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 K4 .0 TCLK4。0是我最想要买的开关。基于大家对它那么高的评价。但同时又不太想买,因为它已经被罗格朗收购,已经不算是国产品牌了。 包装袋正面是透明的,里面对着的是品质保证书,下面黑色加粗的tcl-罗格朗字样表明着它的身份,背面排列着tcl|legrand的字样。与其它开关有些不同的是,它的外部面板是用另用塑料袋包装起来的,与端子和开关的面板是分开的,让我不太了解这样设计的原因,难道是先不上外部面板,所有装修完成后再一次性装上,还请知道的来解释一下。想到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外面面板是另外在其它工厂加工好后送过来做最后封袋。 开关背部印着2006年10月生产的字样,看来开关的普遍流通周期都比较长了,N年前生产的东西都还在销售。包装里面另外还有一个使用说明书,中规中矩。 三个按键属于市面上最常见的那种,大小适中,不太容易按错键,手感偏柔和。 与s8一样的螺丝固定是双孔设计,螺丝+方块型铁片的设计,固定的比较牢固。 端子三组比较明确,但没有任何的标识,需要看说明书或自己去推测中间的是com端。 固定用的螺丝同样还需要将两边的按键取下。 K4.0是一个各方面都中规中矩的开关,外观很朴实,是最常见的那种。用料及锁付方式也都很平实好用,按键手感也比较讨人喜欢。用事实也证明了大家对它的较高的评价所言不需。 就将K4.0和S80小做一个比较好了,两个开关所能看到的差别就是外部面板上,S8。0多了一个银边,另外S80还会多送一个外部面板的硬塑料盖,这样可以防止装修时杂物沾到面板上,影响美观。其它方面实在比较难得找出差别,偶都甚至试着去想两个面板是不是完全可以互换的,只是暂时懒得去试了。 这样s8.0就显得比较个性些,再带来的就是6元的差价,s80网上报价约在26元/个。 如何去选择,可能就只有依个人爱好了。 ps:说句题外话,是否要买TCL的也会有些摇摆不定。它的品质毋庸置疑,但它的洋人的身份实在让人没有太多的兴趣去购买。不太愿意让洋人赚我们的钱,就自己本身而言。提起TCL让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MBO,这点已经是历史了。只是比较让人想不明白的是,象电工这一块的利润要明显高于家电及电脑行业,怎么会想到去出售这个,去买那一大块被人淘汰的利润极低的CRT电视业务,来进军国际市场惨败而归。可能大企业家的思维模式并非我们这些草民可以理解的。只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牌子。另外相同的还有GP,唉
西蒙59系列 西蒙59是网上被推荐较多的系列,较大的两个荧光条,用料的实在,评价和性价比都算比较高的系列了。 塑料包装,塑料袋比较厚实。正面中间印着simon电气,始于1916,源自巴塞罗那的字样,中间是条形码及型号标识,59032y 16A双开荧光,下面是条形码和防伪的16位编码。这个条形码贴付的位置偏右下,竟然将商务热线的电话号码直接盖住了,但空间上是足够而不盖住的。由此来推测大家口碑相传的simon的产线作业标准品管的专业度实在让人有些生疑,这些细节才是真正体验专业程度的地方。 因此特地到它的防伪网址http://www.simon.com.cn/fangwei/info.asp去查询的一下,证明确实是真品。也不禁让人有些灰心了。 包装上的封口处有生产的日期“生产期07年08月13日42”字样,不过同样,这个封印线也是歪的。 右下角有印有撕切口的字样,旁边有切开一小条口子,方便撕开包装,这个倒是不错的设计,也是细节。被面上方印着较小的simon电气几个字,中间是‘豪华电器附件’字样,下面印着安装孔中心距60。3mm,外形尺寸86mmx86mm字样。包装袋左下还打有一个圆孔,正反都不,不知道是什么作用,可能是为了方便将包装袋里的空气挤出来,方便装箱吧。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猜测,还请知道的大侠来帮忙解释。 包装袋里是两个锁付螺丝,面板开关及印着大大的59字样的合格证说明书(二合一的)。 这个开关的最大的特点是重,所有开关里最重的,一切都来自于背部的那一块大大的铁板,对端子模组及螺丝孔之外的地方进行覆盖。这也是大家对59系列评价用料实在的根本原因之一吧。虽然不太了解这块铁板的作用(惭愧,要是被之前的老师听到这句话,估计就可以直接让偶去死了,本专业的这个也不知道,实在惭愧。也只能底下暗暗的对老师说声对不起了),但对于整个开关整体结构的强度无疑虑是大有加强了。 端子模组部分的材料不是太了解,刚看到以为是陶瓷,再仔细看看,摸一下,好像是塑料,可能是防火的材料吧,这个就请知道的大侠们来讲解好了。
