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楼主家风格
顶贴啦啦
楼主家水斗好小哦
有关瓷砖的常见问题大全
瓷砖咨询类问题
一、诺贝尔瓷砖如何区分优等品和合格品
从外包装上区分,优等品包装箱白色底包装,绿色商标;合格品纸箱为黄色底包装;优等品纸箱上有“等级:优等品”或“质量:优”字样,合格品纸箱上有“等级:合格品”或“质量:合格”字样;合格品仅在特定区域销售。优等品和合格品都是合格的产品,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产品,使用功能不受影响;优等品与合格品主要体现在外观质量和变形允许范围有所差异,如表面斑点、针孔、平整度、色片差等。
二、瓷砖有没有辐射
瓷砖的辐射主要是来自一种叫硅酸锆的原料产生的放射性,硅酸锆的主要作用是增白,有的厂家因使用的原料白度不够,在瓷砖中加入大量硅酸锆,从而造成瓷砖放射性较高;
诺贝尔的产品基本上不加入硅酸锆,而是通过专利创新配方,在配方中使用成本较高的原料而使瓷砖通透、白度高(专利配方:一种超白瓷质砖,专利号:ZL2005 1 0009216.5),辐射非常低;自然界任何物质都有放射性,瓷砖的放射性较天然大理石和花岗岩远远要低。
三、瓷砖的分类
依据国家GB/T4100-2006标准,干压陶瓷砖按吸水率(E)分为五类:
瓷质砖:E≤0.5%,
炻瓷砖:0.5% 细炻砖:3% 炻质砖:6% 陶质砖:E>10%;
按用途分:墙砖、地砖、室外、室内;
按工艺分:有釉砖(亚光砖、亮面砖、全抛釉、半抛釉、柔抛釉)、无釉砖(主要是抛光砖、工业砖)、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
其它通俗叫法:玻化砖、通体砖、仿古砖、复古砖、内墙砖、地板砖等
四、瓷砖的防滑性
反映瓷砖防滑性的指标是静摩擦系数,有干法、湿法两种指标,通常考量的是干法,在陶瓷砖中非强制性标准;通常该参数0.5以上是安全的,0.6以上是非常安全的;静摩擦系数只能相对的反映防滑性,跟使用者使用的场所及与瓷砖接触的介质关系较大;
瓷砖产品相关问题
一、平整度
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
1、施工问题 : 未按照统一方向铺贴,四个角没对齐。施工人员铺贴瓷砖时应注意适当调整,以使瓷砖铺贴效果最佳,国家建筑验收标准中对施工也有规范及要求
2、地面不平整 : 查看地面是否有凸出物。
3、切割加工砖铺贴 : 查看切割砖中是否有不同规格厚度的瓷砖,铺贴时做好改进。
4、是否在合理误差范围内 : 瓷砖为高温烧成的产物,烧成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变形,国家标准(GB/T4100-2006)就有规定瓷砖本身就存在一个合理的误差;铺贴时适当留缝;一是为了减少水泥收缩对瓷砖的影响,二是为了减小平整度正常误差下的视觉效果。
二、防污
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
1、玻化砖的防污 : 玻化砖表面无釉,不能做到完全不吸污,只能靠用户的日常保养,尤其是铺贴时的保护,一般在装修时避免油漆、胶水等装修物品滴落在砖面上;砖面禁止堆放染色性强和渗透性强的物品(如深色毛毯,纸箱,编织袋,木龙、纤维板等),避免砖面受污染;一些染色性强的污物(如红酒、蓝墨水、木地龙、茶水等)沾到砖上应立即清洗,清洗不干净时,用去污剂或其他辅助剂清洗。如污渍无法清除时,建议请专业的瓷砖翻新保洁公司进行清洗。
2、釉面地砖釉面较嫩,使用或保养不当会导致釉面磨损,污物渗入,清洁时应使用软拖把、抹布,严禁使用钢丝球等硬质物体。人流量大的场所建议不用釉面地砖,施工时需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划伤。
