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功课
摘自:bbs.tianya.cn/post-766-389060-1.shtml
(一)、如何选择心仪的瓷砖
首先第一,我们得明白,价格≠价值。
价格=价值+利润+店铺租金+人工成本+广告投入+运营成本+装修费用+其他乱七八糟的费用。
比如说老李在某地开一个瓷砖店,去佛山选择一个品牌,那么老李得去佛山亲自洽谈,选品牌产品、签订合同,然后回到家,租个店面【Money】,然后装修得漂漂亮亮【Money】、再请导购【Money】、租仓库【Money】、请搬运工、仓管、送货【Money】,一系列人马,不仅得给商铺上交高昂的租金,支付水电人工,还得在当地打通各种销售渠道(如装修公司,铺贴泥水工),除此之外还得投入或多或少的广告费用--要不然哪里有人理你?
算起来就是【Money】+【Money】+【Money】+【Money】.......【Money】...于是乎,好端端的一块十块钱的瓷砖,摊上各种成本,老李一看,我卖不到20块钱,怎么赚钱啊?那我只好给价格标上20块钱了。
价格就是这么出来的。以瓷砖行业为例,品牌越贵的,附加值越高,早些年一般的品牌,从厂家流通到终端,一般都是平均2倍的价格即可生存,这几年随着成本的上涨,及大家对品牌价值的追求,慢慢都上升到2.5~3倍左右了,个别品牌和高端产品甚至可以在终端实现4倍~5倍以上的成交价格。这也算是市场进步的一种表现。
举个例子,MKBL的某一模一样产品,在北京的售价是80元一片,那么在湖南某地可能只需要55。造成这种价格差异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产地远近导致的物流价格不同,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北京的MKBL的专营店投入更大,店面更豪华,服务更好,广告更多,知名度更高,大家更加认MKBL这个品牌。这就造成了直观的价格差异。但是实际上呢,你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那你希望在哪里买?
当然,你是北京人,跑去湖南买显然不是一件现实的事情,不考虑厂家的区域保护政策,往来路费也显然不划算。
相同产品不同价格的事情不仅在区域和区域之间发生,也不仅仅在瓷砖店里发生,在同一个城市内,也有一样存在。
其实你看到的各个不同位置、不同店面,有可能一个很豪华很宽敞,另外一个在很不起眼的角落里,装修也很一般。但是实际上他们的产品,也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品牌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工厂。每个品牌在当地的代理商基本都是唯一的,那么工厂为了销售更多的货物,在同品牌只能唯一经销权的情况下,会怎么办呢?
当然是注册新的品牌,换个包装,这样多一个人卖我的东西。同品不同价,就来源于此了。
当然,你不能说,开不同的品牌,卖完全一样的产品。这样就会形成恶性竞争。所以品牌和品牌之间,还是有所区分的。通常来说,同一厂家的不同品牌,只是在釉面砖的花色上有所区分。这种区别还有产品上的限制,比如说俗称的抛光砖【也就是玻化砖】,是无法实现区分的。有所区分的,只能是在内墙砖【也就是瓷片】,全抛釉,微晶石等这些釉面砖上。这个是因为产线布料系统的限制。除此之外,工艺标准,设备参数,压机吨位,窑炉温度,原料采购,配方比例,产品的物理性能,所有的所有,全部是一模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砖背面底部的标志,和釉面的花色以及包装。
那么这个时候,聪明的你自然知道该怎么选了。当然我不能说去豪华店面和去破落店面你的感受会完全一样,在服务上,氛围的豪华上,装修的细节上,肯定还是有一定区别。这就导致了你的价格接受程度的不同。
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你买到的东西,从产品层面来讲,实际上是没有区别的。
有些时候有些同学会在破落的瓷砖店被店员告之,我们跟前面那家很豪华的店里面产品其实是一模一样的,大多半信半疑...其实人家说的确实是实话。再有时候,你为了确认,跑去更豪华的店面询问,人家可能会告诉你,确实是一个厂的,但是我们是高端产品,他们是低端产品。同厂出品,是不存在高端低端的区别的。瓷砖的生产过程就决定了这一点。
这一点不仅在瓷砖行业存在,在卫浴洁具,照明灯具、木地板、家电、各行各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这种现象。各品牌竞争的背后,其实是厂家的综合角力。比如箭牌、法恩莎、安华,以及乐华洁具在去年推出的塞唯雅,也是这种关系。
(二)、瓷砖公司点评(广东系)
1、新明珠陶瓷集团
点评:国产瓷砖企业三巨头之一。产品涵盖抛光砖、全抛釉、微晶石、内墙砖、仿古砖等等,属于佛山老牌陶瓷企业,质量稳定,设备先进,东西很扎实。传统强项是抛光砖和内墙砖,其他产品质量很稳定,价格稍微偏高,没有太大优势。仿古砖的设计方面在国内算不上一流水平,但是萨米特新出的小砖哥伦布1492系列个人觉得还算不错。
拥有品牌:
广东基地:冠珠、萨米特、格莱斯、金朝阳、惠万家、路易摩登、康建、蒙地卡罗、金利高、宾利、德美【德美品牌已经2013年转回广东,现在由广东供货,算是广东品牌了】
江西基地:五福、百顺、爱空间
2、新中源集团
点评:传统的老牌企业,但是现在很烂,由于投资方向偏差的关系,决策出现失误,现在供货非常乱。所属品牌及资产于2013年被新明珠集团收购了很大一部分。
拥有品牌:
广东基地:新中源、圣德堡、朗高(现在更名为朗宝)、新南悦、新粤、紫砂、裕景、新里万
四川夹江基地:珠江、天伟、巴丹、圣卡、陶仙坊
其他产区(辽宁河南江西):衡利丰、圣保路、瑞兴堡、兴邦、羊城
3、顺成集团
点评:销量三巨头之一,第二代大型企业,以内墙砖发家,号称瓷片帝国,性质与新中源和新明珠接近,强项在于内墙砖和抛光砖。全抛、微晶石性价比略有欠缺。设计方面随大流。
拥有品牌:
广东基地:顺辉 百特 王者,森尼,骏程,美陶
