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坪做好了,感觉进度快进了好多,要给水泥做保养,没事来撒撒水。
水泥绝对不能高温暴晒,所以就算是高温天,也尽量不要开窗通风。
洒水要均匀,拿把小扫帚,跟在后面扫一扫[emot=default,052/]
光面地坪洒水的时候很容易积水,毛面地坪洒水能很清楚的听到“呲~”的声音,想象它们大口大口喝水的样子……[emot=default,012/] 差不多养护了4、5天吧,泥木准备进场了。在进场以前,该修正的问题要修一修。
水电前期已经验收了,所以泥木开始以前主要修正的问题是关于地暖的。 当初在威能官网上找到经销商,主要还是因为认同“三品产品,七分施工”,找一家正规的施工单位来安装,希望能为今后的使用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也许是我杞人忧天,毕竟现在地暖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但毕竟不是流水线机器施工,还是出现了一点瑕疵。
瑕疵1,水压表持续掉压。 铺好地暖管的水压表当天指针在0.7,第二天地坪回填,一屋子人忙忙碌碌的居然忘记去看水压,第三天一大早到工地看地坪,发现掉了0.1个压。忙联系施工方,然后被告知持续关注,如果继续往下掉,他们会排查原因。 我当时就想,不会是盘管漏水吧,我可是刚填好的地坪啊。[emot=old,002/]
瑕疵2,是关于厨房地坪。大概是前期沟通不到位吧,装修师傅误以为厨房不用铺地暖,而我们也没有很在意。厨房是拆过地砖的,自然不会很平整,再加上地暖主管在厨房中央横穿过墙,所以,尽管铺保温板的时候已经预先填充过水泥,可是踩上去还是会有保温板轻拍地面的声响。 我以为地坪回填以后,靠黄沙水泥的重量会压实保温板,但其实还是有明显的空鼓感,所以这块地坪最后是返工重弄的。
地暖水压的问题我在网上查了好久,才发现跟想的不太一样。 水压不同于气压,气压表数字变化那一定是漏气,但是水压不能一概而论,所以那几天这个水压表绝对是我进门第一件关心的事情。 而水压表也算是不负众望啊,过了最开始的快速掉压期以后,后来的每一天果然都在继续往下掉,只是速度放缓。[emot=old,018/] 施工方火速救援。
最后排查出来是分水器的密封没做好,幸好幸好,不然翘了地坪换盘管,那可是大动干戈啊。不过在排查以前,工程师也曾经说过“放心,肯定不会是盘管漏水的”,算是万幸吧,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好。 找出漏水点,之后的事情就很顺利了,重新注水打压,小心密封,观察20分钟不掉压,收工。第二天下午看降了一点,但是不多,算正常吧,之后几天就都停留在那个数值附近了。 解决了一个问题,心情好了不少。
挑了个阳光灿烂,气温飙高的日子,泥木交底,一时间小屋里人头攒动。[emot=default,017/]
画面中出现的人物:设计师鄂老师,泥工陈师傅,背对着镜头的木工徐师傅,还有一个胳膊出镜的杨队。[emot=old,015/]
第二张,专业人士之间的 1vs1 徐师傅相当有经验,别人没想到的问题,他都能一个一个抓住,可实施的,不可实施的,怎么解决,一样都不少,这就是术业有专攻吧。 照片撤了,没经过当事人同意呢。
趁着心情好,回家又马不停蹄地去了趟宜家,衣柜,书柜,收纳盒,鞋盒,都是要看的东西。
喜欢这样的配色,特别这个单人椅。
整面墙的书柜是没法想的,那这样一组可以考虑吗?
换一个颜色
特别喜欢这个衣柜的分割,第一眼大概是被这个抽屉吸引的。
抽屉细节,喜欢,可是也只能是喜欢。
抽屉细节2,都怪这块玻璃卡得太好看了。
裤架,我觉得这个东西蛮有争议的,有人很喜欢,觉得是收纳神器,我就不太喜欢,觉得裤子挂上去会滑来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