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庭怎么装修 | 大象公会 2014-05-05 黄章晋 大象公会 日本人在家庭装修上的态度与中国截然相反,其所得也与中国人完全相反,这种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文/黄章晋 每个买了房子的中国家庭,大都会成为装修专家,他们甚至知道装修公司报价和质量上的猫腻——尽管多数是在事后。 比起中国人,日本人对装修问题的愚笨是难以想象的。多数日本人无法回答本地的建材市场在哪里,因为今天大部分日本新房都是精装修过的,不像中国大量新房是毛胚房。另外,由于早已完成城市化进程且步入老龄化社会,日本二手房交易远不如中国活跃。而年代较久的二手房,售出前都会找公司重新装修。在日本,不需自己操心装修问题被视为理所当然。 即使是精装房,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用心程度也截然不同。中国精装房的购房者大都能说出新房每平方米的装修造价,这是房产公司必须告之的重要事项,而日本人则对此毫不关心。有两位旅居日本多年的中国人,在被问及此问题时,竟然用了相同的比方反问:难道你在4S店买汽车时,需要知道汽车的喷漆花了多少钱吗? 日本建材市场多由单个公司布置巨大的展厅 日本人像看待工业制成品一样,将装修视为住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许是因为日本家庭装修已接近工业化制造的缘故: 日本公寓住房的家庭装修,本质上可算工业制成品的组合安装。住房装修设计与住房设计建造是一并考虑的。家装的大部分材料(厨、卫、浴、柜、桌椅等)都是标准设计的成套工业制成品,装修工更像汽车生产线上的装配工,质量非常稳定。由于工业化生产制造的品质和工人的技能,使得家庭装修使用寿命较长,不像中国因为质量问题短时间内需要频繁装修。 日本的现代家居装修业比欧美起步稍晚,但日本传统民居以榻榻米计算室内空间的习惯,使之很容易接受德国人率先引入的家居模块化观念,八十年代率先完成了家居的工业化生产制造革命,与今天中国非标准化手工作业的家庭装修相比,质量上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墙纸几年后卷边、发霉、起泡怎么办?墙皮起泡脱落怎么办?木地板开裂或拱起来起伏不平怎么办?瓷砖断裂或脱落怎么办?厨房卫生间甚至客厅漏水怎么办……这些中国人熟悉的问题,日本人都无法回答,因为今天日本人的生活中缺少这样的经验。 日本室内大量采用墙面贴纸(布)。 但是,再精良的工艺,通常十年到二十年,厨卫浴的设施也会出现局部老化现象,但与中国人倾向于整个拆了重来不同,日本人只会委托专业公司对老化设施做整体更新或翻新,而不是把家里的装修全部拆掉重来一遍。所以,中国小区里隔三岔五电钻电锤电锯的可怕噪音,在日本是极为罕见的。 由于这种翻新装修(“装修”这个词在日本和一些发达国家会因为程度和项目不同使用不同的词)需要重新设计,这时,房主通常会请专门的建筑士(设计师),而不是自己当设计师。也许是因为这类需求较多的缘故,日本是建筑设计师最多的国家,其单位人口中的建筑设计师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 日本人购买新房,并不像中国的精装房一样缺少选择。房产公司的样板房通常设在公司专门的住房展区。每种户型都有一模一样已装修好的样板房。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购房者可根据喜好挑选,或根据需求提出另外的需求,不过,附加的选项另外算价。 日本的样板房(窗外的景色是布景) 标准化设计并不意味着同样的户型,里面的布置会一模一样。建筑商会考虑不同家庭的需求。