湖南基地:汤普森、泰伦斯、莱斯曼、兆邦、荣旺、创锐、恒基
4、唯美集团
点评:马可波罗销量全国第一,毋庸置疑。擅长仿古砖尤其是大规格仿古砖。产品设计方面很不错,国内企业前三名。擅长釉面砖(主要是仿古砖产品),抛光砖及全抛釉大部分为贴牌商生产。抛光砖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是【天弼陶瓷】和【新濠瓷砖】。当然,贴牌厂家会有随时变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由于珠三角地区的环保控制日趋严格,东莞本厂的产能已经在慢慢缩减,更大份额转向江西、清远等地区生产。四川夹江的工厂也在筹建当中。也就是说你现在买到的马可波罗很大程度上不是广东砖。但是这个其实无所谓,后面再来说这一点。
拥有品牌:
所属品牌:马可波罗、L&D
5、欧美集团
点评:之前是外向型出口企业,之前以仿古砖见长,现在的抛光砖和全抛釉及微晶产品做的也还不错,和三巨头在质量上的区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产品全面,质量也比较稳定。至于值不值得买,还是那句话,得看当地成本所决定的价格。
拥有品牌:
广东基地:金欧雅、欧美、奥米茄、意利宝、金陶名家、伽玛
江西基地:卡尔丹顿
6、宏威集团
点评:集团销量前三,三巨头之一,抛光砖瓷片相当稳定。投诉率很低。由于品牌各地经营手法差距较大,成本不一,所以同品价格差的表现,要比其他地方要略微大一些。想买价优质美的产品,这个厂的产品值得选。抛光砖很出色。
拥有品牌:
宏宇、威尔斯、宏陶、卡米亚、意特陶、威尔斯
7、能强集团
点评:抛光砖和内墙砖是强项。全抛釉做得也不错,但是从合格率和市场反馈上来讲,和三大集团略差少许,可以不计。本身也是老牌集团,质量稳定。产品研发和设计方面比起上述三大集团要略差了一点点,设备参数、工艺标准方面也略逊色一筹。属于性价比品牌。
拥有品牌:
能强、强辉、莱德利、利家居、金科
8、东鹏集团
点评:集团销量来说,东鹏并不在三大巨头之内,虽然说东鹏单品牌的销量,已经做到全国第一。
东鹏的优势在于:
1)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及创新能力,在抛光砖领域一直都是走在前沿,比如早年风靡一时的聚晶微粉、洞石等产品,全部出自东鹏。
2)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这代表了东鹏的产品质量稳定程度确实要强过其他厂家,包括马可波罗。与诺贝尔相当,在国内算是一流水平。
3)在生产的设备参数和工艺标准上,如果说三巨头是8.5,那么东鹏大概是9的水平。具体数据就不一一列出了。
【题外话】东鹏瓷砖是不错,但是东鹏卫浴那可是真心差啊...
9、金舵集团
点评:佛山老牌企业,现在生产基本迁到广西,佛山只保留了抛光线,虽然生产线迁移了,但是在业内的口碑还是有的。比较稳定,内墙砖做的要稍微差一些。
拥有品牌:
金舵、天纬、强牌、星期七
10、兴辉集团
点评:这个厂很有意思,起步比较晚,2003年才注册。他和美国莫霍克进行了比较深度的合作,是北美三大瓷砖生产商之一daltile的贴牌商之一,质量稳定程度和产品设计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不错。从数据上看甚至优于三大。尤其是替daltile贴牌的出口产品,非常漂亮,可惜都不在国内销售。陈总裁国内市场的重心也放在传统产品上,也就是抛光砖和内墙砖。仿古砖有推出,做的也还不错,产品设计上是不逊色于东鹏的,毕竟有daltile技术支持的底气,但是没有在这方面花力气,甚为遗憾。在全国各地的店面综合水平来说运营成本不会特别高,其实是个值得选择的品牌,走的性价比路线。
拥有品牌:
兴辉、加西亚、家乐陶(家乐陶现已转让经营权,非兴辉集团供货)
11、博华企业
点评:性质接近三大,跟能强接近,无甚明显优缺点。
拥有品牌:
博华、我e家、名典、骆驼
12、蒙娜丽莎企业
点评:老牌企业,最早一批做瓷砖海外市场的企业之一。强项是釉面砖,仿古砖产品设计很不错,这两年也开始重视国内市场,研发能力也比较强。但是抛光砖性价比相对一般,如果能在三大巨头内或者老牌企业里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花色,就没必要一定蒙娜丽莎,毕竟还得讲求个性价比。仿古砖和内墙砖都做得不错。蒙娜丽莎品牌的缺点是价格有点略高。
拥有品牌:
蒙娜丽莎、樵东(QD)、长城
13、欧神诺集团
点评:欧神诺的产品研发能力非常强。缺点是产品价格过高。质量很不错,抛光砖方面可以跟东鹏比肩。去年还是前年推出的梵高系列抛光砖很漂亮。全抛釉和微晶石为贴牌产品,设计不错,但是釉面砖的质量稳定性从数据来看,比起一线集团有些差距,虽然不大。价格太高之唯一障碍。
拥有品牌:
欧神诺、特地
14、鹰牌集团
点评:没得说了,中国最早的几家陶瓷厂之一。但凡是陶瓷做的早的企业,玻化砖产品都会做得不错,鹰牌的尤其为代表。曾经下滑很厉害,2010年自林伟携团队回归,发展迅猛,目前销量超过有10个亿。质量很稳,不逊色于三大。整体水平非常均衡,没有明显弱点。
拥有品牌:
鹰牌、华鹏
15、汇亚集团
点评:汇亚和恒福都算是性价比还不错的品牌,也是佛山老牌企业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玛缇,价格真心坑。属于典型的高价不高质的产品。营销上做的还不错,但是产品与其价格无法匹配。不推荐。
拥有品牌:
汇亚、恒福、玛缇
16、陶一郎企业
点评:新兴企业,早几年内墙砖和釉面砖做的相当不错,靠产品杀出一条血路。近几年渐为疲软,没有明显提升。价格略高。性价比方面不是那么好。
拥有品牌:
陶一郎、红蜘蛛、伊莎(仿古砖)
原理大家都知道了吧,同个厂所属品牌,挑最便宜的买就好了。不管店面是多豪华,还是多一般,买性价比最好的产品,才是硬道理。
(三)、瓷砖公司点评(华东系)
华东系瓷砖,其实是优于佛山瓷砖的。多为台资或者有外资背景,工厂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工艺标准,实际上比佛山的更为严格。但是由于产量限制,所以市场占领的份额比较有限。所以走的是精品路线。