西蒙59系列2 按键手感很脆,但比较厚实。但大家看外形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下的是,你的手够小吗?从面积上看,三个按键占了面板约五分之三的面积,即每个按键17mm左右,这个宽度对MM来说没有问题,但对大多数男同胞可能就有点问题,按中间的键可能会有机会带到旁边的键哦。因为按键还是需要带一些力度才能按得下去的,可能是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吧。 接线固定端子部分很清楚的相同的三组,但端子标识去是很小的凸刻的l,l1,l2,不仔细根本看不出来,这方面还得向奇胜学习一下。并且标识分别是中间的公用点标着L,两端分别是L1,L2。偶是第一反应直接猜中间是公用点,看到L的标识反而迷糊了一会了。所有锁付和固定都是倾斜方向的,用螺丝刀的相对还算方便。 和tcl一样的螺丝加方块铁片双孔固定方式,还算比较牢靠。 59系列是以用料豪华而被津津乐道的,实际看下来也不错,在这个价位上,做工的确算是比较厚道的了。 设计上有很多小细节的地方都注意到了,方便用户使用。但在按键宽度上,似乎值得考量,或者说更偏向于女性用户些。可能与设计风格相关,整体看上去比较纤细。但外观相对实用性而言,孰轻孰重却可能还是需要设计师去考量了。同时从包装上反映出来的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在包装上显示出生产线的规范及检验落实程度的问题了,标签及封口的小细节的不注意,可能是中国生产的产品的通病,但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公司产品,这方面的不注意,却实在是说不过去,也不得不让人对其产品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怀疑。虽然这已经是一款很成熟的产品。 细节决定成败,可能是需要大家来共同思考的问题,否则我们的产品可能永远都只能是靠低价来出卖资源的产品链最底层。 一旦我们的资源被消耗光时,如果生存将是我们的一个大问题了。 好像又扯远了些。 对于59系列这一款产品,总的来说是一款设计用料比较实在,但生产细节急待改进的产品。
开关的电流值 看到59系列上大大的16A的字样,偶第一反应是找50的电流是多少,但是相同的位置没有任何标识。 其它几款产品如下: 奇胜E3000, 10A,印在端子模组的塑料上,最方便找到 K4.0,16A, 端子模组上,不易找到,和其品质一样朴实低调 松下佳典,16A,端子模组上,正中间的位置,标识清楚。 西蒙50,10A。偶很努力,很用心,很仔细的去找了,终于在端子模组第3组旁边凹槽旁边找到了,小小的10A,250V的字样。 唉,标识电流最明显的是西蒙的59,找不到电流标识最难找的的同样是这一家厂商,和奇胜产品快有得一拼了。50和59偶实在是找不到一点共同性,除了包装袋上的simon的字样。接下来对50系列的说明中来一一说明。
simon50系列 这是网上被说的较多的,争论也较多。有的人称之为性价比最高的品牌开关产品,有的称之为品牌中的杂牌。对产品仔细的把玩一番后得出一结论让自己也哭笑不得,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 50的包装和59系列的第一眼看上去似乎是一样的。仔细看一下却找出众多的不同,列举如下: 1。正面simon电气,始于1916之类的字样移到了塑料袋的上方。 2。中间的条型码标签没有盖住下面的商务热线,因为中间实在空间太大了,想盖住还有些困难。但这个标签却是个歪的,倾斜了大概15度,估计就是随手贴上去的吧。 3。封口的日期标识之类的依然是歪的,但没有59系列歪的那么厉害。由此似乎也可以看到这个可能并非机器而是人为的原因了。当然,如果是不同的厂商生产的似乎也可以解释。 4。背面sinmon电气的字比59的大了好多,1。5倍到2倍之间的样子。在“豪华电器附件”左上多了一个小小的simtoneR的标识 5。安装孔中心距下面没有了外形尺寸的标识。