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打压测试8kg,半小时后降到了6kg,明天做地坪前如果低于3kg就要liba过来核查咯
温控器的线槽也被做地暖的师傅封用水泥封好了,槽开的也很好,真是十项全能啊!
发现我家队长瓷砖贴的蛮好,铲墙的活做的不咋地嘛。。。丁师傅你不如安排他去做泥工,工资也老高的
隔壁一幢有一户人家也是今天来我家的师傅装的,我无聊的去拍了他家的烟道。。。貌似入住了已经
今天做地坪,一大早就爬起来6点多就赶到工地,队长尾随我而来,然后是一卡车的水泥黄沙豆石。。。
黄沙是现场在车上装袋再用拖车运进来,最后一卡车估计还不够还得补一些。
就是这么一个小推车来来回回N趟,搬运工乘我和队长开小差的功夫直接把推车推到我家里去了。。。有些固定水管的卡子被压断了,泡沫地垫也被压的深一脚浅一脚的
这批水泥进的都是海螺太仓产的
黄沙+豆石
开铺。。。
最终效果,站在门外拍的。。。貌似不是纯平的嘛
餐厅区域,天杀的窗户没关
水暖安装规范(一) 水暖系统安装工艺: 1. 边界保温带: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与墙、柱等构件间的绝热构造。边界保温带应允许5mm的可压 缩量。边界保温带可以用8~10mm厚、50~100mm宽的聚苯乙烯板条,也可使用 复合薄膜的绝热产品,在系统安装中加设。 2. 保温板: 阻止或减少地暖系统热损失的构造。采用热阻要求更加好的XPS挤塑式聚苯乙烯 板,厚度为2mm,在基础钢板上铺设。 3. 金属铝箔反射膜: 避免绝热层上部施工水分破坏绝热层功能的构造,阻止热量向下传导,在地暖管 道安装前铺装于保温层之上。 4. 钢筋网: 由ф3~5mm钢筋组成,用于扎固地暖管道于设定的间距上,在金属反射膜之上安装固定牢固。 5. 扎带: 将地暖管道固定在钢筋网上的塑料带。(可采用细铅丝代替固定绑扎) 6. PERT管: 采用具有良好耐压能力和长久工作寿命的、用于地暖系统的抗渗氧PERT管。将PERT管固定在钢精网之间,固定间距为50mm,弯管处适当加密。PERT管间距要求符合设计时的方案,在各循环回路的接头连接分水器。 7. 伸缩缝: 避免现浇层出现开裂,按规定设置的现浇层膨胀缝。材料性能同边界保温带,一般情况下地暖面积长宽超过6米时应铺设。 8. 保护套管: 在位于分水器与地埋处之间的PERT地暖管套上保护套管并用弯曲支撑(弯管器)加固。可用保温管或塑料保护套管,起一定保护保温作用。 9. 温控系统: 当要求地暖系统自动调节时,应在各供暖房间设置温控器,分/集水器预埋处由甲方设置电源插座,同时预埋信号线在温控器至分水器位置。 A) 温控系统的预埋与内装修同步,室内温控开关处预埋86型电源暗盒,并将信号拖入集分水器处。 B)其它电磁阀及变压器均安装在分水器控制柜内,控制箱处需甲方预埋电源。 10.分/集水器: 连接多个地暖环路的部件。应配有注水、放水装置,每环路应有手动平衡装置。分/集水器安装应与地暖管严密连接,并在与立(主)管连接之间安装球阀和自动排气阀。 A) 分/集水器安装时应先设置固定支架。 B) 集中供水时需考虑在供水干管上设过滤阀,以防污物进入地暖系统。 11.分/集水器箱: 用于安装电磁阀、各种阀门及分水器,尺寸为800×650×200mm。 12.试压实验: A) 将水注入整个系统管道,确保管道内没有空气,经甲方及我方试压人员共同勘查后,管道无泄漏现象。 B) 设置压力表并检测其工作状态良好,将0.6Mpa强压打入系统管道内,仔细勘查2小时分析压降情况,所有系统管道压降均小于0.05Mpa/min,且压降速度平稳; C) 强压试验2小时以后,将系统管道降压至0.6Mpa继续观察直至0.4Mpa的稳压工作状态24小时,系统管道压力基本试验完成。 D) 试压完成后交付试压报告由甲方签字确认。 13.充填混凝土: 用于保护地暖管道和使地面温度均匀的构造层。