代表品牌有诺贝尔、斯米克、冠军、长谷等等。在整个生产过程当中,和原料如色釉料等供应商更为紧密,色釉技术应用程度会更好一些。其他的成型设备包括工艺参数,和广东一线、二线企业差不多,但是釉面技术特别是质检体系,比广东企业要更成熟一些。
比如说华东系瓷砖的色墨供应商基本都是Colorobbia、zimmer、Esmalglass-Itaca这种高端厂商。诺贝尔瓷砖在中国有今天的局面,Colorobbia的技术人员是功不可没的。而相比之下,广东除了个别做精品仿古砖的厂商或者是传统老牌企业的部分高端产品之外,包括三巨头在内,大部分都是道氏、大鸿、瑭虹、明朝、汇龙等国产厂商。
在釉面砖领域中(仿古砖、全抛釉、内墙砖、微晶石都属于釉面砖),釉面的技术是尤其重要的。好的墨水和不好的墨水之间差距很大。成本差距不可以道里计。这就是为什么进口的砖往往都能卖出天价的原因。最贵的墨水堪比贵金属的价格,一公斤可以上万。比如西班牙进口的porcelanosa有一款产品就用到这种墨水。而华东品牌里的诺贝尔塞尚,和长谷瓷砖的高端产品,就很能体现优质墨水和普通墨水的差距。
另外一点,华东系的特征就是在产品设计上,平均水平要比广东系的更好。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色釉料的应用和开发。基本上华东系的知名品牌每个厂的调色车间都有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设计师驻厂调色,而在广东能做到的并不是很多。金意陶和其高端品牌ICC都有做到这一点,另外有部分小型仿古精品品牌,也会有外籍设计师驻厂调色。
(四)、瓷砖选购的注意事项
1、买瓷砖别去装修得最好的最豪华的店里买,员工越多,装修越豪华,租金越贵,这些都肯定得羊毛出在羊身上。多去那些位置相对没有那么好,装修没那么豪华,但是是属于同集团品牌的店子去买,不会比豪华店里出来的东西差。
2、山东砖江西砖湖南砖不能买?一定得佛山砖?当然不是。
实际上你们买到的马可波罗、诺贝尔、金意陶、包括广东三巨头品牌里出的产品,都有为数不少的湖南、江西、山东产品。
有一种说法是佛山的粘土的质量好,所以烧出来的砖好。那是十年前的老皇历了,佛山的土早就被挖空了。现在广东的厂家基本上都是从湖南江西广西等临近省份运来的高岭土。
好品质,实际上是依靠稳定的机械设备、高标准的工艺要求、严苛的质检体系实现的。现在不是十年前了民用工业配套体系还不健全的时代了。说到底,还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硬件和软件的竞争。硬件区别可能不是特别大,软件的区别要更大一些。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时间段里窑炉温度不稳定导致出现了一批产品曲面不符合质检要求的砖,而且这批砖为数还不少,那该怎么办?
A厂的处理方法可能就是全部砸掉,或者降级处理;但是B厂可能就维持原级,打上包装当优等品卖,这样就避免了损失,但是会伤害到消费者。
前者就是品牌,后者就是杂牌。这就是所谓品牌本质上最大的区别。
3、有一种普遍的现象是代工现象。知名品牌的低端产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市场上的阻击品,基本上都是用来吸引消费者,阻击竞争对手为目的的产品。利润非常低。
不光瓷砖,打个比方,科勒,toto,箭牌这些品牌,他们在市场上的599,699,甚至499,399这样的价格的产品,都不是自己生产。而是以控制成本为目的在外采购的产品。这种产品在质量控制、原料、零部件、工艺标准、质控上,都和本厂产品有相当距离。
很简单,在人力成本和原料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自己的产能,当然要用来生产更高利润的产品。这个是每个厂家销量到了一定规模的惯常做法。价格太低,自然没有好货。
所以,去知名品牌,最好不要买那种你觉得捡到大便宜了的产品。那种东西其实跟杂牌没啥区别,而且比杂牌还要贵。买其优势产品和非代工产品才是明智选择。
(五)、全抛釉与抛光砖的区别
全抛釉属于釉面砖,抛光砖属于无釉砖。
全抛釉的纹理形成类似于绘画。先在喷布(即底釉)上绘制图案,用彩色墨水混合,形成现在的色彩鲜艳的纹理和图案。然后在上面淋一层釉,高温烧成之后,就形成了一层透明的玻璃状物质。其结构是:玻璃下的画。所以你看侧面,有一层很薄的玻璃。
抛光砖是在泥土底配上,用半金属氧化物性质的色料(各种颜色),通过布料机均匀的洒在泥土胚上,然后再通过窑炉高温将其烧结成整体玻相,最后抛光表面,让粉料形成的纹理均匀显现出现在你看到的花纹。这个就是抛光砖也叫玻化砖。从侧面看,玻化砖的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粉料层,3~5mm左右。
两者在使用上的区别,最直观的是耐磨程度。抛釉的耐磨系数要低于抛光砖。5点多的莫氏,而抛光砖可以做到接近7的莫氏。
从使用角度来看:
打个比方,如果你家在城市,鞋底基本上没有什么沾上砂子小石头等高硬度小物体的机会,或者说你进家必然换鞋,那么这个时候抛釉砖受到的摩擦少,就比较难产生划痕,可以一直很光亮。但是如果你家在近郊,进出人比较多,鞋底泥沙多,进屋不换鞋,那么在一段时间之后肯定会产生很多划痕。不过一般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会太夸张。抛光砖相对就耐磨很多。
从装饰角度来看:
抛光砖的缺点是纹理和颜色相对单调,缺乏质感。而全抛釉因为是使用彩色墨水着色,所以会好看很多,另外因为表面釉层的存在,折射率也高很多。光泽度抛光砖通常能做到70~85左右。全抛釉根据表面釉层可以做到接近110。也就是说,全抛釉看起来更加富丽堂皇一些。
抛光砖
1、优点
抛光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通体砖的一种。相对通体砖而言,抛光砖表面要光洁得多。抛光砖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比如用于阳台,外墙装饰等。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