难道是因为中间加了simonR的标识,需要在下面把颜料的钱再给省回来,不理解啊不理解。 包装袋里面的说明书对着外面的“D使用说明”字样,而不是59系列大大的59及合格的章。这和59系列保持同一风格的地方,就是说明书是可以随便折着放在里面的,没有规范去定义要如何去放。同样是生产线的问题。 按键手感很脆,声音也很轻脆,轻脆的让偶有点怀疑,里面的铜片倒底有多厚,能经得住几次开关。这种脆和59系列脆但厚实有着较大的差别,只是自己一时找不到适合的语言来表达。 电线端子固定的螺丝是标准的螺丝加方形铁固定,双孔设计。这里需要表扬一下的是50和59系列用的螺丝头都较大,螺杆直径较其它家开关都大(松下例外,因为它是免锁付设计),且外部塑料将螺丝头包含在里面,不会发生螺丝丢失的问题,真正显示出了设计上的功底和细节。电线端子是垂直于面板插入,螺丝均需要与面板平行方向去锁付。 外形和tcl K4.0完全一致,只是按键上荧光那一块的颜色不同,tcl是浅绿色而50是浅褐色。 分组方面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共用端还是让偶困惑了好一会了,两个端子紧靠着,稍错开。后面通过触点端子是凸印的接线示意图才明白。两头共6个端子分别标识着123456,12一组,34一组,56一组,中间三个分别标识着l1,l2,l3,其中l1与12一组,l2与34一组,l3与56一组。唔。。。。完全有点在考验偶们的仔细程度啊。共用点靠猜完全是猜不出来的啊。 其它五个开关分组均比较清楚,在这里补充说明一下。 来总结一下吧,这款50的产品是大厂的产品,从包装上来看可以知道,一些细节上的设计也体现出其设计师的经验丰富。但其本质上却是一个cost down的产物,成本降低到让人怀疑其寿命的长久,当然这个最后还是要靠时间来检验。如果抹去上面的simon的标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大厂的产品。可能更多的会归到仿大厂的小品牌中去吧。 本来刚开始在想可能这可能是一款外包生产的产品,所以。。。但看看59系列,我却无法一如即往的坚信了,因为它的生产线的品质可能并不如我们想的那么好。 在结语上也终于难住我了,对这款产品的评价也由低质产品变到还可以接受,但心时仍无法接受的复杂状态,因为它的价格只有15元,甚至比市面上的小品牌还便宜。在这个价位上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要求这一个产品了。 算是一个和小品牌抢市场的,带着一些大厂设计风范的却又有着小品牌用料的尝试性产品,在国标要求很低的今天,来挑战大家对大品牌品质认识极限的产品吧。 如果预算不是很紧张的话,还是建议大家来选择20元级别的产品吧,对应的如k4.0, 59系列的品质真的是高了好大一段了。 对50系列也就这样草草收场算了。因为它确实让偶为难到实在无法说再多的话,思想就是斗争来斗争去的。
松下佳典 终于写到最后一个了,不知不觉中一天竟然已经过去了。jd-bbs也一如即往的再也打不开了,只能先在记事本上继续了。 这是一个最后为了对比才选上的产品,根本原因在于它是来自于xx的品牌。似乎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这款开关包装是所有开关包装中最节省的,全透明的,薄薄的一层塑料袋,除去表面印着的英文panasonic和松下电工 开关插座及条型码wms506字样,实在让人无法将它和松下这个国际大厂联系起来。反过来想,这却也是最节约成本和环何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去学习。 塑料袋的封口很平齐,边角也非常整齐,颇有大厂风范。但封口的中间留有了约2cm的口,一方面可以用来包装的时候将塑料袋的空气排出,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手指伸入,将塑料袋撕开。此举比起simon的开撕切口+塑料袋打孔无疑要省成本和工时了。(注另外几家除奇胜是未封口设计外,均有在塑料袋上打孔用以排气,以方便包装入箱)。 其实松下的这款产品很好识别在于它接线端子绿色透明设计,及免螺丝固定的设计,在论坛里稍多看一下,就看到满论坛的宣传它的这个设计的广告发言了,想不知道也比较难。 包装里的说明书合格章对着外面,纸张质量也不错,比较厚实的普通纸。另一个比较值得称道是螺丝的固定设计,因为身边没有相机,还请有相机的兄弟们有条件的拍张相片上传上来。