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帮你开门哈 ~
其实我本来对水处理想的很简单的,被你们一说我更迷茫了。。。
其实就是很简单的。看一下Barry之前的简介就好了。综合来说,像你家那样的大房子,配中央净水,然后在厨房配个纯水机就好了。参考我家的配置。
离我家好近
现在在出差,看了大家对反渗透纯水理解,顺便解释几个术语,以便大家更了解水处理: 1)过滤精度:过滤精度其实是滤芯能够允许微生物或颗粒通过的直径大小。比如,5微米,就是指通过滤芯的微生物或颗粒的最大直径为5微米。即小于或等于5微米,可以通过。大于5微米比如10微米,40微米一定会被过滤掉。所以说过滤精度越小越好。水质越干净。 市面上认为40微米的过滤比5微米好是不正确的。
中央水处理 如图所示,中央水处理实际是不含RO反渗透膜的前处理,包括砂滤,炭滤,软化,后面是一个20寸的滤瓶,作为后置过滤器。盐箱里放的是工业盐软化用。

中央水处理系统 上图的中央水处理系统是打算作为前处理放在我们新家的。以此为砂滤系统,碳滤系统,软化系统(含80L盐箱)和20英寸滤瓶。 砂滤,碳滤和软化的作用已经讲过。20英寸滤瓶里面放置5微米过滤滤芯。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前端软化的集散系统有问题时树脂流入水中。另外也起到过滤作用。
这2天搭了楼板,明天就开始架梁现浇了。又翻了一遍丑丑爸爸家的日记,太累人了,好不容易才找到的。丑丑爸爸,能不能建个电梯呀,供TXM方便参考?以下为转来的信息: 1、开工交底时,朗观钱队介绍的他的做法是:把梁表面的混凝土敲掉,露出钢筋;现浇部分的钢筋伸进梁钢筋处,用电焊方式连接上; 2、季老指出,规范的做法是:梁表面混凝土敲掉,但不要破坏和暴露钢筋;用冲击钻向梁混凝土内打10公分深孔;插入钢筋后注入植筋胶,固定;特别提醒:现浇部分钢筋要起拱(这个俺懂,要点预应力);由于跨度大,要间隔加大钢筋(一般用14,这里要16或18); 3、昨天看到,钢筋施工基本合格,季老量了间距等参数; 4、昨天现场解决一个新问题:3层梁顶因为要过水电管打了一个直径120的洞,打断了一根主筋,钱队说没事不伤主体,季老给出方子:在断筋处加冷接筋1米,22粗的。 陈帅讲,虽然过去做法也可以,但要按照季老讲的规范做法,今后就这么做。 季老如约来做第2次土建验收,季老指示如下(因为钱队在,季老好象也客气了一些,我心说,还是要严格更好): 4楼钢筋: 1、东西向跨度大,应在现有2条16钢筋基础上加放2跟16的; 2、部分钢筋植入后未注入植筋胶:北面大概4根,南面大概3根,且东西向也有2根左右未灌胶; 3、尤其是两个16的大筋,未伸入梁混凝土中,悬放在那里无助于楼板承重,必须用冲击钻打洞埋入才行; 4、弱电预埋的管盒不要太密导致局部混凝土单薄。 心得:虽然我貌似还不太懂,那就明早现场先看看吧。反正开工前我就和陈帅讲过,我家的现浇要和丑丑爸爸家一样的标准的
昨天钢筋架好,和朱监理相约早上查看,没问题就马上浇水泥。我今天是难得的早上7点就爬起来了,到了现场将近8点半。以我仅有的一点点从丑丑爸爸家学来的知识,仔细地看了义遍,发现了一些问题。上照片说明。
整个现浇区域为东西跨度5.1米,南北跨度5.4米。我家铺设为正方形的间距为10cm的钢筋,以直径为12的细钢筋为主,只在东西方向铺设一条16的粗钢筋。而丑丑家是以14的钢筋为主,辅以数条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16粗的钢筋。现在问题是,我家的钢筋受力够吗?牢靠吗?

我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植筋胶。就是照片中白糊糊的胶,固定钢筋。一个普遍的问题,每个间隔的钢筋都是一头打入洞中,植入钢筋胶固定,而另一头去悬空放置。就如照片中,左右两边的钢筋都很好,而中间的那条离梁还有一定距离。但是中间这根钢筋的另一头是打入了洞中的。

我还发现,在整个楼梯区域,钢筋都没有植入钢筋胶。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