2、缺点:
1)抛光砖因其坚硬、耐磨、适合室内外大面积铺贴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抛光砖在制作时留下的凹凸气孔,这些气孔会藏污纳垢,造成了表面很容易渗入污染物,甚至一些茶水倒在抛光砖上都回天无力。也许业界意识到这点,后来一些质量好的抛光砖在出厂时都加了一层防污层,但这层防污层又使抛光砖失去了通体砖的效果。如果要继续通体,就只好继续刷防层了。装修界也有在施工前打上水蜡以防粘污的做法。目前抛光砖防污技术走在前端的是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美国家,国内也只有少数一线品牌有这种防污技术。所以防污处理技术成为好抛光砖产品的必修课。
2)抛光砖效果釉不同于渗花、大颗粒等装饰方法,它采用特种专用熔块同基料混合后压制或通过特殊网印施于砖面,烧后经抛光而产生不同色泽的颗粒或花纹等装饰效果。
全抛釉
1、优点:
1)全抛釉是一种可以在釉面进行抛光工序的一种特殊配方釉,它是施于仿古砖的最后一道釉料,目前一般为透明面釉或透明凸状花釉,施于全抛釉的全抛釉砖集抛光砖与仿古砖优点于一体的,釉面如抛光砖般光滑亮洁,同时其釉面花色如仿古砖般图案丰富,色彩厚重或绚丽。
2)其釉料特点是透明不遮盖底下的面釉和各道花釉,抛釉时只抛掉透明釉的薄薄一层,而透明凸状花釉做全抛釉是唯美陶瓷马可波罗的杰出之作,其凸釉通过丝网印花于砖面成间断的凸粒状釉,烧成再抛釉,效果更是别具一格。
3)从技术的角度讲,全抛釉生产工艺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原来生产微晶玻璃的一些企业采用的工艺,采用的是先印花后堆釉的工艺,表面的透明釉比较厚,因此立体感更强、透明性更好,且容易抛光;除此之外,由于其釉面较厚,因此容易抛。另一种是原来生产仿古砖的企业采用的一种工艺,即无论是釉下的花纹还是表面的熔块,都是印上去的,这种工艺逼真度高、成本低,但抛釉时很容易露底。
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工艺,全抛釉无论在材料、装备还是技术层面,都还不是那么完美无缺,如磨损、吸污、露底等,但新技术就是在不断的发展与试验中完善的。
缺点:
1)普及率少 技术要求高 品质难保证
2)过去抛釉砖的工艺设备不是很成熟,在国内大批生产的还较少。这种产品在国际上已出现了多年,特别在西班牙、意大利等,但还没有大量应用,主要是由于技术障碍及之前没有太大的对比优势(与抛光砖比)。
3)釉面太厚(1mm以上)则容易在烧制时产生大量气泡,使产品抛后防污能力差,失光。而釉层太簿,则釉面砖总有变形,抛光时易产生漏抛或局部露底现象。因此,大批量生产时,产品品质难保证,优等品难以稳定。
(六)、瓷砖选购技巧
1、查验标签:产品包装箱上应有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售后服务电话、规格、数量、商标、生产日期和所执行的标准,对于瓷质砖,需检查CCC认证标志,室内设计装饰装修的瓷砖,宜选择放射性核素符合A类要求的产品。
2、细看外观:质量好的瓷砖釉面应平滑、细腻,光泽釉晶莹亮泽,亚光釉柔和舒适。在充足的自然光线或日光灯照射下,将砖放在1米远处垂直观察,应看不到明显的釉面缺陷。有花纹的砖花******案应细腻、逼真,没有明显的缺色、断线、错位等缺陷。质量上乘的陶瓷产品背面的底纹、商标等清晰、完整,少有釉迹或缺损。
3、拼接效果:好的瓷砖尺寸偏差较小,将一批产品垂直放在一个平面上,看看有没有参差不齐的现象。再看平整程度,可将两块砖的边紧靠在一起,看看有没有缝隙。好的产品变形小,铺贴后砖面平整美观。看产品的色差,拿几块砖拼放在一起,在充足的光线下仔细查看,产品之间色调深浅不一的产品,铺贴后整体效 果欠佳。
4、敲击听音:轻轻敲击瓷砖,细听其声音,质量较好的产品听上去清脆悦耳。质量差的产品因原料配方不当,烧成周期短,烧成温度低,敲击时会发出“空空”之声。
5、掂量轻重:掂一掂瓷砖的重量,一般来讲,相同规格的瓷砖,重量大的吸水率低,内在质量也较好。
6、对比品种:地砖按照釉面状况,分为有釉地砖和无釉地砖。有釉地砖主要用于卫生间、厨房的地面装饰,与内墙砖配套使用。地砖大多又经过表面抛光处理,成为抛光砖。抛光砖的表面光洁如镜,是高档的陶瓷产品。
7、瓷砖边角:在铺装瓷砖时,很多消费者和工人都遇到过边角难以对齐的难题,这说明瓷砖的平直度可能不太过关。在挑选瓷砖时,随机挑选几块,用目光沿瓷砖的边线和对角线分别打量,如果发现有“翘边”现象,就说明瓷砖的平直度不够,如果没有,就说明瓷砖的平直度基本过关。
洁具功课
摘自bbs.tianya.cn/post-766-389060-1.shtml
如果单单是陶瓷洁具,其实说起来并不复杂。但是要加上五金、浴室柜等一切配套的东西来讲,规模就挺大了。先从卫生陶瓷洁具说起吧。
目前呢,在国内销售的洁具品牌,大概分三到四个阵营,一线阵营,自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外资品牌:
【杜拉维特】
专注陶瓷洁具,主要代工商是重庆四维卫浴,高端产品进口
【高仪】
最早和汉斯格雅一家,后来分家了,国内产品中低端由福建中宇代工或者是泰国工厂出货,高端产品为德国进口,专长五金
【乐家】
西班牙品牌,在佛山南海有组装工厂,龙头花洒等重铸产品由开平09收购的吉事多卫浴生产,而卫生洁具则是收购的鹰卫浴生产,少量进口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牌在收购吉事多卫浴过程当中使用了非常卑劣的手法,非常被业内人士看不起。
【美标】
呵呵
【Toto】
打个很直观的比方,卫浴里的丰田。质量非常稳定,设计也不错。有时候你不得不服日本人。主营陶瓷洁具,五金产品为代工。龙头与重铸件是开平W厂,abs电镀件是厦门H厂,浴室柜是佛山三水的V厂。
【Inax伊奈】