它的螺丝是卡在内面板反面的,端子模组旁边边缘的设计的卡槽里,省了装螺丝的塑料袋,也不易丢失。另外面板上还有电线要剥皮的长度14mm并以1:1标识出来,只需要拿电线在上面比一下就可以知道要剥皮的标准长度。 这些细节上的设计的确非常贴心,也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地方,但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总有些苦涩。 按键是大三键设计,面积很大,大到你想按错也难的地步。手感偏柔和,比较舒服的感觉,比较之后也才知道一些人强力推荐用大三键的原因,也确实非常有道理。面板上有一和tcl s8.0相同的硬塑胶壳,用于在装修时保护面板。同样,固定面板时需要将左右两个按键翘下才可以安装,这个和s8.0完全一样。 电线固定方面非常简单,将线插入对应的孔即可。三组完全一样,每个开关模组实际上由两组端子构成,分成左右两组,以实现部分连接时需要将两根线插到一个端子的需求,看图片即可了解,不再多述。 说到这里,似乎对这个无需要做总结了。还是说一下它设计上的优点吧。 包装上基于环保和成本的,能省的就省,但不影响使用;在需要的地方去绝对的不省,比如说保护面板上的塑料板。这些细节上的东西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用心思考的地方。
没有结束的结语 到此个人感受部分暂告一段落吧。 在这一价位购买哪一款产品似乎已经很清楚了,这也是本次买这么多产品的本来目的。但真正结束的时候,却又茫然了,买哪一款产品似乎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我们可以选择的,全是国外的品牌,说白一点,不管我们怎么争执,都是要把钱送给别人,这让自己感觉莫明的悲哀和惶恐。
关于荧光和led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这两类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即夜间没有光线的情况下,可以顺利的找到开关。但引起真正大家争执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荧光的寿命问题,另一方面是led的亮度问题。 荧光的寿命也懒得去找资料,只是知道家里之前用的松本的开关,到现在六年多了,也还是一样可以看见。 led的亮度,电路上的设计没有去了解过原因,但造成成本的增加却是显而易见的,多的都可以涨上一倍了。这来源于电路上加入这一块的程序可能比较复杂吧。但另一方面,似乎也可以当作富裕的象征了,加上这个的开关一般都售价不菲。 最实际的问题点在于这个led的亮度控制上,太暗了吧,可能根本看不见,太亮了吧,就象某些大侠们说的整个房子星星点灯,影响睡眠。其它技术上都是可以去调节和实现的,通过电路和材料上的选择。 但困难的地方在于不同人的感觉和要求都不一样,这就需要生产厂商去找一个适合亮度点,或者提供不同的亮度级别的开关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另外也可以藉此来区分开关的使用地点,比如说卧室里的led都尽亮偏暗些,客厅其它地方的可以亮一些,这一些都是区分市场的一产品细化的方向,只是看谁可以先想到和做到吧。 注意细节,一切也都不再是问题了。
按键手感的变化 开关的按键在组装到墙壁上后,按键的手感会些微发生些变化。 TCL K4.0在组装后,按键的手感变得有些厚实起来,而simon50的声音也不那么脆了,视觉效果上因为其浅褐色的设计似乎更大气些。些微的变化可能只有装上去才可以体会到。 另外谈一下面板组装上的问题,换开关时,需要将原来的铜线拉直后,固定到端子模组中。组装回去时,会有较大阻力,如果用螺丝强行推进去,将可能造成暗盒右边固定在塑料柱里的铜钉被拨出来。现在采用的办法是固定好线后,将线往面板平行面去压,以形成一个L形,一方面减短线伸出开关盒的长度,另一方面也避免线直接顶在面板座上。相对就较容易固定些了。 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什么样的,还请指点。 对于开关的铜片和材料的选择,可能还是可以参看上面对同一价位产品的看法。另外此点并非偶所了解的,也还请这方面的高手来评论更合适。 至于选择最贵最好的产品可能会是不同的消费观点的问题,一方面是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去选择最好的产品,另一种是选择相对实惠,可以满足自己要求的产品。个人消费是偏向于后者,也就产生的上面的话。如果有机会接触高端结的产品,也就再做思考了。
