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嘛,本小姐在制作的当中嘛
对啊,你的图呢?你不是还在我贴子上留言的嘛
对啊,是我啊,不会说你帅就得意忘形了吧?
汗。。。。。。
设计图
我们家走的是现代风格,不是非常花哨,设计的元素都要靠后期软装。
平面布置图
顶面布置图
(客厅没有吊顶,只走了一圈石膏线。唯一吊顶的地方是两个卧室的露台,因为是扩出去的,用彩钢板做顶,所以需要吊顶)
电视背景墙
(这是唯一有些设计的内容。本来只想放个大的电视柜。后来想想,毕竟是新房子,还是要有些设计元素,有些亮点,于是就考虑做个电视背景墙啦。张梅给我的设计师右边一列灰镜,配上整面的墙纸,看过一张类似的效果图,觉得蛮好看的。)
来由本小姐来解释一下
1、因为我家二楼,所以两个卧室外面都有露台。隔壁领居们都是把露台包起来了,我们打算一样。打算把卧室的那面墙去掉(那面墙其实窗户很大,我们计划只要把窗户那一块区域去掉就可以,左右两边的墙不敲了,然后做个拱形)。
主卧外面打算做个书房,次卧外面我很想做个榻榻米,以后有了宝宝,可以在上面玩。
大家觉得怎么样啊?露台会不会漏水呢?会不会夏天很热冬天很冷啊?
还有,谁有看到好看的设计图,给我分享一下哦。谢谢啦!
2、然后头疼的是次卧的门朝向。现在图纸上可以看到,次卧门是朝着餐厅的。
原先最早的计划是把现在的门封起来,在主卧门对面的那里开个门。但是现在那里是储藏间,开成门之后也不能做柜子,只是白白浪费了一大块储物的空间。
现在想是不是门的方向不改了。你们觉得次卧门对着餐厅会不会很别扭呢?
3、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入门玄关。
我们入门就是客厅,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入门的左侧或者前方放鞋柜。
但是左侧放的话,太占位置,我很想挖墙,做那种墙内的玄关柜。可是俺们那户型不是对门,而是相邻的。也就是说,那堵墙和隔壁是共用的,很怕挖墙挖通了啊。
前面放的话,不能放很高的柜子,进门一个大柜子多难看啊。很多设计师矮柜加上面的隔断。可是矮柜放不了多少双鞋啊。5555.
怎么样可以又有很大的柜子又好看呢?
今天回顾在电脑里存的装修图片,都是以前看网站是觉得好看就保存下来的。发现了几张比较适合我们户型的玄关设计,发上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也给自己做个记录。
呃...偶本来也是没考虑侧吸的~感觉怕高压锅什么的会碰到哈哈~~~
不过前阵子无意中看到老板一款纯白色的灶具...侧吸的~~哈漂亮~~极其心动中,,,
黑色的是这款,实物蛮嗲的:
现在我偏向的是一种可以设置定时的,忘了在哪看到过的一款,不记得型号了,类似下面这款。主要是可以设置几分钟之后关闭。我每次炒完菜之后都会继续开着,因为厨房还是有烟味。但是总是忘记去关,一开就是一个小时甚至更久。所以我很担心费电啊。这种我就可以定时5分钟之后自动关,觉得蛮好的。
以下这三张都是符合我之前的设计思路,书桌靠着落地窗,长长的一排,宽宽松松的坐3个人都没什么问题呢。左右两面墙上做书架,做大的,可以放下很多书。
这两种也是不错的!
但是LG的电脑是台式机,怕一直被晒不好,所以计划是在之前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用下面的方式,他的电脑就放在面对墙的那一边,那么这面墙上就只能在桌子上面挂书架了,书架会比较小一些。另一面墙则可以大书柜。
网上看到的一款小鸡落地灯,给大家分享一下。放在儿童房一定很有爱啊!
找了几张电脑里以前存放的客厅效果图
以前一直以为,大家经常说的台上盆和台下盆,在厨房水槽和卫生间的台盆都是一个意思。所以一直认定,我肯定厨房也要做台下盆(因为浴室我喜欢台下盆)。
但是却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做台下盆要多加钱。
今天才偶然了解到,原来厨房的不是这么回事。赶快去了解一下,明白了,厨房做台下盆的话很讲究工艺的,所以要多花钱。于是转念想还是做台上盆比较好,而且台上盆好看。
但是发现台下盆的有点是好清洁,台上盆不方便清洁。于是,又纠结了
下面分享一下厨房台上和台下盆的小知识给大家,看你喜欢哪一种呢?