日本lixil骊住旗下品牌,值得一提的是,inax现在和高仪,中宇成为了兄弟品牌,高仪的80%以上的股权已经被日本人收购。现在高仪和中宇实际上已经是日本品牌了。跟toto路子差不多,但是五金产品整体不如toto质量标准好,因为从他五金的代工厂就可以看得出来,开平一个三流的厂子叫SR在给他做部分重铸产品。未来几年内可能要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
【卡德维】
主要做陶瓷洁具和钢板浴缸的厂家,这两个产品确实很牛,但是其他产品我就觉得性价比很一般了。在欧洲相当牛B。稍微好点的酒店的浴缸几乎都是卡德维的产品。
【唯宝】
德国唯宝,不是潮州那个。货真价实的皇室用品,价格也贵的一腿。国内有贸易商拿到代理权打入中国市场,因为价格定位太高一败涂地。各地都有终端倒闭的消息传来。个人觉得活该。国人的钱现在相对没有前几年那么好骗了。
【科勒】
龙头五金非常靠谱,设计上算是原汁原味的美式五金典范。在中国有多家全资工厂。洁具厂在佛山三水。没有toto那么精细,也赶不上杜拉维特,跟国内的诸多一线品牌相当。无论是釉式、设备、工艺等等,实际上没有太多的可取之处。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模具设计,挺漂亮的。浴室柜代工厂也在佛山三水乐平工业区,离洁具工厂不到4公里。
【汉斯格雅】
主营五金。花洒做的相当牛。其牛之处在于在不同水压之下的稳定表现,里面的硅胶水路精细复杂,没有一个品牌做得到。这个是汉斯格雅的专长。但是只有飞雨系列才值得买。低端的其实价格挺坑爹的,比如科洛玛。龙头是广州HO工厂代工。设计感确实很强,但是价格太贵啦。
【摩恩】
主营五金,龙头花洒重铸部件代工厂和汉斯格雅同一家,产品标准要比汉斯格雅的标准要低一些。水槽之前为顺德OSD代工,现在在宁波某家工厂。龙头赶不上摩恩,花洒赶不上汉斯格雅。
除了上述的一线品牌之外,最常见的二线阵营有以下代表品牌。
【乐华集团】:
安华、法恩莎、箭牌。塞维雅。
以陶瓷洁具为主的乐华集团,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集团。整个集团年销售超过40个亿。现在又将老邓的美加华和维可陶收入囊中,成了国产陶瓷洁具的巨无霸。其中赛唯雅是在意大利注册的品牌,将作为高端品牌来操作。无论是工艺,性能,原料等层面,乐华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集团。
【力丰集团】
金牌,奥斯曼、吉美
产地广东开平,金牌资格很老,出口量非常大。澳斯曼是其推出的第二个品牌。这两个都以陶瓷洁具为主。吉美则是主做淋浴房。质量非常稳定,在业内很有口碑。
【鹰卫浴】
中国第一个马桶便是出自鹰卫浴之手。几经碾转,从新加坡人卖到了乐家手上。现在是乐家的陶瓷洁具贴牌工厂。在国内是最老资格的陶瓷企业。佛山陶瓷使之扬名,便是起于鹰牌。这么多年来市场操作得不怎么好,品牌专卖店也有下滑。但是鹰卫浴无论是管理体系还是设备和工艺,都不逊色于乐华,甚至部分方面还有超出。稳定性比乐华整体要更强。
【东鹏卫浴】
呵呵。
【浪鲸卫浴】
主业是陶瓷洁具和蒸汽房、按摩浴缸之类。走高端路线,品牌价值比较高。也具备相应的质量标准。价格太贵。
【阿波罗卫浴】
蒸汽、淋浴房、按摩浴缸为主,出口份额较大。这几年在国内也有比较不错的表现。由于产品定位和终端运营成本相对比较低,其实是个性价比还不错的品牌。
【华美嘉卫浴】
同阿波罗。老资格,大厂,稳定。
【益高卫浴】
自产陶瓷洁具和浴缸产品。品质稳定,工厂规模很大。可惜国内运作得不够好。在前两年陶瓷洁具遭受国外反倾销的风暴当中吃了很多亏。现在已经被联塑收购。其实他家东西挺不错的。
【英皇卫浴 IVI】
主业同阿波罗。老资格,大厂,稳定。替很多欧洲品牌贴牌按摩缸产品。在国内价格虚高。市场定位不智。东西确实是不错的好东西。
【理想卫浴淋浴房】
主做淋浴房的企业。产地中山,在行业内影响力很大。出口份额可能可以占到国内第一。产品定位高档,质量稳定。
【加枫卫浴】
淋浴房做的挺不错,08年被科勒收购。同年被科勒收购的还有珠海佳德厨卫有限公司。
【九牧】
福建南安产区品牌。广告很多,但是产品其实很一般。之所以在国内快速扩张成功,是因为他的福建系属性。建材通路圈子里,福建人这个群体的特性基本上是大家都明白的。10个经销商有7个福建籍。不是说不好,而是说不够好。主营五金业务,陶瓷洁具和其他产品都为贴牌产品。假货很多,锌包铜产品很多,实体店的经销商为了提高利润,就卖假九牧。 总之高端卫浴领导者............离九牧还太远太远了。
【申鹭达辉煌】
俩福建货,档次价位都差不多,便宜。在三四线及城镇农村市场有些影响力。产品主营五金为主,东西嘛。。。比九牧还要差。
【中宇】
主营五金,曾经借着给高仪代工低端产品而小牛了一把。东西还行,在业界属于二流水准。但是因为工艺原因,始终干不过那些隐藏boss。
中宇现在是日本人的企业啦。
【华艺】
很牛的一个企业。是卫浴界内现在唯一能做到三项自产的品牌。龙头,五金,陶瓷洁具,听闻甚至在建浴室柜工厂!。均通过收购实现自产。产地开平,是开平水龙头四大家族之首。是欧洲和北美卫浴市场的很多品牌的代工商。单就设备和工艺而言,不次于任何一个外资品牌。甚至还要强。
【cae希恩】
四大家族第二。同为国内高端卫浴出口的领头羊之一。海外高端市场的销量可能要大于华艺。不注重国内品牌,可惜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牌子。其实相当牛B。算是隐藏boss之一。也是不显山不漏水,但是东西可能做的比外资品牌还强。
【尚高】
主营浴室柜,产地佛山,后来自己也做陶瓷洁具。浴室柜做的不错,但是价格相对偏高。其他的五金系列性价比很低。
全凭记忆,可能有疏漏之处。
好累。
说完釉面。。。接着讲讲水件。水件是直接决定了马桶耐用因素的部件。基本上来说,洁具厂家自产的水件品牌木有...都为外购。公认来说最好的水件,单冲的是美国福马最好,双冲的则是瑞士吉博力,杜拉维特和乐家就是使用的进口福马或者吉博力。一套进口的吉博力价格要150到200,而杂牌的水件价格就几十块钱。科勒为了降低成本,现在很多低端品也会用国产水件,打上科勒自己的标,号称自产水件。toto这方面也不太厚道,日本的全是福马吉博力...国内就用国产的...