譬如依照家庭成员数量和年龄,将用户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类型的家庭,同样的户型,会根据家庭情况不同,在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上有不同的安排。并且,由于模块化设计,它是可调整的,譬如多了一个孩子,或孩子长大独立出去,都只需要简单的组装,就可适应需求。 住户在挑选住房时,房产商都会仔细询问其家庭状况。在更细微的环节上,房产商也会有比用户有更丰富的经验。日本房产建筑商大都有专门的研究部门,从人体工程学不断改进住房设计细节。从有老人的家庭,什么地方需要扶手、怎样做到轮椅可无障碍通行,到案台、柜门该如何设计才可让家庭主妇更顺手,都有一套成熟完善的标准。 社会学的研究发现也被引入住房的建筑设计和装修设计上,它使得今天中国与日本家庭的布局差别,又多了文化习惯之外的因素。 【中日家居之别】 日本传统文化中注重简约的审美偏好,对日本家装风格影响至深。而今天中国的家装审美偏好千姿百态,多数人依然认为把家里装修的像商务消费场所才是美,并且由于缺少现代都市生活的经验积累,视觉效果的考虑往往在装修时被置于首位。 相比之下,日本设计师在实用功能的考虑上经验远较中国更为丰富。譬如为夫老妻居住的房子,会考虑到老人往往会因鼾声互相干扰,有分床而睡的需求,卧室的两张床中间,会设计一个可收放折叠的屏风,入睡前,拉开屏风就成了两间独立卧室。 为老夫妻分床而睡的设计 建筑面积在90-120平米的公寓住房,中日两国最大的布局区别在于,中国的客厅、餐厅、厨房多是分离的,至少厨房与前两者分离,而日本今天的住房,这三者几乎都是统一的空间,并且处于居中位置,被称为家务空间。 这种中日差别,看上去最直观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人烹饪时多炒、煎、炸,油烟极大,厨房与餐厅、客厅必须分离。而日本烹饪方式油烟较少,可以不用担心污染室内空气。 但日本住宅注重客厅、餐厅、厨房打通形成家务空间,却是因为社会学研究的结果。研究者发现,由于日本社会的消费场所极其发达和观念的变化,近二十年来,家庭已不再是社交活动的空间和场所,与此同时,都市人群开始注重家人的团聚交流。为此,空间上必须打破厨房与客厅、餐厅的隔离,尽可能增加家人的交流机会。家居环境中家务空间居中的格局也由此形成。 与客厅、餐厅空间相通的厨房 另外,社会学的研究发现,日本学习西方国家给孩子独立空间后,易造成父母与孩子缺乏情感交流等一系列问题,孩子开始变得不爱学习,而更热爱学习的孩子,通常来自与父母有更多交流沟通的家庭,他们更喜欢在母亲身边做作业读书。这些发现也体现在住房的空间布局和设计上。现在的住房设计,会为孩子在家务起居空间设置一张可移动的书桌,无论是做家务的母亲还是读报的父亲,都有了更多的亲子交流机会。 中日住宅布局的另一大区别,是卫、浴空间的安排。 中国的住宅,除非面积特别巨大,通常浴室和卫生间是一体的,尤其不会刻意强调洗脸、洗澡的功能独立。而日本住宅布局,则奉行干湿分离的原则,洗脸间、卫生间和浴室的空间都是互相分离的,由于日本人爱在浴缸里泡澡,哪怕面积很小的单元,卫生间与浴室都是分离的。 另外,洗衣机通常也有独立空间,不但预装了上下水的管道,并且有专门的座垫,不会出现洗衣机工作时,地面上水漫金山的情形。 今天日本浴室地面多是防止积水的漏斗形,地面材料是保温的 在储物收纳空间上,日本住房装修设计时,隐藏式的储物收纳柜子,占用的空间要比中国大得多,给住户添置家具的空间很小,一方面与日本的“藏”多于“露”的审美偏好有关,另一方面,是日本设计师积累了更丰富的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经验——中国全新的精装修房,刚搬进去时会显得很宽大,但往往需要不断添置新的储物柜,最后反而容易显得局促凌乱。 由于今天日本住宅的储物空间是模块化设计制造的,它往往可根据家庭因人口、年龄的变化,重新组装调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正是这种设计上的考虑日益周到,日本成套家具因为需求减少,市场早已萎缩。 