台盆突出台面的叫做台上盆,台盆完全凹陷于台面以下的叫做台下盆。
台上盆的安装比较简单,只需按安装图纸在台面预定位置开孔,后将盆放置于孔中,用玻璃胶将缝隙填实即可,使用时台面的水不会顺缝隙下流,所以在家庭中使用得比较多。又因台上盆可以在造型上做出比较多的变化所以在风格的选择上余地较大,且装修效果比较理想。
台下盆优点:安装简单,款式也很多,外观好看。
台下盆缺点: 不能把台面上的水等杂物直接抹到水槽里,不方便清理卫生
台下盆安装完后整体外观比较整洁也容易打理,所以在公共场所使用较多。但盆与台面的接合处就比较容易藏污纳垢。而且,台下盆对安装工艺要求较高:首先需按台下盆的尺寸定做台下盆安装托架,然后再将台下盆安装在预定位置,固定好支架再将已开好孔的台面盖在台下盆上固定在墙上——一般选用角铁托住台面然后与墙体固定;其次,由于台下盆的台面下支架交错,拆装复杂,若台面长度较小则安装时很难保证安装质量,再者,台下盆样式比较单一,惟一可以发挥的就是台面的颜色形状,所以一般在家庭中使用得很少。
台下盆优点:使用方便,水等杂物可以直接抹到水槽里,便于清理卫生。
台下盆缺点:1、施工工艺难度大,一般要求把盆发到橱柜厂,直接做好!2、开孔尺寸大,小厨房要慎重考虑!3、承重力比台上盆差,容易出现售后问题!4、以后不能换水槽,维修麻烦点!
台上台下示意图对比
突然,我决定了,浴室就用浴帘,用浴帘,用浴帘
不再纠结了,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刚刚又看了选购油烟机的一些秘诀,稍微整理一下再分享,看的头晕乎乎的!
中式烟机
在我们熟悉的中式餐饮中,美味佳肴大都会与炸、爆炒有关,而这些“中国特有”的烹饪方式又都会大量产生油烟,因此,中式烟机比较深的内腔就更容易聚拢被加热后上升的油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气从其他方向逃逸。因此,从吸烟效果来说,传统的中式烟机更好一些。不过,笨拙的外形一向都是中式烟机的软肋,它宽大而深色的机身实在无法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尽管价格比欧式烟机便宜许多(大都在1500元左右),却在一步步失去曾经相当惊人的市场占有率。
欧式烟机
如果,仅仅从外形上区分,卖场里的促销员会把除了方形外壳以外的所有烟机都称为“欧式烟机”。其实,真正的欧式烟机仅仅是一个烟腔与一个宽大的金属板组成。
“中国特色的”欧式烟机
我们在卖场里看到的欧式烟机并非“正宗的欧式烟机”,而是通过改良后,带有“中国特色的”欧式烟机。它们吸收了欧式烟机华丽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以及中式烟机“宽大内腔”等特点,形成了自身“符合中国国情”的欧式烟机。
细节1:材质决定性质
如果较真来看,材质是决定烟机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判断烟机性质的主要依据。
无论中式还是欧式,烟机的材质主要包括拉丝钢板、有机玻璃、铝合金材料、烤漆面板等等。
烤漆面板就是在普通钢板上刷一层油漆。这种烟机虽然全新时比较干净,但是表面极不耐磨,一旦漆层脱落,不论黑色还是白色,远看上去烟机都会满身创伤。这种材料基本上用于低端产品。
铝合金材料看上去有点类似于纳米材料,亚光表面非常平整,而且不会沾手印和汗渍。但是这种材料并不耐磨,一旦厨房里的油渍沉积在其表面,用厨房里常用的钢丝球清洁其表面,会造成大量的划痕,这些划痕会在以后沉积更多的油渍。
有机玻璃是近些年才出现的烟机材料,其表面光滑、耐磨,而且透光表面会留给灶台很好的采光效果。但是,一旦有一点污渍残留在其表面就非常明显,因此它所需要的清洁频率非常高。而且,玻璃表面的清洁过程也比金属要困难不少。