当然,并不是一定要多么高大上的水件才一定好。国产水件在应用上也不会差。只是产品在做测试的时候,参数略逊于进口产品而已。
而在国内应用量最大的应该是厦门WDI品牌,也就是威迪亚。另外厦门R&T瑞尔特,佛山美图,深圳樱井,厦门尼松,都是比较优秀的品牌。正常来说,一个水件的耐用程度,直接决定了马桶能用多久。
所以,挑产品的时候看看水件吧,如果是好水件,通常会保留水件品牌,如果不是打的自己的品牌,价格又低廉的,那就最好不要入手啦。
地漏功课
摘自bbs.tianya.cn/post-766-389060-1.shtml
地漏这玩意儿其实已经很多人说,也说过很多了。但是总还是不听看见许多悲剧在上演。。。最主要的原因是和装修工人之间的沟通,或者是项目经理,交代要买地漏啦,风风火火跑上来一拍,拍完回去一看用不了,只好重新买。这不钱都浪费了么。
说说常见的三种地漏结构。
这里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三种地漏结构。
第一种通常叫深水封,其下水原理是通过U型双层孔径+存水弯进行下水和防臭功能。这种地漏的优点是......老实讲我不知道这个优点是啥。
缺点是下水速度比较慢,水干了就不能防臭,而且因为不是全闭合,所以防虫的功能实际上也并不是那么好。但是居然也一直作为成熟的结构买了这么多年,这个,恐怕是我有不知道的地方。
第二种是磁封结构。其原理是,通过承载水重改变磁力封板的闭合状态,实现开/关效果。在三种地漏结构当中,其下水速度、防臭防虫(全物理隔绝)、都是最优的。缺点也非常直观:磁芯会消磁,那么你过几年就得买个新的磁芯给他换掉。有些麻烦,但是考虑到综合使用效果,我觉得值得。
第三种是重力翻版结构。最简单也是成本最低的一种结构。通过重力弹簧实现翻版开合。下水速度和防臭防虫效果都不错。但是下水速度比磁封结构要慢一些。缺点是..弹簧会生锈和失效,一旦弹簧失去弹性,那么就无法防臭和防虫了。
除此之外,现在市场还还有六防、邦哥、非常芯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种。因为没有对这些产品进行深入研究,也没实际使用过,所以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值得指出的一点是:很多童鞋因为有着相当的金属崇拜情结------总觉得全金属的就是好,所以更多的选择第一种结构和第二种。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在材质的选择上,地漏通常有铜、不锈钢、锌合金三种材质可以选择。其中以铜最为贵、304不锈钢其次、锌合金最次。
一个铜锻造的地漏,有合格的表面处理工艺(通常在12-24hours耐盐测试)的地漏,价格一般至少在50元左右的成本。304不锈钢材质的地漏(通常是表面拉丝材质,如果是镀铬面,那么一定不是304材质)通常在20以上,而锌合金的地漏,十几块钱就可以搞定。因为材料和机加工成本都不会很高。但是不排除做工极好,电镀也很不错的合金地漏,成本可以更高。但是淘宝上极为少见。通常在50以下,打着全铜幌子的地漏,99%以上是锌合金材质,要么就是表面电镀不过关,粗制滥造。好一点的304不锈钢地漏,通常售价都是在30以上到5~60算是正常价格。低于这些价格的....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材质和价格倒还是其次,其实买地漏最需要搞清楚的是,你家下水管的回填深度。也就是说你到底能用多高的地漏。一定要和水工确认清楚再买。要不然本来你只能用重力翻板的结构,结果买了个深水封或者是磁封....那么,钱就白白浪费掉了。
如果你的项目经理或者包工头跟你说随便买,千万不要就此随便。问清楚,切记。买来了不能用反正也不是他们的问题。麻烦的还是你自己。
涂料知识
(一)、涂料功课的必要性
对于装修公司来讲,墙面漆是主要的利润点之一,因为可以轻易在用量和原料上做文章,动辄就是上千元的差价。不管是装修公司还是其下的施工队,一般方式有:夸大预算、虚报用量(多个两桶你根本无从验证却要多付几百甚至上千)、真桶假漆(调色的特别容易被调包)、用真漆但拼命掺水一桶当两桶甚至三桶用等。
对比墙面漆价格,不能简单看包装大小和单价,而是要对比单位面积的涂刷价格。因为进口漆有时包装很小,但是只需加极少的水,却可以涂刷很大的面积,比国产漆5L的涂刷面积要大的多。所以最终漆的用量可能完全不同,进口漆可能并不会贵太多,但却有更好的环保性能和漆膜。
(二)、涂料知识普及
整体来说乳胶漆的行业已经很成熟了,产品虽然参差不齐,但是大品牌的东西基本都是安全的。乳胶漆的假货真的很多,绝对比你知道的要多,多乐士、立邦等大品牌,已经形成了一条从回收空桶到制造假货到贩卖的灰色利益链,这一点行内都知道,多乐士新品的品相完好的桶子,价格基本在40元左右。
1、选择乳胶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一般有几点大家在选涂料时候都很关注,给大家总结一下,希望大家在选产品的时候都可以考虑。
第一:是环保(最重要的),家里这么大的面积,如果产品不环保的话,对家人伤害会很大。所以环保首重。毕竟涂料是家里涂刷面积最大的化工产品,家具大家都要求实木环保的,涂料的涂刷面积比家具板材面积大多了。
第二:是颜色,大家注意,涂料刷到墙上后,视觉效果会比色卡的实际感觉要深一点点,所以选颜色的时候,往浅里选一号。记住了,选浅色的没有错的,选深色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家装领域尽量不要用深色,一个是费钱,另一个就是深色很容易刷出问题,还有就是深色比较压抑,往往是色卡上看着好看,刷完就后悔了。
第三:是功能性,大家好像都比较不明白这个问题,在涂料领域,漆膜的效果是个比较专业的问题,我就说几个大家比较关注的几点:
1)涂料的弹性,也就是说弹性越大的产品,大家的墙面涂刷完毕,就越不容易裂缝。
2)涂料的可擦洗性,可擦洗性越高证明漆膜的密度越大,也就是涂料做出来的效果就越好,另外也比较容易清洗,有什么污渍可以自己擦掉。
3)涂料的防霉性,特别是黄梅季节,对于比较容易进水的区域,比如建筑物外墙内侧、屋顶、地下室等地方,比较容易发霉。
4)涂料的遮盖性,遮盖性越强墙漆对基层污渍的遮盖就越好,适合二手装修。
2、涂刷面积的计算
目前墙面涂料的涂刷面积基本是一样的。高档产品会大一点,低端的会小一点,一般每升产品的涂刷面积在12平米左右。也就是正常5升包装的涂刷面积约60平米。大家一定要简单计算一下涂刷面积和涂料用量,目前家装项目经理惯用的伎俩,就是掺水50%以上,然后2桶当3桶用,这点对产品质量伤害很大。基本上底漆掺水10%左右,面漆掺水25%左右,这是国产品和欧洲品的标准,美国产品掺水基本5%左右,具体以各品牌店里标准为准。
