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贵吗,我买的时候49元,包邮。
呵呵,我已经觉得很便宜了,早些时候看过科勒,摩恩之类知名卫浴品牌的,很多都是三位数的。
我台盆龙头摩恩的,洗衣机龙头双十一随便买了个20元的。骑自行车逛酒吧——该省省该花花&braemot=default,017/&cket
十万八万的都花了,也不在乎这几十几百了。
其实装修这种事,还是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买好一些的东西。
LZ个人想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原来LZ是男生啊&braemot=default,043/&cket 还以为LB上写日记的都是女生呢
呵呵,LZ的回复中,有一部分是出自孩子她妈的手,不知细心的同学们是否能看出来。
额 没怎么看出来😅? 是不是“我”“俺”的区别
本人回帖,一般喜欢用"LZ"来自称,极其偶然会用"我"。
孩子她妈回帖,都是"我""俺"之类的。
还真没看出来
顶上,我们20号开工
恭喜你也要开始忙了
11月16日,晴,星期六
又是忙碌的一天。
今天去把宜家的橱柜定下来了,一套厨房在加阳台上做3个柜子,一共1.1W不到一点点,参加活动送1000元服务费。
其实说真的,宜家的定价或者售价风格,不是很符合国人的消费观念,就拿橱柜来说,送货费,安装费,都要另外算钱的,LZ乱七八糟一共大概14个柜体,有几个可能到时候还要现场切割,送货费60元,安装费竟然要1300元。
虽然抵扣了1000元,自己还要在付360元,试问现在外面主流的橱柜品牌也是这样要收送货费和安装费的吗。
宜家应该把送货费,服务费,安装费这个东西,全部加在售价里面,不要单独列出,这样真的不太符合国人的消费观念。
在多吐槽一句
暗盒,到现在都没有保护起来,看其他同学装修的,人家装修公司很早就会弄一个东西把暗盒包一下,LZ家到现在也没弄过这东西。
暂且睡一觉,明天去现场,所有问题一起质问队长,责令整改!!!
我家暗盒是自己用报纸塞住的,靠人不如靠己啊
mark
11月17日,晴,星期日
接昨天的话题,LZ今天去工地看到的还是昨天的情景,第一时间给队长打电话。
按队长的话说,亦凡没有暗盒保护这一个项目,LZ明天上班后,去问一下亦凡的客服,到底有没有。
成品保护,会弄好的,说是等地面找平好,该保护的都会保护起来。
约了德立淋浴房的人,今天来测量,最后实测数据,宽1.59X高1.95,850元/平,实际付款2635元,15-20天后送货安装。
今天又遇到一个新问题,墙面网格布。
按照队长的说法,应该全部刷涂料的墙面都要用这种网格布的,可以有效防止今后的开裂,起泡等现象。
LZ习惯性的看了一下合同,合同里根本没有提到过这一条,问了一下队长,连材料带人工,大概一个平方18元左右,LZ家至少要80-90个平方的面积,要将近2000元。
LZ安静的想了一下,是不是当时为了合同总价做低,设计师有意无意的漏掉一些非必要的项目,或者是装修队想要增加装修项目,以获取更多的利益。当然,或许也可能是LZ自己多心了。
但是如果真正对装修有益,那么设计师在订立合同时候,完全应该做进去,或者有一个告知。
和队长沟通的最终结果,除了新砌墙用网格布,其余老墙一律不用。
相信一句话,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地面找平
铲倒红砖、地面找平、铺网格布,这些都是隐蔽项。说穿了,就是坑。记得这些我在签合同时候都与装修公司说清不做的,但后来老板还是盯住这些,这让人感觉做人做事都不牢靠。所以那句“天下家装一般黑”不是没有道理的。
看来你也深受其害啊。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对装修有好处的,或者是最好建议做的项目,做合同的时候完全应该写进去,或者有个告知,让业主自己决定。
这也不说明,那也不说明,到时候让你加这个项目,加那个项目。
我已经吃过一次亏了,新装的几扇窗,合同里压根没提到过窗玻璃的问题,那天量窗户尺寸的人问我,要不要换成钢化玻璃,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按照后来装修公司的说法,他们合同默认的是普通玻璃,如果换钢化玻璃窑另外计费。
试问,现在还有谁不用钢化玻璃的吗,特别又是室内的玻璃窗,装修公司签合同的时候,完全可以建议业主用钢化玻璃的,他们却闷声不响,加钱加钱,最后还是要另外加钱。
并不是说合同签好以后,任何要业主加钱的项目都不合理。
比如电线,管子,开槽,等等这类东西,定合同的时候,确实没办法知道准确的用量,后面有增有减,很合乎情理。
但是有些项目,是可以完全事先说明一下实际的作用,以及对装修的利弊,可以给业主更合理的建议。
合同价是做低了,但是等你工程全部结束后,你会发现,你额外加了不少钱。
现在都是合同作低,把客户拉进来签了合同再说。这个行业太不规范,更不谈监管。装修的同学只有事先多做功课,多找几家公司货比三家,签合同时仔细核对项目(尽量签闭口合同),施工时候多跑工地,多与工人交流。装修总会留有遗憾,自己慢慢调整下。
行业竞争激烈,用一些恰当的手段,多争取客户资源,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经常用一些不上台面的手段,长此以往,损害的是谁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