一般为细石混凝土,石子颗粒直径不应大于10mm,水泥砂浆体积比例不小于1:3,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非居住建筑中,现浇层的混凝土等级由土建设计确定。 A) 混凝土铺设时应单独作业,不能与其他工种混合施工。 B) 管道应带压充填混凝土,尽量避免大力踩踏已铺好的管路,并禁止硬底鞋。 C) 混凝土浇筑高度为40mm,应人工铺平,不可用振荡器。 D) 充填混凝土时应避免地暖管道浮动。 E) 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方可泄压。 14.系统调试: 在所有水源、电源、热水回水都正常供应到位的情况下进行整个系统的调试,且全部调试成功后交由甲方业主签字确认。
水暖安装规范(二) 水暖安装流程 一、保温板的铺设 1.整板放在四周,切割板放在中间。 2.板与板之间用胶带连接。 3.平整度,高差不允许超过正负5MM, 4.缝隙不大于5MM 二、反射膜的铺设 1.反射膜铺设一定平整,不得有褶皱。 2.遮盖严密,不得有漏保温板或地面现象。 3.反射膜方格对称整齐,不得有错格现象发生,(方便计算管道间距,反射膜方格间距为5公分)。 4.反射膜之间必须用透明胶带或铝箔胶带管道的铺设 三、管道铺设 1.与设计回路相符合。 2.管道铺设间距与设计相符合。 3.如管道回路之间实际铺设长度差距大于30米,则从新调整及时通知公司。 4.管道与墙体之间距离在100—150MM。 5.坚决制止出现管道交叉现象。 6.分水器到地面部分管道必须加保温套管。 四、铺设钢丝网 1.钢丝网(200*200mm)用管卡固定, 2.管卡位置钉于钢丝网四角与中间位置,每片钢丝网卡钉数量不得少于8个。 3.不得出现钢丝网翘起现象。 4.钢丝网必须铺设在管道上部 五、分水器安装 1.为保证分集水器将来维修,分水器所在位置必须保证分水器可整体拆卸。 2.分水器安装时上沿高度不低于600MM。 3.分集水器路数应该与设计相符和。 4.分集水器附近留有一个三空插座。 5.分集水器的进回水两端应安装压力表、自动排气阀。 6.分集水器固定好之后连接壁挂炉给回水主管道,管道接口处装过滤器。 7.分集水器安装完毕临时用反射膜进行覆盖保护,防止落水泥、油漆等污染物。 六、热电头执行器安装 1.与温度控制面板连接是否与施工方案相符。 2.与分水器连接是否紧密。 3.电路是否通畅 4.运行是否正常 七、壁挂炉安装 1.根据壁挂炉尺寸,及安装前预留尺寸,烟道位置,校准准确位置后,挂炉。 2.壁挂炉底下接口采用软管连接。 壁挂炉的功率简单计算方法为:每千瓦带7个平方,比如24千瓦壁挂炉,可以带24*7=168平方的采暖面积,用户的采暖面积在168平方米以下,则可以选用24千瓦壁挂炉,选用壁挂炉的原则是宁大勿小。壁挂炉的水泵扬程一般为10,所以,壁挂炉最多可以带三个楼层的地暖,采暖层面与壁挂炉高差超过10米,则必须加辅助循环泵,或采用带循环泵的分水器。壁挂炉带生活热水,如用户有一个卫生间用24KW壁挂炉,如用户有两个至三个卫生间则采用28KW壁挂炉。 八、温度控制面板安装 1.安装位置是否与设计位置,以及设计功能相符 2.温度控制面板一定要安放在所要控制的采暖功能区内 3.开启,关闭是否正常。 九、混凝土铺设 1.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铺设,铺设前先检查压力表,如压力表压力低于4MPA,则禁止施工 2.混泥土搅拌:严禁直接在地暖管上进行混泥土搅拌。可在地暖管上铺垫木板或者是塑料板。施工时不得出现钢丝网外露现象,如边界保温条脱落,需将边界保温条复位 3.混泥土找平后地面高差不得大于5mm 4.铺设混泥土时,在门口、过道、地漏等位置必须做好记号,防止后期施工中不当行为破坏地暖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