今天中国住宅建筑还不会考虑环保节能问题,而日本则为此挖空心思。譬如为减少使用空调,有的建筑会在相对的两面墙上开很小的窗口,一高一低,利用空气对流的自然风为室内降温。 空气对流的上通风窗 下通风窗口 【职人与匠人】 日本制造业别于多数欧美国家的特点,是企业生产协作的分工极细,一个大公司下面有多个层级与之协作的小公司,装修亦然。房产商的装修任务,会交给多个模块功能的供货商,每个供货商又会委托多个小公司负责施工。最终一个装修项目会有几十个小公司承接。 企业间的高度分工,它最终会体现为工种分工极细,工人专业度极高。据统计,日本普通公寓楼的家装,前后进场施工的工人,工种会多达十五个以上,而在中国,一般只有泥瓦工、水电工、油漆工和木工四个工种,由于木工活现在越来越少,更多时候只有三个工种。 日本家装中看不见的布线也很讲究 而日本公寓的住房者几乎永远不会与装修工人直接谈判交道。公寓楼需要局部重新装修时,则是与物业公司交道。通常会委托设计事务所,由事务所的设计师更具需求绘制装修改造图,由设计师与物业公司的装修工人沟通交流。 当然,今天日本居民并不全都住在现代高层公寓楼中,大量人口是住在独栋或老式狭小的楼房中。装修老化时,不可能像公寓楼那样以标准化装修。但无论是东京这样的大都市,还是北海道的偏远山村,非公寓楼住房的翻新装修,同样是委托专业的公司,内部功能模块依然尽可能地由供货商定制。 模块化设计厨房洗菜案台储物系统 日本人很难理解中国人关心的装修施工质量问题,在他们看来,大、中、小公司之间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决定了无需担心工人技能和责任感。出了质量问题,追溯的链条清晰直接,不可能出现事后找不到人的问题。 另外,在家庭建筑装修涉及的材料、工艺、质量标准上,日本有几十条法律法规,以确保质量标准和行业资质。据JIG-EARTH株式会社的伊藤雅词介绍,在技术标准上,除了德国可能略高于日本外,日本在相关领域的标准是最高的。 家庭装修供货商负责组织施工工人的同时,还需负责对工人的定期技术培训,以确保工人掌握最新工具和技术。日本装修工人的计薪方式,有计时和计件两种,按正常作息工作,其劳动时间短于中国同行,平均月收入为五十万日元,要明显高于一般公司职员的收入。 虽然与中国同行相比,日本工人体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但他们并非中国最近开始频繁谈起的“匠人”,在日本,一般家庭装修的工人,被称为“职人”。此称谓通用于各个行业的技术工人。 “匠人”是一个极高的技术称谓,据伊藤雅词介绍,它是专指纯传统手工劳动的技术工种,通常职业生涯要达到二十年以上,才有可能被称为“匠人”。 在承接很特殊的装修任务时,才会有“匠人”出现。最常见的是定位高端的日本传统风格的饭馆、旅店。譬如用竹、木等材料装修时,不但不能使用现代装修材料,而且不能使用现代施工技术。只有手工工艺极高的工人,才能做出工艺品般的作品。 一个用传统手工装修的店铺 这种看似简朴的传统装修需要极高的手艺 今天的日本,早已无城乡之别,无论是“职人”还是“匠人”,都不会是来自特定地域或社会阶层。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对职业很容易产生强烈认同甚至热爱。 而中国装修工人多自农村来,虽然相对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人收入较高,但相对他们的城市雇主,则有明显的社会地位高下之别,大多数人只将其视为谋生手段,缺乏基本职业的认同,更谈不上热爱。 另外,在家装问题上,中国人与日本人除了前述的巨大不同外,对预算的态度也明显有别,中国部分城市的住房价格已与日本相当,但中国人可接受住房高价,却很难接受在装修上一次投入大量金钱。不过,由于中国人往往十年就会重新装修一次,算来算去,中国人一辈子花在住房装修上的钱,很可能与日本人是一样的。
这个是前两天两个刚装修过,或者准备装修的朋友,
同一天,不约而同发给我看的,
看了深深感慨阿!