金属拉丝面板应该是性能最好的材质了,不仅坚固,而且耐磨,清洁起来也比较容易,常应用于高端产品,也是典型的欧式烟机所常用的材质。但是,清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钢丝球或者百洁布顺着拉丝的纹理进行清洁,而不要在与其成90度的垂直方向用力清洁,否则也会造成面板划伤。
钢板、漆板甚至玻璃都这么为难地被扭曲,目的毫无疑问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聚拢油烟。
细节2:吸油网和漏油槽
油烟其实就是带有油烟分子的空气,而油烟分子会随着温度的降低,附着在烟机的表面、内胆以及电机里,成为油滴和油渍。因此,如何才能减少清洗油烟机的频率,提高其寿命,就是许多厂家非常热衷研究的事情。
简单来说,如果烟机内仓里的“集烟网”设计得够科学,就可以使得油烟分子都会被收集到油槽中,而不会大量渗透到电机里,从而实现“免拆洗”的效果。如果“集烟网”的网眼太大会不易于收集油烟,太小则容易被油烟阻塞。当然,实际情况还要取决于不同产品不同的设计思路,与“集烟网”的倾斜角度和电机的动力有关。
不过,无论是不是能够真正做到“免拆洗”,定期清理油槽中的油渍都是非常必要的。油槽是用来收集滴落的油烟的,基本上被安置在烟机的中间或者是后端。安装在中间的油槽可以一目了然,但是过于小的容积必须经常清洗。
设计在后部的油槽容积比较大,而且隐藏式设计更为雅观,只要在里面套一层保鲜膜,并且定期更换,就彻底不用清洗了。
有些油槽设计在烟机内,保持了烟机整体形象。
细节3:不让油烟钻空子
油烟是无孔不入的。即使是微小的缝隙,也会成为它们的藏身之处。清洁时候,就会造成大麻烦。如果烟机向下的面板能够从设计上减少这种缝隙,就会降低清洗的难度,也会改善烟机内部的清洁程度。
用钢板拼接成的烟机面板到处都是空隙,一段时间就会被油渍封住。
用整张钢板制成的烟机面板,没有给油烟分子任何“空子”可钻。
合金质地的烟机也可以做到“无缝”。
细节4:贴心省电的延时功能
不要小看烟机的能耗,这些家伙的胃口一般都在200W左右,再加上照明等需要,可以算得上是家里的耗电大户了。
当我们完成一顿丰盛晚宴的最后一道菜时,肯定很想马上跑到客厅,逃离这个烟熏火燎的地方。可这时候,厨房里仍然还会留有不少余烟,如果放着烟机继续工作,等再回来的时候一定已经浪费了不少电能,这时候,烟机的延时功能就显得非常人性化了。
大多数烟机的操作板都只有四个按钮,分别是开关、照明、高挡风和低挡风。
而一些比较先进的烟机则带有“延时”功能,可以在人离开厨房后,按照设定好的时间和风速,继续工作3~5分钟,在恰好排净室内的余烟后,自动关闭。
还有不少更为先进的烟机带有定时、计时、闹钟等等负责的功能,当然这些功能的核心还是为了使烟机的操作能够随心所欲。
有的烟机甚至采用触摸屏和精细的LED液晶显示屏,着实够档次。
当然,不是所有的烟机都带有这种功能,是不是以此作为选择的标准,还得靠你自己。
细节5:灯光决定心情
烟机自带的灯光可以分为冷光与暖光,这要看个人习惯,同时也会影响人们烹饪时候的心情。冷光(白色)更为明亮些,比较干净;暖光(黄色)更为柔和些,比较舒心。具体到产品,则各有不同。
只是在烟机前端的灯光,并不能给灶台带来均匀的光线。
位于两侧的冷光灯使得光纤覆盖面更大。
细节6:最容易被忽略的噪音
噪音是厨房里很容易被忽略的“隐形杀手”,烟机也是其中的罪魁祸首之一。而分辨噪音的大小可以根据产品说明书上的标识来判断。70分贝以下的产品都属于合格品。
另外,个别产品也有将平均噪音值故意标为“最大噪音量”,除了要看清楚说明书上是不是有“大于号”之外,大家还是要到卖场实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