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间另一头的线管布局:顶上的电源线应该是留给脱排的,下面是三个预留的插头。

卫生间的墙还没砌,要等泥工进场。。。 所以开关的线管就只能这样吊在半空了

来张强电箱上面的线管走势图,这一块区域太密集了,光靠以后一个10cm的吊顶真的能全部隐藏起来么。。。。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开槽是以项计算费用的,总觉得开槽的使用好节约啊。这强电管和水管这么接近,还得再改善下。

网上查到的: 1、在布水电路时,水管和电管之间距离不得少于30CM,水管和强电线管原则上不得出现交叉,水管和弱电线管如若出现交叉则水管必须从电管下部通过。——目前我家其他区域,水管和强电都没有问题,但是在餐厅顶上的这一段太近了,明天和队长提出! 2、水管和电管应该各自刻槽预埋,并用专用管卡固定牢固。——目前只有水管是用专用管卡固定的,强电线就是用一截电线捆绑固定的。 3、另外,弱电盒里走强电这种做法也是不允许的,更不用说是在强电线没有套阻燃管的情况下。专家表示,装在弱电线盒里的强电线经开关摩擦后容易破损,产生漏电。——目前弱电还没装完,先放上来做准备。 4、往房顶过并且裸露在外面的热水管一定要包隔热层,否则不仅会影响冬季的用水,还会留下安全隐患; 5、房子墙面上原有的老盒子、老线管最好敲掉,会影响墙面的粘合性; 6、强弱电之间至少要保持100mm的距离,特别是音响等电器,一旦受到强电的干扰会严重影响音质。
溜溜
下午去了工地,水电验收,水电周师傅和王队都在,绿通的何监理也来了。 先发张强电箱的图片,昨天小哈说强电箱里面太密集,不容易散热,今天仔细看了下,觉得还行,不算很密。估计是昨天那张照片拍的是近景的原因。 对了,王队还特意给我看了强电箱的品牌,是施耐德的。本来预算上是说梅兰的箱子。队长说施耐德的箱子要200,梅兰的只要40 空开都是施耐德的。(其实我看过施耐德的12路箱子在网上大概是130,但我不吭气。队长能帮我换成施耐德的箱子很不错了)

水电验收了之后,先说做的好的,符合规范的: 1、强弱电分开,间距基本都在15cm以上,应该够了。

2、强弱电交叉之处,强电线管都用锡纸包裹了。

有些交叉地方,还需要在地面挖槽

3、线管基本都做了固定。验收时候,小房间有几根走墙角的长线管没固定,不过周师傅说他早上刚排好没来得及做,明天会全部做固定的。

水管的验收因为前面就已经说过了,就不多说了,总结下: 好:1、均为6分管,且都为红线热水管;2、走线合理,预算是40m,最后实算是用了36m;3、每根水管基本都用了专用卡件固定。 遗憾:1、冷热水管没有分槽走;2、从餐厅墙顶走的那一段距离,冷热水管间距太小。
还是说说线管的事情,前面说了做得好的地方,现在说说遗憾的地方: 因为强电箱和弱电箱都在进门处的同一面墙上,强电箱出来的一段线也走的是餐厅的墙顶,也是造成了餐厅墙顶上线管、水管并列的窘境。更可悲的是,因为我不喜欢吊顶,当时和队长商量的是吊顶只在四边做个10cm的小吊顶,于是水电师傅将线管和水管靠得很近。 今天一到工地,我就提了这个问题。但是最终因为线管和线都已排好,弯管角度都已做好,想大幅调整没戏了,只能是做了点小改善,利用在间隙中插入木块并加以,以求拉开间距。(sigh!) 图为加了木块隔离后的线管状态。

水电验收的一些感想: 1、一定要在没穿线之前就和水电师傅沟通好,尤其是强电箱出来的这一段,必须要先明确好路线,必须必须要求师傅不能靠近水管。如果有些区域不得已,必须要间距10cm以上,水管要在线管下方。(一般来说,现在的品牌ppr水管可以保用50年,测压的时候没漏水就基本不会漏水。但是,所有的保护措施都是为万一的情况而准备的。) 2、水管开槽也必须要在事先和师傅沟通,不管以前怎么做,或是别人家怎么做,总之你要坚定地表示,我家的冷热水管必须要单独开槽,有并列区域的话,间隔至少5cm,且热冷水管每根都要单独固定。 3、如果是二手房,遗留下来的老电线、老暗盒,都请师父拔出来弄掉,以免影响以后水泥和涂料的粘度。 总之有一点最为关键:事前沟通好,过程中多去现场,有问题了要坚持修改。 我就是因为年底单位事情太多,布线这一周没去现场,等去了已成定局。
另外,电线使用量也出来了,说下大头的: 1.5平米线:330m,比预算多了30m 2.5平米线超支最厉害:用了600m,比预算多出200m pvc线管:用了260m,比预算多出170m 网上看到,现在家庭装修用线总量粗略的计算方法是:每平米10米左右,我家是87平米,按这个计算是870米左右的电线总量。 然后我家因为电线全部重排,上家留下的线和线管全部废弃,再加上一些损耗,所以目前总量为930米,有些偏多,但是不算偏的太厉害,也算是合理范围吧。(我看现场还有少量富余的线,考虑到最后有些插座还要做并线,这些就不要太在意了,最重要是工程质量过关,别太离谱就好。水电师傅也的确辛苦,我看他开了个小槽,房间内瞬间就灰尘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