三、釉面脱落
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
1、瓷砖没留缝或留缝过小 : 如果瓷砖不留缝或留缝过小,水泥的收缩会造成瓷砖挤压掉釉。磨边墙地砖留缝1-2mm,不磨边墙地砖留缝3mm左右。
2、铺贴施工原因 : 铺贴施工不当、瓷砖空鼓造成水泥收缩不一致造成釉面脱落。瓷砖铺贴后要用小榔头检查空鼓情况。
3、墙体变形 : 墙体变形造成瓷砖之间相互挤压造成釉面脱落。新砌的墙体和特殊类的墙体(木工板、石膏板等)要对墙体进行加固,使用柔性胶黏剂铺贴以减少收缩。
4、阳角倒角原因 : 瓷砖背部倒角太薄,贴好后水泥收缩就会造成釉面脱落,建议客户阳角部分倒角必须留2mm以上。
5、烟道原因 : 烟道因为中空,相对变形较大,建议该部位铺贴时使用胶黏剂进行铺贴。
四、片色差
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
1、闪光釉产品 : 通过昂贵的低温闪光釉、白金膏应用和精细的三度烧工艺制作,对光线极其敏感,不同位置有不同的效果。购买时请确认效果,铺贴前进行预铺。
2、数码喷墨印刷与滚筒印刷类产品 : 仿石材设计,花纹落差大,片与片之间颜色有落差。购买时请确认效果,铺贴前进行预铺。
3、混包与跳板印刷工艺产品 : 基本上为仿古类产品,设计时刻意做成的效果,片与片之间颜色落差较大。购买时确认效果,铺贴前进行预铺。
4、不同批号的砖混贴 : 查看外包装纸箱是否为同一批号。
5、没按背部商标方向统一铺贴 : 有些瓷砖本身设计时就存在轻微色差,图案方向不明显,未按统一方向铺贴色差就会明显。图案明显时按图案铺贴,不明显时按背部箭头方向统一铺贴。
6、浸水时间和铺贴时间不一致 : 内墙砖的吸水率较高,泡水时间长短,是否分批次贴和铺贴位置造成水分蒸发的不同都会导致暂时性的色片差,通风条件好的情况下一到两周会恢复原样。
五、货不对板
陶瓷砖是指以粘土、长石等天然矿物土料,经由研磨、混合、压制、烧结等过程而形成,每轮生产时天然土料都会有差别,在加上烧成时窑炉烧成环境的变化,不是同一批生产的瓷砖颜色上都会有不同;一般公司对每轮生产的瓷砖都会编一个色号,以区别不同时间段生产的瓷砖。铺贴前请确认产品颜色是否符合装修的风格,尤其是需加工的产品在加工前确认颜色。
六、尺寸偏差
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
1、磨边产品 : 磨边处理的产品尺寸有一个合理的误差范围,不可能切割到一致,留缝1-2mm,后用填缝剂填充。
2、不磨边产品 : 不磨边的尺寸误差相对会大一些,留缝3mm左右铺贴,后用填缝剂填充。
3、施工问题 : 施工时用“十字架”等工具辅助铺贴,均匀留缝。
4、正常铺贴情况下还是有偏差 : 用尺测量误差情况,判断看是否瓷砖问题。
七、杂质、针孔
瓷砖是指以粘土、长石等天然矿物土料,经由研磨、混合、压制、烧结等过程而形成,天然矿物土料中会有杂质、铁质等存在,一般公司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严格的除铁、除杂质等措施,但是不可能清除干净,这是陶瓷行业无法避免的;国家标准对表面质量的规定为至少95%的砖其主要区域距1米远处观察表面无明显缺陷。砖面的一些小的色点和小针孔不是明显缺陷。
八、开裂
可能原因与解决方法
1、墙体变形 : 新砌的墙体、改造过后的墙体和特殊类的墙体(木工板、石膏板等)容易产生变形和开裂,会造成墙砖的拉裂,铺贴瓷砖前要对墙体进行加固,使用柔性胶黏剂铺贴以减少收缩。
2、墙砖未留缝隙或缝隙过小 : 受水泥收缩和的环境影响,无论何种瓷砖铺贴都需留适当的缝隙。一般磨边墙地砖留缝1-2mm,不磨边墙地砖留缝3mm左右。
3、施工不当 : 地暖施工不当未留伸缩缝,水泥标号过高(一般为32.5Mpa),铺贴时出现空鼓等情况也会造成瓷砖开裂。
