有空气的真空中一切都会变得死寂了。有读者会不同意,因为在他的Dolby Digital 5.1体系,欣赏《星球大战》时是地动山摇。很抱歉,你给电影骗了。真正的星球大战,仍然只能默默地在死寂中进行。   要隔声,简单地说,就是要斩断声音传导的路径。这点,道理显浅易明,可要做得好,就不容易了。既然声音是*空气传导的,要隔音首要的条件是把听音室内的空气和外间的空气隔断,换言之就是把听音室密封起来。   分体空调应尽量安装匹数大一点的,这样机器长期在慢速的情况下都能应付裕如,因之而产生的机械噪声也会少一点,另一方面要维持听音室内的新鲜空气供应,空调机的制冷量更要大一点。大家要注意,一般窗式空调都有鲜风供应设备,可是分体的就没有这种设备,更甚的是一般人家压根儿没有这样想过,故此为了你的健康想,在安装分体空调时应叫师傅注意解决这问题。一般来说,师傅会在你苦苦要求下,勉为其难地在房间某处装上抽气扇,便向你收钱了。这样做,你的健康会有保障,因为听音室有鲜风供应,发烧几小时不成问题。可是你花了大量金钱以期收到的隔音效果,就给这把小小的抽气扇破坏殆尽了。正确的做法是你要安装一个专业级的抽风系统,它包括一台口径大却工作在慢速的抽气扇,这是为了确保它的噪声低,另外送/抽风管道要相当长和具有消声功能,它的结构会像迷宫式音箱的结构,管璧粘上吸音材料,原理就跟汽车的消声器(死气喉)一样。最后,安装空调要注意的,是出风口应装在主音箱背后的墙,离听音者最远。   跟着的是要把听音室的门换上不小于50mm厚的实心木门,最好不用金属门,而且门框要粘上密封胶条。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更可效法专业录音间的双门处理,即推开外门只进入一个小储物间,要再推开内门才能进入听音室。接着谈的是墙的结构,这点在城市,只要是砖墙或混凝土墙都没有问题。作为听音室已完全可接受。当然专业的,墙身的结构还有一定的规定。   最后谈的是放音装置(主要是音箱)和听音室的退交连(de-coupling)。这点也很重要,原来声音在固体的传导比在空气中要来得快和效率更高,如果你把音箱直接放在地上,你的邻居仍有机会受到骚扰。有朋友试过这样的经验,每晚睡上床时便听到吵耳的乐声,不能成寐,向管理处投诉楼上的住客,管理处却回答楼上是空置的。最后苦苦追查,原来是三层楼上的一个和他的单位共用同一承力墙的单位发出来的声音。要把音箱退交连现在变得简单了,只要你用上由多重材料造成的钉脚来垫起音箱便行了。你楼下的邻居会为此而多谢你。 当你把上面各项全办妥之后,会把噪声台阶下降多少?大约10dB吧!

  • 楼主:xiag
    2009-08-07 21:24

    太专业了,先记录再说: 家庭影院音箱调试全解析http://bbs.sh.liba.com/topic.php?topicId=833126&forumId=14&=forumPage&page=150#82954188

  • 楼主:xiag
    2009-08-07 22:00

    对了,明天我能来伐?

  • 楼主:xiag
    2009-08-07 22:03

    图片记录:http://bbs.sh.liba.com/topic.php?topicId=833126&forumId=14&=forumPage&page=157#85826994

  • 楼主:xiag
    2009-08-07 22:09

    这张看看照片的挂法,楼梯的颜色也满亮丽的 另外,小冷,我家楼梯的灯也可以参照这样在楼梯中段放一个壁灯,这样不用上下都放了

  • 楼主:xiag
    2009-08-07 22:12

    今天早晨要给玻璃淋浴房企业划货款,想起来几件事情,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1)玻璃有没有3C认证标志---》我有的。 2)玻璃是不是宣称的耀华的---》我家玻璃面上写着“YAOJING”,就是耀晶玻璃,不知道是不是经过认证,但是肯定宣称有假。 3)五金件门夹有没有标志?---》我没。 4)五金件是不是拧紧了---》我家好像有一个螺丝没拧紧。 5)质保书有没有?---》我有。 6)发票有没有提供?---》没给。 以上问题全部弄清楚后再付款。

  • 楼主:xiag
    2009-08-07 22:18

    7.1声道如何摆位   7.1声道的摆位复杂吗?其实很简单。之前我们谈过,喇叭的正确摆放对于声音有巨大的影响,这一些影响会对于声音的清晰度、音源定位与音像联贯性有关键性的决定。7.1声道的喇叭摆位最大的不同在于四个环绕喇叭的位置,这里笔者提供一套计算公式来计算这四个环绕喇叭的位置,请注意,这是以你的空间最佳的位置为基准,并不是以你坐的位置来计算,你应该先把喇叭放在这一些位置上再来选择你坐的位置。   L喇叭的摆位   与Y轴的距离= X轴长度 x 0.18   与X轴的距离= Y轴长度 x 0.15   C喇叭的摆位   与Y轴的距离= (X轴长度 x 0.18)/2   与X轴的距离= Y轴/2   R喇叭的摆位   与Y轴的距离= X轴长度 x 0.18   与X轴的距离= Y轴-( Y轴长度 x 0.15) SL喇叭的摆位   与Y轴的距离= X轴长度 x 0.535   与地面的距离= Z轴 x 0.75   注明: 此摆位必须使用双向或是单向发声环绕喇叭,三向发声喇叭不适用.   SR喇叭的摆位   与Y轴的距离= X轴长度 x 0.535   与地面的距离= Z轴 x 0.75   注明: 此摆位必须使用双向或是单向发声环绕喇叭,三向发声喇叭不适用.   SB喇叭的摆位   两个SB喇叭之间的距离为30cm, 并且以 Y轴/2为基准   与地面的距离= Z轴 x 0.75   注明: 此摆位必须使用双向或是单向发声环绕喇叭,三向发声喇叭不适用.   LFE低音炮摆位   低音炮与X轴(左侧墙或是右侧墙)的距离= Y轴长度x 0.039   与Y轴的距离=X轴的长度x 0.738   皇帝位聆听位置   与Y轴的距离= X轴长度 x 0.535   与X轴的距离= Y轴长度/2   以上就是7.1声道的摆位计算,这个结果可以在不同空间理提供一个符合声学的摆位参考,在将喇叭摆到定位后,可以再根据实际的听感作调整,因为我们的空间不可能没家具,有时因为家具的摆放,可能必须牺牲喇叭的最佳摆位。   喇叭摆位只是在多声道领域里的一项基础,也是在DIY时人人可以简单处理的事项,一但摆位正确,整套系统可以至少发挥出一定的实力,喇叭摆位跟音色没有绝对的关系,但是对于声音的音场、定位感、密度感有很大的影响。音色风格在你选定器材时就已经定型,在良好的摆位之下如果能对于空间声学处理作一番努力,才能真正享受到有如电影院一般的威力。

  • 楼主:xiag
    2009-08-07 22:32

    关于地毯:http://bbs.sh.liba.com/topic.php?topicId=833126&forumId=14&=forumPage&page=164#87932150

  • 1158楼:小肥羊妈妈
    2009-08-08 06:13

    up

  • 1159楼:pdd606362
    2009-08-08 08:56

    顶!下

上一页
58/378
下一页
免费预约
已有1637人下单。预约信息将发您手机上。
预约提醒
亲爱的会员您**********的号码
今天已预约过20个商家已达到上限
请明天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