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走顶还是走地? 水电工程对千家万户的装修有重要影响,水管是“走顶”还是“走地”,不但决定了水路系统布置是否安全科学,并且是影响水电工程预算的重要因素,其造成差距约在水路预算的2/5—1/4之间。 这个关系到“系统布置”和“预算合理”的问题,并没有一个行业高度的、针对家装领域的技术规范作为施工指导。 这就造成了消费者的迷惑和市场的混乱。术业有专攻的现实,更造成了信息不对等的强弱势分立。在这个“模糊”、“不确定”中,不乏唯利是图者以“专业、规范或公司要求”的名义随心所欲的增加你的家装工程预算。 水路走顶还是走地,要根据材料、工艺等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金属管。 走明管是为了检修,维修、更换方便,这是和金属管的使用寿命、联结方式和材质有关。管子锈蚀,或者金属管与联结件之间的密封材料老化,都会导致渗漏。而且金属管走明管固定牢固,基本不可能发生形变。所以,金属管适合走明管。 二、铝塑管。 铝塑管容易施工,但是管子和金属配件的接头却容易出现渗漏,所以要求如果用铝塑管走水,最好是一路水一根管道,使用分水器,而不是用三通之类的连接或分水路。如果采用这个完美连接方式,那么走地或走顶都可以。但是,成本很高,你有几个出水口就意味着最少有几路完整管道的水路。对于使用三通之类的联结件则应该走顶,而不要走地。 三、PPR管。 现在比较流行,强度仅次于金属管。使用ppr管施工时打压的工作一定要做,否则,漏水就很麻烦了。那PPR管应该走顶还是走地呢?两种走法各有利弊,分析如下: 1.经济性。 水管走地路线往往比较走顶短。考虑到热水管长度对电力和燃气消耗的影响,走地是经济的。对于冷水管来说,如果布管长度比走顶方式少20%以上则是经济的,因为要考虑到开槽费用。地面需要开槽(试压后封槽可以保护水管不被后期施工破坏),走顶部分则不需要开槽。再者,如果水管需要跨过客厅餐厅或卧室,水管走顶则必须吊顶,对于那些本没打算在这些部位吊顶的业主来说又要增加吊顶的费用。 2.安全性。 1)焊口。 焊口的质量是整个管道系统寿命的关键,焊口外侧和管材相接的阴角部位是整个系统最薄弱的位置。焊口的“深浅、平正、清洁”都和系统寿命有重要的关系。管路系统安全的根本是管路接头焊接的质量和数量。提高焊接质量减少接头数量,是增长管路系统寿命的重要方法。焊接质量与工人的技术水平和道德素质有关,而焊接接头数量则与设计有直接关系。对于横跨客厅餐厅和卧室的布管来说,走地有多种路线走法,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少接头数量,而走顶则需要绕着墙边走,接头数量自然也就多了。 2)冲击力。 90°弯头联结件在水路改造中是一个常用的部件,当水流通过时,在转弯处会产生冲击力,在开关水龙头时还会产生加速度即在转弯处会产生变化的冲击力。走地时包裹管件的水泥砂浆会产生反作用力,减少焊口所受到的冲击,而走顶时采用管卡固定,牢靠程度大打折扣,同样焊接质量的焊口寿命往往比走地要低一些。 3.风险性。 水管走地比走顶更经济、更安全,发生渗漏的机会更小,但是也有它的风险,万一发生渗漏时,不易察觉,发现时往往是楼下邻居房顶被泡了,要给与修复或者赔偿经济责任的。那水管走顶发生渗漏会产生多大损失呢?如果发现及时,把被泡的吊顶重新装修就可以了,如果发现不及时(比如家里没人),恐怕吊顶、墙面、木地板、家具、都要蒙受损失了,也存在积水渗入楼下的可能性。 在北方使用暖气片采暖,一般水管都是走地的,又有多少渗漏的呢? 既然在地上已经走了这么多的水管了,水电改造的部分水管走顶就能让人心安了吗?如果用的是真材实料,工人技术也够专业,并能通过压力试验,那些担心和顾虑就没多大必要了。 所以,在做管路系统布置方式的思考和规划时,“注意焊口质量和减少在瓷砖下的接头数量”是关键,而不是简单的以“走顶或走地”来区分。世事无绝对,“走顶还是走地”,因房子结构和水路基础而定。
次卧里的插座们,发现家里的插座留了好多
黄沙水泥在排队
木工板石膏板,纯粹骗1分
卫生间的瓷砖都送来了,少的来,一共也就10几箱,可见卫生间的小了吧
还有这个机灵的小家伙,是跟着长谷的送货车一起来的
今天到家浑身灰头土脸的,明天继续泡工地
今天诺贝尔的瓷砖也送到了,去工地的时候顺路去城大买了八包2KG的伟伯填缝剂,不知道够发。 十字架定位器明天上著名网站搞定好了 这几天施工队在进行一些缝缝补补的工作,大概下周三,四的样子瓦工就进场了
今天施工队长电话说我们家墙壁松动比较厉害,估计要P到红砖全部重来了,个几成本要上去了,不知道用网格布的成本是不是会比这个稍微低点 二手房装修确实讨厌,我也开始深刻体会到了。。。。。。
下午的时候LG去了隔壁墙壁被我们打裂的邻居家了解情况去了,蛮厉害的,很大一个坑呐 还有楼下的天花也被我们漏水漏的出问题了,幸好邻居都比较好说话,也比较理解我们的无奈,答应让我们最后帮他们修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