4、切割加工过的砖开裂 : 切割时造成暗裂,经过较长时间后,受水泥收缩及外界应力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拉裂。建议瓷砖切割用专业的水切割来切割,任何异形的加工均分割成直线加工,如7字形分割成两块加工。
瓷砖施工相关问题
一、瓷砖铺贴需不需要留缝
一般磨边墙地砖留缝1-2mm,不磨边墙地砖留缝3 mm左右,特殊效果可以增加留缝距离。具体祥见我公司产品使用说明。留缝铺贴主要是因为墙体和水泥后期会产生收缩及热胀冷缩,如果不留缝,容易将瓷砖拉裂,减少了瓷砖的使用寿命。
二、瓷砖铺贴选择横铺还是竖铺
竖铺:长方形墙砖竖贴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瓷砖铺贴方式,纵向拉伸感强。由于纵向粘贴在视觉上能使整个空间显得高挑,所以它特别适合空间较低的厨房和卫生间;横铺:在长方形墙砖习惯竖贴的传统下,横贴使空间显得更加宽阔。如果卫生间、厨房面积小,但内空高,就可以采用横铺,使厨房和卫生间的视野得到拓宽。还要考虑配套的花片和腰线的规格。如果墙砖选用了配套的花片或者腰线,就必须按照花片和腰线的规格选择铺贴了。
三、填缝剂何时施工
填缝剂一般在瓷砖铺帖后24小时后就可以施工。勾缝不宜过早,以免将刚铺的瓷砖松动,容易脱落。填缝剂要及时清理,正确的清理方法是:待填缝剂略微固化(一般在填缝完成后10~20分钟,视环境条件而定),立即使用微湿的海绵将多余的填缝剂擦去;待填缝剂完全干燥后(一般在填缝完成后1~2小时内,视环境条件而定),可使用干燥洁净的软布清洁整片填缝区域的瓷砖表面。
四、瓷砖使用量计算
按照块数计算:装修面积÷每块磁砖面积×&bra1+3%(损耗量)&cket=装修所需磁砖量
五、瓷砖菱形铺贴
先找出地面4条边每条边的中心点,连接这些中心点成一个十字形,通角确定是直角以后,先铺贴最中间的,也就是两条线相交的地方,然后按最中间的那块砖往下铺贴,再是铺贴那块砖的左右两边,由中间往旁边铺贴,这样铺贴的好处是可以保证到边上的砖大小一致,整体效果更美观。
六、瓷砖铺贴需不需要浸水
吸水率小于0.5%的瓷砖(瓷质砖):抛光砖、玻化砖、通体砖,因砖基本上不吸水,故在铺贴时不需浸水;其它吸水率瓷砖泡水的时间一般为1小时左右,以保证浸水完全充分。
七、地砖的铺贴方法
地砖的铺贴有两种方法,干铺法:把基层浇水湿润后,除去浮沙、杂物,使用一比三的干性水泥沙浆,按照水平线铺贴平整,把砖放在沙浆上用胶皮锤振实,取下地面砖浇抹水泥浆,再把地面砖放实振平即可;湿铺法:这种方面工艺与干铺法的区别是将一比三的干性水泥沙浆替换为普通水泥沙浆即可。一般规格较大的瓷砖采用干铺法。
八、抛光砖、瓷质釉面砖上墙空鼓
原因:
1、瓷质吸水率低 : 瓷质砖吸水率低,不利于与水泥砂浆粘合,瓷质砖吸水率E≤0.5%,陶质砖吸水率>10%。由此看出,瓷质砖与陶质砖不同,瓷质砖粘合力远比陶质砖弱,不适合采用墙身湿贴工艺施工。混凝土的收缩率比瓷质砖要大一倍以上,当水泥出现收缩时,瓷质砖与墙身的收缩率不一致,两个不同物体必然出现分离,此时,瓷质砖底部呈干净状态。
2、瓷质砖重量重 : 瓷质砖致密度高,自身重量相对陶质砖重,如果在水泥没有充分凝结的时候铺贴的层数过高,瓷质砖自身的重量会导致往下移位,造成后期空鼓脱落。
3、施工时未预留膨胀缝 : 目前在我国,建筑装修时一般采用不留灰缝的“密缝铺贴”,这种铺贴方式的确具有不会在灰缝中藏污纳垢的优点,但是同时也有明显的缺点。
许多瓷质砖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是由于是密缝铺贴,比较小的直角度或翘曲度就可能导致装饰效果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足够的膨胀缝,在受到热冲击膨胀或湿膨胀的作用下,相邻砖之间可能发生应力相挤翘起,从而导致空鼓脱落现象发生,尤其是大规格的瓷质砖。