家庭墙面,如果是新做的墙面,要刷1遍的底漆和2遍的面漆。旧墙面,原来有乳胶漆的,只要刷2遍面漆就可以。
底漆一定用抗碱性能的,否则墙面容易粉化,就是常见的掉粉。
家里如果建筑面积是100平米,那么室内面积往往是80平米(建筑面积*80%),墙面+顶面的面积基本上是(80-10卫生间+厨房面积)*3(房间高度)=210平米。涂料的使用量就是4桶5L底漆+8桶5L面漆(面漆刷2遍)。
3、涂料品牌的比较
进口品到底和国产品有没有区别?区别还是有的。这个区别其实主要来自于国家的行业标准。
欧洲和美国的环保标准和国内涂料的环保标准是无法比拟的,欧盟环保标准规定乳胶漆的VOC(可挥发性有机物,是涂料和油漆的污染源的总称)含量不高于75g/L,而中国合格的标准是200g/L,基本是欧盟的3倍。欧盟一些环保标注认证的要求是不高于30,中国十环环保认证的标准是80,已经高于人家的合格产品的要求了。所以从产品环保性角度,国产还要有很大的提成空间。即使是多乐士、立邦等大品牌,因为国内的标准比较低,他们也没有提成产品环保性的动力,只要满足国内要求就可以了。所以可以看到多乐士很多在欧洲销售的产品均有欧盟的环保认证,结果国内的产品环保性就很差,只能做到合格,例如家丽安系列的低端品。所以对于预算不错的同学,买进口品还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价格低的进口品,可以买进口品种的中档产品,高端产品也没有必要,很多也都是噱头,是营销需要。
1)多乐士和立邦漆:
这两个外资品牌主要是市场营销做得好,品牌在普通消费者心里已经树立比较牢固的印象。低端漆品质差,中端漆各项性能特别是环保无法抗衡进口产品,高端漆价格又没有优势。最近几年频繁推出各种迎合市场的所谓除甲醛净味漆都是骗钱的。装修公司一般用这两款低端产品较多。市场上假货奇多,施工队也最喜欢用户选这两个牌子,分分钟给你调包转手就能卖钱。
2)都芳漆:
其实是国人用德国品牌在中国注册的,然后委托德国梅菲特集团生产的,都芳在德国是户外油漆和色浆的品牌,乳胶漆很少,你可以发现德国产品基本都是用食品级的塑料桶,但是都芳漆基本还是铁桶,在德国铁桶早被淘汰了,都芳基本只为中国人生产,所以大家别再上当了,尤其是都芳的价格还比舒尔茨等产品价格贵好多。
3)SUHULZ(舒尔茨):
主要用于消费者DIY市场,是德国比较老牌的家族企业,产品的环保性超好,性能略逊于zero,但是家用足够了。在德国属于历史比较悠久的品牌,目前最大的市场是消费者自用,德国第一个蓝天使环保认证品牌。所有产品均原装进口,产品价格适中,每套在1200元左右。舒尔茨旗舰店在宜山路的喜盈门进口建材馆。
4)福乐阁:
北欧丹麦品牌,在北欧是比较出名的牌子,在国内都是以专卖店的形式进行销售。作为全球环保意识最强的北欧,其产品环保性不错,很多北欧的商家(H&M,ONLY, Jack&Jones等)将其作为专卖店的标准用漆。最出色的产品是乳胶漆和黑板漆,乳胶漆开盖销售,是其销售的噱头。黑板漆是其拳头产品,158元0.75L可以刷6平米左右。家用产品线主要为5、5S、6、7几个系列,零售主要是5和5S系列,6系列基本只供高端家装渠道,7系列是丝光的,配上其刷漆壁纸效果不错。福乐阁家产品的价格算是中规中距,比芬琳、大师等便宜,和舒尔茨差不多,也算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产品。
5)芬琳漆:
芬兰迪古里拉集团旗下品牌,北欧大型涂料集团。产品也分国产和进口,进口系列高端产品性能优异,全面超越福乐阁、都芳,但价格也较高。芬琳有三种底漆,最差的是欧铁华底漆,对应欧铁华面漆;通用底漆,对应诺娃7度和荷萌;威玛,对应超级生态、皇冠约克和童话儿童漆。注意买了贵的面漆,底漆一定不能差,否则遇到返碱之类的问题损失就大了。另外当心商家用高档面漆搭配中低档底漆的套装低价促销。
6)PPG大师漆:
大师隶属于PPG集团,在国内做的最久的进口品牌之一,大师漆在美国知名度并不高,是属于PPG的非主要品牌,当初进中国后,依靠美国进口的优势,拓展了上海及华东市场,大师漆的产品性能不错,环保性也可以,这里指的是其进口产品。但是大师也有几个缺点,首先涂布率底,一升基本在8-10平米,掺水比例不高,这点是美国产品的通病,同时进口产品基本是1加仑包装,只有3.75升,产品的价格高,性价比很低,这点和几个欧洲产品相比就不划算。如果一加仑套装价格在800元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基本上目前的价格都在1000元以上,这个价位不如买舒尔茨的8124或者福乐阁的F5。所以其性价比不高。
7)威士伯漆:
威士伯在美国也是前三的涂料制造商,上海百安居主力推的产品,主要在超市渠道多,市场渠道推了一段时间没有推动。威士伯收购了华润漆80%的股份,但是目前其渠道中没有见到进口品,纯国产的产品,价格1000多一桶,大家除非有特别品牌偏好,否则还是看看别的。
8)本杰明.摩尔:
也是美国涂料巨头,被巴菲特收购了,本杰明摩尔是设计师品牌,出众的是其色彩搭配,和芬琳有点像,在美国属于装逼品牌,主要由设计师推荐,你可以看到HOUZZ里推荐的基本都是本杰明的产品,其产品品质也不错,和大师之类的差不多。国内目前是厦门的名家作为总代理,上海这边是分销,目前上海刚开了旗舰店,也在宜山路喜盈门进口建材馆,就在德国舒尔茨涂料和芬琳中间,价格比美国贵了5-6倍的价格。
4、环保性能比较
1)蓝天使认证
德国“蓝天使认证”于1978年诞生于联邦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环境认证。2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蓝天使认证已扩展到包括建材在内的多个行业,并已成为国际上最先行、最被认可、最高级别的环保标志,在绿色环保标志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它,就拥有了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蓝天使标志是德国环保局经严格的产品配方检测后,在最优的产品中选取200/0授予的。一旦授予认证,德国环保局将要对其进行长期的市场抽样跟踪,如果发现认证产品有不合格之处,会及时通知企业,多次被发现问题者将取消其认证资格。可以这样说,获得蓝天使认证的产品,在环保方面是有绝对保障的。
“蓝天使认证”的检测原理是:将经缓冲溶液稀释后的涂料样品注入顶空瓶中,并加热至一定温度,用顶空进样器注入非极性毛细管中,积分保留时间低于十四烷保留时间的所有组分,用多种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储备液以标准叠加法外推定量测定VOC含量。德国蓝天使认证执行标准为VOC含量不大于700mg/kg,甲醛含量不大于10mg/kg。
