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了,来串门
我个懒人,很久没来了。。。。看看小羊肖恩。。。。图呢
居然还有喜欢猪肝红的年轻人[emot=default,012/]
我也快要晾地坪长蘑菇了
哈哈哈哈
踩踩啦,晚安
楼主是男的吗!
回踩 顺便开门
停工的我四处溜达
地坪晾好了,今天准备进木工和瓦工的料~
不过瓦工谢师傅还有木工师傅目前都在小南瓜家里加班加点的干活,我也急不来。。。这几天我对小南瓜家里的进度比我自己家都关心
嘛,不管怎么样,还是要质量第一不是?
正好蘑菇期赶上了双十一,但是我总觉得也没啥好买的,小东西平时也都是丢给老婆。这次砍手了AP面板,聊聊这个吧
日常打卡
出于各种原因,wifi是越来越不可缺少的。但是很明显,虽然有所谓的穿墙神器之类的八爪鱼路由器,但是对付两层以上的承重墙还是有些吃力地,毕竟承重墙里面都是钢筋,隐隐的形成了一道铁网。不管你的信号再强,碰上电磁屏蔽都得叫爸爸不是?
所以分近就布式的wifi方案最非常的流行了起来,尤其是智能家居使用的比较多的场合,没wifi真的是要死。。。。目前的解决方案主流上有这么两个:
1 Mesh
通过WiFi信号来连接各个节点,并且节点之间也都相互连通,因此具有很强的自愈性:当其中某一节点出现故障,信号可通过周围节点继续传递和覆盖。
这个方案,原则上和手机信号蜂窝网概念比较类似,性能上或更强一些。功能强大,设定方便,价格也很好看。最知名的产品当然是Netgear的Orib拉~
性能在线,颜值在线,就是一个就要1K以上,这个价格
替代的还有华为,华硕等等,视财力而行吧
1 AP面板
AP加交换机是最传统的网络结构,AP与交换机之间采用网线连接,只要网线可以延伸到的区域都能用AP实现WiFi覆盖。
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有TP-Link,华硕
AP面板和Mesh的比较,有这么几个方面:
1 外形:AP面板是比较简洁的入墙设备,类似于电源或者网线口的面板,因此比较简洁。Mesh的每一个分布式路由器都是需要电源的独立设备,有点类似蓝牙音箱,因此需要考虑布置的位置以及电源的留线,但是外观上也不算难看,标准的电子设备,有些颜值还不错。
2 信号强度:AP面板基本上只能满足一个屋子的需求,穿墙什么的基本上就不要考虑了,离屋子远一点的地方,如卫生间,走廊,如果位置不合适,信号也不会太强,屋子外面基本上不要指望。Mesh相对的信号会强上不少。但是AP面板的商家也在宣传电磁辐射弱这一优点,这个到底是真的优势还是销售技巧见仁见智。
3 快速漫游:由于无论哪种配置,都会出现有多个wifi信号源的情况,那么快速漫游的需求自然会被提出来。基本上,Mesh方案的各个厂家都会有自己的快速漫游方案,这些类似于内功要诀,一般不会细讲。AP面板的确是有能够提供快速漫游方案配置,但是那个成本也很可观,因此很少有人在AP面板上做出这样的配置选择。常见的AP面板采用的是简单粗暴的方案:踢掉信号弱的源,连接上信号强的源。
4 成本配置:我家选择的Tp-Link成本大概是4AP+1POE,成本大概在1500元以下。同样的如果有3个Mesh的方案,成本预计在3K到4K,看选择不同而定。
我是认为AP面板能够满足我的需求了,但是还是有这些要提出来,小伙伴们可能需要考虑一下:
1)品牌选择:华硕的AP面板事实上是足够强大的,但是需要刷梅林固件。作为GEEK当然这样有不少乐趣,但是我这样没有时间的还是Tp-link吧,简单省心
2)IPTV: AP面板采用网线供电,因此虽然AP面板保留了一个接口,但是只能提供网络信号,而不支持ITPV。对此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边上增加一个弱电口,这样一个弱电管里面走两根独立的网线,增加的成本就是一根网线加一个弱电口,很少。顺便吐槽一句,TP-link虽然号称有双网口的面板方案,但是后面还是需要双网线支持的,而且价格增加了一倍不止,实在是太坑了
3)自动漫游:上面说了,AP面板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漫游方案,因此要实现全屋无丢包几乎是不现实的,想要满屋子溜达直播啥的可能还是要Mesh。同时,AP的漫游需要一定的信号覆盖,如果两个AP面板距离太远,就会出现一个信号被踢掉了,却没有新的信号源连进来的尴尬场面。
4)TP-Link面板选择。市面上有两种1200M的面板,分别是百兆版和千兆版。这两个的差别还是满大的,前者事实上就是个百兆路由器(虽然顶了一个千兆的名字,太坑了),后者则是千兆的。因此配置的时候,最好考虑一致,不要出现千兆进户百兆终端的情况
便宜货,含安装2700块大洋
我们家对门不太讲究
我算了算,你比我晚水电定位12天吧,我在你这个时候也是刚刚水电验收哇
圆圆的小石头,传热性好,用来作为找平材料的
欢迎刺猬~你家不是已经都要开荒保洁了吗?感觉还挺顺利的啊
双十一之后更加感觉预算的紧巴巴了
我老婆坚持认为这个是木门该有的颜色
嗯。那个时候我还没定公司,但是这个事情让我对LG的印象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