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的 香藤异蔓 发表:
装修花了两三个月,但是日记拖了却近半年才基本结束,嗯,果然我不是个乖TX,自觉性一向不行,做事比较拖沓。入住半年了,确实也有不少的装修心得,和大家小分享一下~
—————————————————————————————————————自我对话中,可不必搭理———————————————————————————————————————————————
在装修行业里工作了好些年,尴尬的是,我既不是设计师,也不是材料商,只是一个杂志编辑。日常工作都是建立在采访的基础上,不免到处串门,LB里起码也有五六个TX家也是我现场采访过的,哈哈哈!当然么,LB里不少公司的老板我也都接触过,有的比较大牌,姿态比较高(往往公司投诉也不少);有的比较随和、善聊(公司氛围比较活跃);有的人虽然话不多,但是为人很踏实(企业文化也很实在)。
过去的2年时间接触过大大小小近八十位设计师,上至高**、郑**、萧**、连**,下至装修公司刚出道不久但是拽了吧唧的小设计师。于是我是终日泡在美图中,极有特色的国外设计,甚至是签订保密协议的美图;不过也看过很多砸了很多票票,但是效果极其无语的案例。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业主和设计师,伴随着他们一路体会过“酸甜苦辣”。
设计是看了不少,但是我对施工工艺和材料的了解却非常浅薄,只能大概知道点概况。最后自己装修时,还是和所有人一样走了一个复杂的程序。只是找设计师比大家要轻松一点,我没敢向高处寻,也不会向低处看,就是找了一个私交还不错的设计师。我本身也是个想法比较多的人,眼界虽然不低,但是新房、新婚,预算有限,心有不甘余力不足,没办法装出“绝倒众生”的效果。
——————————————————————————————————————自我对话中,可不必搭理——————————————————————————————————————————————
我想分享的经验未必是单纯我自己家里的经历,也是我这些年工作经验所得,可以肯定的说,也许我说得有些地方不对,但肯定有对大家还是有用的经验或内幕!
1、高高低低的设计费,哪档适合自己?
设计费在自己整个装修预算里占到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就差不多了,比如20w的预算,设计费差不多在6k—1W,要求高点的家庭么,2w也差不多可以封顶了。
2、设计师——贵得就一定好么?
答案是否定的,说说这几年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设计师。
先说说反面教材——
我采访过一个据说是某公司花了很大价格挖过来的台湾的设计师,收费是1000元/㎡,当时比较年轻见过的大牌比较少,采访当天有点小激动,忐忑不安等了近半小时,出来一个很像包工头的大叔。我摒不住了,问大叔:“某某设计师请问什么时候到啊!?”他说:“我就是啊!” 当场雷得我那叫一个外焦内嫩啊!就冲着这一油头的形象,我都不信他会做出什么好设计!我完全记不得当天采访了什么内容,用了最快的速度就把他给解决掉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登门拜访过!而他的案例,我是无法欣赏,我不知道那是家装还是宫殿!说句不好听的,我都不信是他设计的!不懂得设计自我形象的设计师,他怎么会懂得帮你掌控空间的美感?
再说一个我认识的价格是360一平米的设计师,其实我对他抱了很长时间的好感,撇开后来发生的事情不谈,他本人确实有料,无论是办公室还是案例都是有点腔调的,他很喜欢说教,尤其喜欢聊政治、文学,属于中年愤青!这个我表示理解,学艺术的人多少有点脾气。刚开始我在他这里也碰过壁,自从帮他的一套案例推广得比较成功,给他赢得几个签单业主之后,他的态度也有了极大的转变。从这会儿开始,我便已经有点反感,似乎在他这里存在的关系只有“是否有可利用价值”。去年和他去尚海湾拍了两套案例,这次的空间有点老派,细节还是比较考究的。让我对他彻底改观的是,业主进门后有点不悦,说“谁在家里抽烟”!虽然他不该在业主家抽烟,不过那种卑躬屈膝的姿态,那种“谄媚”的表情让我打骨子都轻视!这个我称为“某老师”的人,我再也没有主动联系过,他隔一段时间打电话给我说,“某某啊,上次你拍回去的案例怎么没见刊登出来啊?”我找个理由回绝了,不过我心想我再也不会为你登任何案例。我可以接受设计师有个性有腔调甚至耍大牌,但是我不接受区别对待!你有傲骨你就该一直挺着!