本次装修进入后期了,
我虽然不精通,
但是却也耗尽了我的精力,
我周围好多年轻人装修无不是把老人都拖进来的,不然自己没精力弄阿,
但我这次好歹能做到不牵扯老人了~~~
好在这次的装修公司总体来说还是能够顺畅沟通的,
比我上一次装修找的施工队省心了不少,
至少有相当一部分采购我直接通过他家订购了,不然我更加崩溃~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都能解决!
但是说自己心不累,身体不累是假的,
多希望哪一天中国人也能在装修事业上省点心,
把专业的事情放心地交给专业的人,
真正有机会做一个天真的‘傻子’有多好!
楼主说的真好,赞一个
这速度,大家都不上班班的吗??
楼主我跟队长说过了~他说下午去你家啊~早上跟你碰过头啦~他说你们家快装啊队长好用心的一天跑好几次~
其实白天都靠装修公司,
我就是晚上回来看一下,
可是晚上回家也有好多功课做啊,
看攻略,买建材,不同阶段要买好多东西,其实也很累的
还有周末跑建材。。。
我觉得嘛,在中国,上班族且没有老人帮忙的话,
恐怕还得靠装修公司,至少是半包,
目前觉得QL还是靠谱的~
谢谢橙紫mm!
队长还是很敬业的,
今天晚上特意来我家三下五除二装好了鞋柜门!
最后的成品!
电工师傅今晚也回来了,
开始帮我们装插座了,
这个师傅老公一直夸手艺不错!
一地的开关和插座~~~
今早难得一大早冲去新房,一开门,一股浓浓的油漆味扑鼻而来, 昨晚上和工人们一起混在那里都不曾觉得那么浓烈的味道, 哎,估计捂了一个晚上的房子,才会那么浓烈! 等装修好了一定要好好透一下。。。
哇~!楼主家快了啊~!
哈哈,庆祝翻页啦~!
嗯,功劳的~
我们就是这样,长辈也50出头了,也不好意思麻烦他们,尽量自己来,他们有空想去看看就看看,大部分都是自己来,买东西,逛建材市场之类,设计什么也都是自己去看图样。其实我觉得还蛮好的,也是一种锻炼,老人有时候插手也挺麻烦的,意见不一样也容易起争执
像我们家,现在装修的房子是男朋友家的,他父母就一定要参与,样样要过问的,那我就让我爸妈不要管了,虽然大家都出钱,但是为了避免矛盾还是人少一些比较好~~
老人不管确也有好处,
有些理念,
老人还不接受,
比如这次煤气换软管,
我妈一开始还不答应。。。后来,请她‘回避’,省了我的口水。。。
我父母有心想帮我们,怕我们太累,心意领了,
我公婆只冒泡一次,哈哈,也不用多跟他们解释了,
反正自己装修的自己承担责任,
就是家里没人又恰逢送货的时候,是我最抓狂的!
似得似得
今天郑队长帮我们清理战场,
为了明天上橱柜做准备。
装修了半天,原来计划留着的东西随着进展都大刀阔斧地砍掉了,
我们忙,还得回头找队长帮我们统统处理掉,
看着没啥大事,其实杂事不老少,这里谢谢队长替我们操心了!
白天和移门师傅对接,
也是QL家推荐的哦,
价钱看似挺公道的,
因为突然被告知有一款移门货色没了,
索性换了一个类型,
才发觉自己又进入了一块盲地!汗啊!
全心寄希望于移门师傅了。。。我临时抱佛脚的心思都木有了!
地板师傅也接上了头,
正所谓临到头了,
各种可能性都会出点,
又是定的款式没了!然后再换。。。看款式,询价钱,
拜托先进的微信啊,可以时时传图,
不然我办公室里简直坐立不安!不让人活了
嗯,大家可以体会到我的抓狂吧,
不过此次挑的自我感觉不错,
等上了再说吧
装水龙头了和各种浴室五金了。。。 然后发现有些个零部件不见了, 螺丝没有哎。。。 在场师傅开始翻他的‘百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