事实上,理想的填缝剂同样易于清洁,可以弥补难以清理的缺陷。另外当地面发生沉降,即便是很微小的,也会让瓷质砖受到挤压产生应力,产生空鼓脱落。
4、铺贴材料的选择 : 铺贴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如使用水泥铺贴瓷质砖上墙时,粘结强度不够,可能会导致瓷质砖发生空鼓。优质的胶黏剂有抗滑移性,粘结性能强,能减少出现空鼓的机率。
5、施工人员未按规范操作 : 因水泥砂浆密度不一致,水泥砂浆在初凝期完成后出现沉降,产生空鼓、松脱;另外瓷质砖粘结时没有充分排气,对于大规格的瓷质砖,如果铺贴时底部灰浆厚薄不均匀,出现盆地状凹陷,粘结时敲击排气又不充分,可能在接触面上出现空鼓现象。
预防方案
1、预留足够的膨胀缝 : 铺贴瓷质砖施工时,预留接缝宽度为1~1.5mm,横竖缝宽一致。避免由于没有足够的膨胀缝,在受到热冲击膨胀或湿膨胀的作用下,相邻瓷质砖之间可能发生应力相挤翘起,而导致空鼓脱落现象。
2、施工方法 : 在铺贴时使用特殊的带齿刮板在粘结面上刮出带槽的扇形,以保证在铺贴时有良好的排气通道,这样可以解决没有充分排气造成空鼓脱落问题。而且铺贴前,施工人员需认真清理基层,剔凿和修补凹凸不平的墙面后,喷水湿润墙面然后涂抹1:2水泥砂浆找平
3、挂贴 : 施工时,用大理石胶或者瓷砖胶粘贴Φ2铜线一端粘贴在瓷质砖背面,每件瓷质砖需设置2条。从下至上进行铺贴施工时,铺贴第一件瓷质砖完成后,铜线另一端有水泥钉固定在墙上,然后在铺贴第二件,第二件盖住第一件的水泥钉固定点,此措施也是安全保险措施;
4、干挂 : 通过专业的开孔设备,在瓷板背面精确加工里面大、外面小的锥形圆孔,把锚栓植入孔中,拧入螺杆,是锚栓底部完全展开,与锥形孔相吻合,形成一个无应力的凸型结合,通过连接件将瓷板固定在龙骨上。
5、胶黏剂铺贴 : 水泥基胶黏剂由骨料、硅酸盐水泥、少量熟石灰与根据产品质量水平要求添加的功能性添加剂组成。高品质胶黏剂粘结力强,能减少空鼓和脱落机会
九、玻化砖、微晶石切割方法
抛光砖玻化程度高,强度及致密度高,相对来说对切割要求就高;手动切割因为手工操作振动幅度大,还有刀片的好坏,工人师傅的技术都会影响切割;建议到加工房用机器加工;如果必须用手动切割机加工,则建议切割时砖底部用沙子垫平,切割刀片换成进口刀片(如博世刀片),切割机支架与砖保持平行匀速推进,切忌上下抖动,切割时先从一个方向割至四分之三处,再从另一方向割断,切割时加充分的水冷却。
微晶石系列产品产品密度大,烧结程度高,而且表面是一层很厚的玻璃釉,脆性较大,使用手提式切割机切割时容易导致崩边,因此不适合直接使用手提式切割机切割。请到专业的切割房进行切割加工,优先推荐使用水刀,其次使用台式切割机;切割片请使用专用切割片;
十、表面划伤
好的瓷砖耐磨性能优越,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受使用场所及使用环境的影响,难免会有硬质物体划伤表面;建议在施工及使用过程注意保养,如施工过程中砖面用无色的塑料薄膜进行保护,使用过程中硬质物体不要在砖面上拖动,砖面上的石子、砂等及时清理(石英的莫氏硬度是7级,砂子的主要成份是石英,抛光砖一般只有4~6级,所以砂子是造成瓷砖表面有划痕的最主要原因)。
十一、常用污渍清洗方法
楼主写的很仔细。
写的很仔细
喜欢这种小调调
很温馨
喜欢这种风格
顶贴
喜欢的
顶贴起来
温馨小家
个人比较喜欢楼主家厨房间的墙砖,很漂亮,清爽
餐厅的小水斗在百安居买的,之前在网上买的质量太差了,决定退了。在百安居价格贵点。质量好多了。
卫生间开始贴瓷砖。
楼主家的水斗都是单斗,好小呀。
喜欢楼主家风格
上图上图
楼主家的墙砖挺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