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小资中年人的装修选择
4099人浏览过
  • 楼主:追阈
    2022-03-05 21:15

    回顾 2021 年,让我最头疼又最有成就感的事,便是从去年 10 月起,将我的小户型二手房进行了改造。在农历虎年前,完成了硬装部分,逐步开始进入软装,年后将有全屋定制柜进场,以及部分家具的进场。 回顾装修 不可否认第一次装修,装修前我轻视了这件事的复杂程度。装修初期我面对巨大的焦虑,装修中有更多临时的问题冒出来。焦虑最主要来源于对很多事情的不熟悉。对 90 后来说最熟悉的可能就是网络,但对于水、电、煤几乎都是没有怎么接触过。装修期间我常常感叹,自己生活中那些「理所当然」好像本来就应该存在在那的事情,总是要花费我最多的精力和经费。托 对于「我总共有哪些事」,「要经历哪些事」不清楚,是焦虑的首要原因。其次,当面对一个装修问题的时候,总是会牵动到其他相关的事项上,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就需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学习、比较。 总结下来两大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本文想通过对自己装修过程中踩的坑、获得的经验复盘的目的:「对装修项目全貌的了解」和「处理信息过载的办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即将开展装修,或是正在装修的同学们,对装修的一个整体的认识,快速走出焦虑。如果将我装修中遇到的事情一一整理展开,可能篇幅长的过于夸张,我重点将我踩的坑与建议分享给大家,也给自己未来的装修做好备忘录。 设计阶段我找了朋友推荐的设计师,「人」的部分我后续会谈,这里我们就事论事。现在回头来看,设计既起到了方向性的作用,决定了整个家的设计风格、基本功能,但是在实战装修时,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且后期软装的风格又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最终的呈现。我的建议是设计要保留一定的灵活度,多做几个备案,以免在面对现场实际问题的时候手足无措。 回顾我的设计阶段,其中有两部分的主要工作: 1.梳理装修需求 这在我看来是前期筹备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少数派上很多装修稿件中都会提到的第一项工作。明确自己的需要,对目前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这三句话看似简单,但却直接呈现了我们对未来 5~10 年对这个「家」的想象。 另外也是与所有未来的家庭成员的重要沟通阶段。平衡和家人对「住」的需求。两个人的温馨小窝却有着很多的不同需求。对于是否需要双人书桌、在哪化妆、需要多少空间展示模型手办、需要多少空间放衣服和鞋子等等问题,都需要在这个阶段梳理清楚,虽然在后续也可以再做调整,但沟通的越仔细,越能在迷失在茫茫的设计稿中时,坚定原则。 最后就是对风格的具体学习和探讨。这真的是在我的工作之余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我的思路是:首先我的喜好不是凭空自己创作出来的一个全新风格(不然我就可能已经是一个装修界的大师了),我的喜好一定是来自于一些系统性的风格,喜欢了某个家具,某个软装,它的背后便是一整套风格。简单些说:为什么小红书上的推荐总让我喜欢,能猜中我的心思?其实一定是在相似的风格上进行了标签,定义了我的喜好。那么我只要反过来从成熟的风格体系出发,先进行风格的筛选,便能找到我的喜好。再进行多种风格的混搭和折衷,就能有自己的风格。选到最后也咨询了点装修公司,他们也给嗲了很多建议,感觉自己还有时间就选择了自己来装修。 自己最看重的还是自己的小阳台了,阳台作为建筑物室内的延伸,其面积虽小,但却是最能体现屋主生活品质的空间。其设计应该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阳台作为建筑物室内的延伸,其面积虽小,但却是最能体现屋主生活品质的空间。其设计应该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一所居住的房子,不论功能布局如何改造规划,风格如何演绎,重要的是能否给主人带来不一样的舒适体验。而门窗就像是“风格”的主线,串联起生活当中的各种元素,演绎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家居故事。看了看设计公司和朋友的推荐,最后选了极景的门窗,本来觉得沃伦也可以的,但是极景的客服耐心帮忙解决了好多问题,所以选了这家。不仅通过静音、节能、安全、密封等超高性能保证使用体验,而且更针对不同家居场景提出了全屋换窗解决方案,给予用户极致生活体验。极景i+智能安防系统,通过Pir极景i+芯片,实现全屋门窗智能联动,时刻守护居家生活安全。







上一页
1/1
下一页
免费预约
已有13人下单。预约信息将发您手机上。
预约提醒
亲爱的会员您**********的号码
今天已预约过20个商家已达到上限
请明天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