2)芬兰M1认证
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已经开始使用VOC释放量作为考查涂料环保性能的标准,最有代表性的是芬兰“M1认证”。M1认证是世界上最严格、最苛刻的产品认证标准,其对于产品的有毒物排放标准要求极其苛刻,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M1、M2、M3,每级都选取不同的天然材料为标准同被检测涂料相比较。最严格的M1标准(相当于室内玻璃气味挥发的级别,优于欧洲标准),达到了食品、制药级标准,由于M1认证可以替代其它欧洲地区性环保认证,成为欧洲最权威的环保标志。据悉,M1认证是美国白宫和英国白金汉宫内墙装饰招标的首要标准。
芬兰M1认证的检测原理是:在涂料涂刷后第四个星期,用专用仪器检测墙表面有机化合物,甲醛,氨,和一些致癌物质的排放量,下表为芬兰M1标志认证标准:
关于蓝天使认证和M1认证,之前看过一篇帖子,意思说,在德国的家居市场,出售的涂料都是带蓝天使认证的,因此认为蓝天使认证是一个很低的门槛,我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同。
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发现,蓝天使认证是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检测标准,而且德国对环保方面非常重视。而M1认证乍看之下,它的检测标准更加严苛,但仔细研究之后,发现它们的检测方法是不一样的。
两者对比:
按照以上M1和蓝天使的检测标准、方法,我们对比发现,蓝天使是用专业仪器对涂料本身的Voc、甲醛含量做检测。所有蓝天使认证的涂料本身的VOC、甲醛含量是达到和低于蓝天使的检测标准的。M1的检测标准是涂料涂刷四周再去用专用仪器检测墙表面有机化合物,甲醛,氨,和一些致癌物质的排放量,同时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通过人的嗅觉去感受涂料表面是否有气味感。那么涂料在未涂刷前涂料本身VOC、甲醛含量是多少未知。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挥发四周再去检测未知。涂刷四周内VOC、甲醛含量是多少未知。那么涂刷放四周蓝天使认证的涂料还会有多少VOC、甲醛含量呢?
因此,我并不认为M1认证比蓝天使认证,环保等级更高,相反的,M1认证由于认可度不高,所以我更偏向于蓝天使认证的产品。
今天自修公众号推送的新一期晒新家,是我在某住上关注已久的卷卷绿的家
开关上贴胶带,一秒变琴键,很赞的创意(mt黑胶带15mm对半开)
三姐吃好饭来顶帖啦
谢三姐,我这儿没人气,看来得来点别的了
再没人气也要写,这是自己的记录帖,马上要接触装修公司了,来贴个关于看预算的
九招图解,教你看懂装修预算表
接自:http://www.kujiale.com/wenba/question/691
一、看懂预算之(客厅/过道/餐厅篇)
名词解释编号①:此项主要为吊顶项目,吊顶按设计可分(直线吊顶/圆形吊顶/弧形吊顶/造型吊顶等)而所谓的二级吊顶就是双层吊顶的含义。
吊顶灯槽:指有反光灯槽或凹槽设计的吊顶,就是我们说的放灯带和放灯管的那个槽,此项是按米计算,英文代表M。
防火涂料:按实际设计和自身需要而定。
①注意事项:此项预算中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在公司报价中只用吊顶一项来包含和解释,而报价基本是平顶的价格,若后期在施工之前你需要换个造型,很容易出现增加费用的隐患,切忌!
名词解释编号②:电视机背景墙泛指需要做造型背景的电视墙,其因为工艺的不同预算都是不同的,只贴墙纸和做很复杂的造型之间价格相差甚大,所以在前期预算报价时候一定要注意。
②注意事项:此项预算报价很容易低开高走,因为前期平面设计中对造型墙没有可提供的详细数据,有些公司会隐去,或者缩小报价,后期若设计有要求,则也容易出现增加费用的隐患。
名词解释编号②:壁挂式电视机配套项目指我们壁挂式电视的电线等连接设备走墙内所需要的项目,一般有PVC管道隐墙内上下留口设计,这样可以避免电线直接挂在墙上的麻烦。
②注意事项:此项并非只要装电视就需要用到,有些业主买的电视剧是摆放式的,反而不需要此项,那么其一预算不需要,其二墙面管道口很难看,花冤枉钱。
二、看懂预算之(厨房篇)
名词解释编号①:此项为厨房墙地面贴砖时砖的样式而定,面积大小规格不一样的砖,所铺设的人工费多少会存在差异,所以预算中如果无设计图纸而计算出来的铺砖一定要带上这条。
①注意事项:让公司以及施工方把单价填进去,而数量则可为0,后期根据设计要求来增加,这样既不会存在漏项也不会存在后期被动的情况,很多时候铺贴300mm以上的砖和以下尺寸的砖很容易成为后期增项的一个关键词,就算是马赛克也要说明。
名词解释编号①:填缝剂指我们铺贴完砖后砖于砖之间的缝隙里所需要填使用,而有些砖是必须使用填缝剂的。当然如果是无缝砖可根据实情剪掉此项。
①注意事项:如果你铺贴的砖需要填缝剂那么一定要保留和核实此项,如果前期没有考虑到位,那么也可以预先预留,以免后期更改瓷砖样式引起的增费开支。
名词解释编号②:Dan管道封砌-指各类下水管道,建筑楼层贯穿的设置,每家每户必有,一般为PVC材质,白色,有Dan管/双管/三管,很好辨别,而封砌意指包起来。
②注意事项:管道封砌也是很容易漏项的一个项目,或者因为前期设计师没有仔细记录实际管道的数量导致后期增加费用,而包管本身也可分水泥封砌和木板包封,两则价格也会有区别,当然效果区别就更大了。
三、看懂预算之(卧室/书房/储藏室篇)
名词解释编号①:此项为房间内是否设计有吊顶项目,吊顶解释可参照客厅篇。
①注意事项:卧室内的吊顶构造以及面积会因为房间内是否现场制作衣柜有关,所以再检查此项工程量时一定要结合图纸的衣柜是否做到顶,或者是否成品外订来核算,造型应根据设计实际要求来计费,注意细节可参照客厅篇。
名词解释编号②:电视机壁挂式项目客厅篇有阐述,窗台板大理石铺设一项泛指窗台板的石材铺设,也有因为风格的不同设计制作窗套,因此要结合实际设计图纸而定是制作窗套还是铺设石材。
②注意事项:很多时候新手往往会把两者都计算在内,因此客户需要细心核对并根据实际尺寸选择。若是普通窗台板和宽度大于50公分的飘窗窗台板铺设费用是否一致,以免为后期增费用遗留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