正面教材显身——
高价设计师里面肯定有好的,比如郑**,中国十大设计师之一,五十来岁,不过看着有点小沧桑。个人感觉他其实也挺傲的,比如我和他约采访时,他说‘晚上我已经有约,如果你现在一个小时能过来,拿我现在就抽一些时间给你!’我那叫一个激动哇!!!我蹭蹭打的飞奔,那天聊了两个小时,回去我整理出很多不错的素材,有句话我印象尤为深刻——“我们在营造我们的住所,而住所营造我们的人生。”我发觉越大牌的设计师对待所有的人的态度都是平和的,越不会表现出不可一世、趾高气昂的姿态。
Aileen是我很喜欢的女设计师,也是为数不多的高价女设计师,600元一平米让很多喜欢她设计的人望而退却,她说“我们的服务是给我们真正的客户”,我表示理解。Aileen有很多值得别人去羡慕的地方,自身是个大美女,住得也是“豪宅”级别,能力也是比较卓越,基本是工作半年休息半年,这样的状态是很多人都比较向往的。不过看到她工作的过程,那种投入和专注,我便明白了,她这是劳有所得。决定设计师能力的不是性别,很多人觉得男设计师能力更强,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即使这个男设计师对空间的规划很优秀,但是他服务、态度都不好,三天两头找不到人,交完图纸就不出现了,你伤得起么?!
重点说说两个我私交不错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费属于大众所能接受和消化的阶层,不过他们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的“标价”,因为身上都有这个市场上普遍缺乏的闪光点。李W是个名不经转的设计师,他很少在媒体露面,但是我听圈里的一些设计师叫他“师奶杀手”,据说,他接触的设计师,尤其是女性,从三十岁到六十岁几乎都没逃过他的“五指山”。我很好奇,神马人物啊!?于是我欣然前往,果然我也没逃过。。。我想,这可能还是我道行不深。但是我确实喜欢和这样的一类人相处——积极、向上,乐观、不计报酬,纯粹是因为喜欢和热爱设计,而不是为了赚钱(事实上大多数他接的业主都没有他身价高,他是本地上海设计师,自己家有N+N套房,工作和家庭环境背景都很好)。真正让我对他产生好感的是,有个业主打电话求助,想找个软装设计师,家具已经花费了40万,本来是想要新古典风格,最后买了美克美家的家具,家的整体背景是浅蓝色,很多单品单独看都是精品、艺术品,放在一起就叫“乱搭”。阿姨Hold不住,她说想找个设计师帮调整,但是她不想花太多设计费,还剩一点软配就结束了。我想来想去只能去求助李W,不谈赚钱,就当顺手帮忙做件好事吧。李W答应了,收了2K设计费。陪同阿姨把所有东西都整改好,我记得一共改了20几处,期间阿姨有一些地方不想采纳他的建议,他很急,给我打电话说了很久,大意是这样“如果阿姨可以听我建议,设计费我可以不要了。如果效果不好,我再贴2K给阿姨!”我真是惊到了,这种人简直就是恐龙转世啊!后来阿姨被他的这种坚持打动了,跟着他的思路和要求去改,最后整个效果确实比之前好了N多N多,不过整体风格也改了,从新古典大跨步改为“美式+一些法式”。这种执着到一定程度的设计师在市场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他确实也不需要别人过多宣传,自身就是一个活字招牌。不过确实很难要求更多这样的设计师出现,因为目前市场也很难提供“我工作是为了我的爱好,我的理想去工作,而不考虑收入和生活成本”环境和氛围。
张XY是个女设计师,认识她确是源于一个被采访的业主。不过有意思的是,那个业主说张XY不是她家的设计师,她表示很遗憾。她付钱选定的设计师对她家很不关心,包括颜色的选择,空间改造很多想法都是张帮她定下的,她说如果不是考虑到设计费已经交付,她肯定会选择张。她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就习惯性找张,以至于有时去市场选软装时,她都会打电话给张,想请张陪同定家具。不过张回绝了她,张说她也有需要服务的业主,抽不出时间陪同选材,让业主找签订的设计师。她那时候才想起来自己家的设计师另有其人。这个插曲让我很惊诧,这难道仅仅是“买卖不成仁义在?”,因为装修是个很繁琐的过程,对不是自己的业主也会提供到热心的帮助,这绝对是非常少见的现象!你可以义务帮别人一次两次,你会坚持帮她十次八次吗?见到张XY时,第一眼我就肯定这肯定是一个让人很轻松相处的女人,无论是长相还是声音都让人如沐春风。她的个性还是属于慢热型,感觉有点传统,整体偏文静、善良,却很独立、坚韧、吃苦耐劳,有着旧传统和新社会需要的一切比较美好的特性。(也许我有点夸张了,但是目前作为同性,我也挑不出她什么刺!)刚认识她时,通常都是她在耐心的倾听别人的想法,深入了解之后,发觉原来这类女孩也是有一些意外的个性,比如她喜欢的车型是越野。一年多的接触,她不仅成为我比较认可的设计师,也成为我私下认可的朋友。找设计师也需要眼缘的,有的人第一次见到就知道彼此适合自己!信任很重要!
3、设计师滴服务
.........(写得手好酸,回头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