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你们家窗台外高内低,最好把这个纠正过来,窗框下部塞砂浆,里面垫高一点。然后外面向外倾斜做个坡度。
有压力的进水,单靠结构胶堵不长久。
一语中的!其实窗外没有泄水坡确实是原因之一,本想不麻烦了,看来还是必须按工艺严格执行
刚才和钱队沟通一下,针对LZ提出的问题。1、这两天灌浆哦2、里面的瓷砖贴好就贴入户门的3、不会受潮的哦4、会转达蒋师傅的5、这是一定的,会严格执行的6、会转达滴
好的,我会跟进的
LZ放心哈,您提出的问题钱队一定会一一解决的~~有什么疑惑可以直接向钱队提出,如果队长未妥善处理请及时和我联系哦~~
人家小理是工程部的,上次我去ZC正好碰到了
谢谢小理,昨天就和钱队说过,今早七点多就到房子里等蒋师傅沟通了,止水墩估计还等钱队指令。
就是窗户厂家还得麻烦小理多督促了!
切过得也不给退啊。其实让师傅现场切也是一样的。
对的,加工砖,泡水砖,没包装的貌似都不退。
怪不得这么专业,赞一个!
斜坡一定要做的
翻页了,18好兆头呀
旁边那个人是你?
退砖你们自己扛过去?
我家6楼无电梯啊,我一个人啊....
怎么能看出防盗门有没有灌浆?
你 见 过 真 人 小 理 啦!
也可以当做是偶,没脸见人啊
软件里自带的,估计看比例用的吧
【泥工正式进场】
先说点题外话,老实说昨晚偶和麦爸真是有些郁闷,因为窗户的漏水,因为漏水后仅仅做的表面的遮盖,所以帖子里备注了后面要注意的事,所有注意的事情昨晚也都一并发给了钱队,偶们也只是在帖子里备忘下,怕很多现学现卖细节工艺我们自己也会忘记,仅此而已。
其实麦爸麦妈真不是较真的人,也很愿意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比如,E1的板材,我们实在觉得工人搬来不易没有选择退换,第一批就这样用了。
比如,前面新砌的墙是否真的植过筋,我们也不再探究。
比如,橱柜初测出图后就杳无音讯,我们给出修改意见至今连修改图纸都没有见到,厨房的插座、水管位置就由水电王师傅根据经验和我们商量着做掉了。
当然好些事情是需要ZC对外包的供应商有所要求。
我还是坚信做任何事都会碰到问题,除非不做,但只要多沟通,相互理解,依靠工艺标准来就什么都能解决
多谢小理这么快积极的回复,其实今天泥工蒋师傅兄弟正式进场,虽然只有一番简单的交流但也觉得明白、放心好多。
比如,蒋师傅说今天会做卫生间墙面的防水,墙会做到1.8米,上午刷一次,下午刷一次;
比如,门口瓷砖不能先贴是因为先要做好卫生间防水,贴好地砖,以卫生间地砖水平为准铺设其他部位的地砖;
比如,防盗门灌浆他们空了随时都能进行。
明天钱队也会亲临现场予以指导
过程也快要过半,其实必须肯定,到现在为止已经常驻过的水电师傅、木工师傅都是一级的棒的!钱队也兢兢业业、组织协调多方、有问必答,不愧为“金牌施工队”
(小理,木工师傅也要记录表扬小本本哦)
【A+B=?】
哈哈,早上探班时专门拍了给大家看看的,这就是传说中的防水,用在卫生间墙面的:MW55
蒋师傅说:把A(青色粉状物)加入B(白色薄浆状),就变成桶里的东东,然后就是用刷涂料的滚筒在墙上刷防水啦
现学现卖:
汉高百得防水也分好多种,这里给大家列举几种,大家根据需要选择。。。 汉高防水MW55,MW58,MW60这几种防水胶的区别? 1,汉高防水MW55是20kg的桶包装,里面有粉料和液料,其中液料与粉料的配比是1:4,即4kg液料16kg粉料,主要适用于室内防水,透气性能好,粘接性强,一桶能涂刷10平米每2遍的防水。 2,汉高防水MW58是18kg的桶包装,里面有粉料和液料,其中液料与粉料的配比是1:3.3,即4.2kg液料13.8kg粉料,主要是用于厨卫的防水,以及地下室的防水,而且,桶桶都有防水布送,是专门针对管口周边的无缝对接的。 3,汉高防水MW60是18kg的桶包装,里面有粉料和液料,其中液料与粉料的配比是1:2.5,即8kg液料和10kg粉料,因为液料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就不要在加入水,可以直接施工,因此,柔韧型的MW60除开做室内外,还可以做室外的屋面,以及有震动性强的地方的防水施工,价格也就贵哦。 一般做防水,室内装饰协会有专门的标准的。 卫生间淋浴房墙面刷到1米8高,其他区域离地30公分高。但是我们可以多刷一点,也没什么坏处。。 地面防水部分:如果你要地面开槽埋下水管,一定要在开完槽后,在槽内先刷一遍防水,然后再排放下水管,把下水管水泥捂掉后,再做一遍防水。。 地面防水做好一定要做闭水试验。。。蓄水24小时左右,在做闭水试验前,一定要跟楼下的邻居打招呼,万一漏水要尽快通知你。如果楼下没人,你就在水面上做一个标记,如果24小时后,水低于这标记了,说明这里面有地方渗水了。。把水放掉,重做防水。。 这个步骤千万不能省,特别是老房子,有的工人偷懒,防水随便一刷就直接贴瓷砖了,万一以后渗水,你只有敲掉瓷砖,重做防水,还要赔楼下的损失。。劳民伤财啊。。。切记~~切记~~
这么看起来我的确是够懒的。之前和队长,设计师交过一次底之后,就全靠队长帮忙跟各位师傅交底了。
有时候去现场就是那种“哇,又变了呀”的感觉,一点点从“工地”变成“小屋”,真的是很神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