准备送给老婆的 ~~~~~~~~~~~智能家居。条件是有钱了以后。。 1、两层门分别用指纹锁和密码锁,门口开关是红外感应加光感应的,能在亮度低的时候自动点燃(卫生间的开关也实用这种感应开关)。 2、安防设备看需求搞,如门口摄像头,可以在书房就监控 3、卫生打扫用自动吸尘器,能自动打扫,没电了自动去充电。 4、视听设备用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器将卫星信号、硬盘播放器信号、高清电视信号等混入,一根线解决几个房间的信号共享,当然,这种简单的混合以牺牲信号的品质喂代价。主卧另外拉一个高清的线,同时安装红外转发器以便控制几路设备的情况。 5、电脑控制各路开关情况,并可以设定按时开关等功能,通过网络可以在家里的任何一台电脑上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控制。 6、结合室内外的温度湿度传感器的差别,控制排气扇和空调。 7、窗帘机感觉没什么实用,华而不实,不要。但是想要遥控开门的东西。 8、背景音乐感觉也没什么作用,不要。但是想要早上被慢慢响起的音乐唤起。 9、家里电脑互联实用无线路由器,有带摄像头的无线路由,同时也可以做不设安防设备的补充。 补充: 懒人家居宗旨是家务自动化:采用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清扫机等一切减清家务劳动的设备; 家居舒适化:自动调节温度、湿度、新鲜空气、干净水,采用空调、新风、全热交换、抽湿机、清新机、加热系统、水处理系统等; 其它:尽量考虑节能,门窗玻璃用双层隔温,尽量少开窗(有新风了),所有柜子必须有门(防尘免打扫),家具无死角(方便自动清扫机),不用吊灯(还是免打扫)
专业的 开关大讨论啊 !
再补充几个系统: 一个是阳光导入系统 一个是空气源热水器空调一体机 还有一个是风帘式油烟机 据说家里还可以不用空调,设计自然穿堂风一般能保持在4级,还在切磋中 阳光导入系统了解清楚了: 那个阳光导入系统,我想不错可以在衣柜装个晒衣服,一查好几万一个,多装几个还不如换房子。-----------------直接晕倒。。。高科技一点也不亲民,NND 一束好像才1万多吧,按光束算的,具体只是有这个理念,贵的话自己搞一个算了,好像没什么技术难度的,就是光纤而已,准备自己用镜子搞一个,呵呵,好像不能成功吧。
所有智能设计均有出路,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找我切磋。。 【智能声控遥控器】声音控制所有红外线家电 最新顶级第四代 KV8 保洁机器人 [智彩星]全自动智能吸尘器 USB温度湿度露点记录仪/USB温度计/USB湿度计/机房/环境监测/ [远程控制]短信控制器SC-001B型(可红外控制家电) 最新型六信道智能空调电话遥控器 窗式/吸顶式室内污气自检,正反同步通气智能排气扇/换气扇 无线红外感应灯 精创ETC-100通用型温控器温控仪温控开关 智能家居—无线/红外转发器 BC2-FRFI X-10电器板 新型全功能远程电话空调控制器 多视宝机顶盒共享器,(四路AV输入,三台电视共享) UHF 输出 调制器 射频转换器 音视频转射频 AV转RF PC智能控制盒C型——无线版 用电脑控制家用电器------------这个估计到时候会发挥很大作用,必买! 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器(16路)-豪华铝合金面板 厨房环保电器-安薪导烟机 送礼佳品 隔烟|隔热|防瓦斯毒害 人体红外感应开关人体感应开关楼梯间、走道、洗手间专用开关 电子锁/密码锁/指纹锁 索尼 VPS-80DS投影幕布 文字
卫生间放洗衣机地方的台面好高呀 老公你确定咱家的洗衣机有这么大的个头?
换个角度,让你看看有多高 幸好咱俩胳膊都长,不然拿毛巾都是问题
餐厅飘窗的大理石台面
通往露台的地方也装了大理石台面,这样更好看
谁让大睿买那么大尺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