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橱柜安装使用的螺丝、连接件、三角撑以及其他配件,建议使用不锈钢材质的,这样保证后期使用不会出现因锈蚀而出现脱落松动的问题。
2、橱柜选择板材很关键,生态板和实木多层板相对来说不会因为受潮而出现大的质量问题,握钉力比较牢固,门板多次拆卸安装相对来说也比较安全牢固。
3、背板使用5-7厘厚的多层板比较好,不要使用密度板和纤维板。
4、插座、三角阀出水口、煤气管道,开孔时要按照相对应的位置和实际尺寸施工,保证每个位置的密封效果不受影响。
5、台面接缝处使用的云石胶要调色接近台面颜色,表面打磨平整光滑,看不出明显的接缝。
6、橱柜和台面安装完成后,要使用厨卫专门的防霉硅胶进行收边,打胶处要平滑均匀,宽窄一致。
7、底脚盖板要使用配套的配件安装牢固、密封、严实。
8、安装完成以后检查柜门是否启闭正常,有没有异响,间隙大小是否均匀一致,高低水平无落差。
9、橱柜安装之前要把燃气软管安装好,安装橱柜的时候要确定燃气阀门的位置,一般需要放一个方便开关的位置,如果需要开孔要用专业的开孔器,开孔周边最好用锡纸封贴住,避免切面受潮和释放甲醛。
10、橱柜水槽下方一般都会有前置、末端净水、小厨宝、增压泵等设备,背板需要开槽开孔的,所有边缘也建议贴铝箔纸封闭。另外水槽下柜内部整体贴一下铝箔防水膜。
11、特别提示:建议大家,在水电环节的时候,所有柜体下方的入墙接头,最好都用长接头,不要嵌在瓷砖内的那种,最好是突出墙面一节,不好看没关系,因为柜体挡住的看不见,长接头的好处是后期安装和检修、以及后期更换,都非常方便,不容易渗水。
关于厨房间漏水的问题,一般家里的水表总阀都会在楼梯间,装修以后建议大家在厨房增加一个主阀门,水槽下面这个开关可以把家里整个的水关掉,如果家里发生漏水,就不需要开着门跑到外面楼道里面去关水,在家里面就可以关掉了。
另外,在施工的时候记得提醒水电施工注意,像隐蔽类的这种接头,比如卫生间台盆下和厨房台盆下,包括洗衣机后面,如果有空间的话,这三类的接头我建议大家都用长接头,你一定要跟师傅说,当瓷砖贴好了以后,街头一定要突出瓷砖一公分以上,后面再去更换,去拧这块都是比较方便的,而且有渗水点的话,也不会在瓷砖层里面。
图片中黄色圈圈里面这两个龙头其实就是水槽的冷热水龙头,这个绿色的里面就是一个弯头,最好弯头要做那种长的接头,否则的话这个长度基本上在贴好瓷砖以后,就是嵌在瓷砖里面。下面加了一个水管的总阀,有前置过滤器,可能会接净水、软水管,如果装好橱柜的背板以后,基本上是挡在水槽后面的,很难去操作。
瓷砖贴好了以后首先它是不平的,然后大家看一下,第一个孔里面的直接,是嵌在里面的,基本在表面上根本都摸不到这个管子。当它里面接口的地方漏水的话你是看不见的,基本上就顺着瓷砖缝隙流下去了,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把它突出墙面一公分以上,这一块是在柜子下面的,所以不影响美观。
淋浴房的这个龙头,有美观的要求,还有马桶边上的这个接三角阀的地方也有档片的。一般的淋浴房的龙头突出瓷砖表面一公分的话也是完全可以盖得住的,一般龙头盖片有高和低两种类型,高的基本上突起小于两公分基本全部都能盖得住。如果是低的那种,突起低于0.6公分,也是能够盖得住的,所以就不需要把它完全嵌在瓷砖里面,让工人做的时候稍微突出一点。
1、 提前一天送货,按照区域分开摆放,必须要有一个面积比较大的空地供师傅组装柜体,且地面要平整干净,外包装纸盒做铺垫,避免板子在地面摩擦。
2、 安装之前要确定开关、插座、线控、灯带、感应灯定位准确,不要忘记布线。(应该在水电环节就要验收核对好。)
3、 吊顶区域需要符合安装尺寸,和木工师傅要沟通到位。(此环节要在木工进场的时候就要和设计师对接好,比如柜子上面要不要做吊顶?吊多少?是否做一门到顶?)
这里提醒一下大家:我们在签合同的时候,不是只看一个平面图的图纸,里面有很多水电走向,开关插座布置的位置,灯线的位置包括吊顶图,地面铺贴图,立面图,设计师都需要一个一个帮你去核对,确认,没有问题后业主要在这个图纸上面签字,然后按照图纸去交底施工就不会有问题。
图片上第一个是一门到顶的橱柜,没有顶封板、没有底封板,也没有侧封板。它是有见光面的,像这种一门到顶其实就是顶上和底部这个门跟吊顶的距离和地面的距离只有一块板子不到的距离,要求比较高,这个时候我们对顶面,墙面和地面三个角度的垂直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在墙泥找平的阶段是有要求的,基本上两米靠齿肯定要小于两三毫米的误差,才可以做到这样。你要在设计阶段提前去提要求,设计师根据你的要求做出来的预算和施工工艺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张图墙面的处理就不一样,这个柜子直接是顶天立地的柜子,没有吊顶,第二张有顶封和侧封板,没有底封板,就是柜子跟地面的垂直度要求比较高,你地面做的找平一定要做的垂直度很好,否则的话这个柜门打开下面有可能会卡。它上面和左右两侧三面有封板,它跟墙面的垂直度和顶面的垂直度可以稍微借一点的。第一个要求是最高的,第二个要求稍微好一点,大家可以看一下右侧有实体墙,宽度应该是单砖墙,还有一种做法就是这个侧面,用细木工板打底、轻钢龙骨打底,然后外面贴石膏板,石膏板外面再涂料,但是墙面和柜子的门面的边上的封板在同一个平面,从正面看上去会有一条缝隙,我们在做柜子的时候它的热胀冷缩势必会导致这条缝隙跟墙体之间会有裂缝。还有种做法是墙体比柜子的平面稍微突出一点点,收边的时候可以打硅胶,表面就会好看一点。
第一个是有中央空调的出风口,回风口在门的上面,这时下面做的双眼皮的挂边,下来大概有30公分。这个衣柜的一门到顶呢顶面是没有问题的,它侧面有一点点封板的,底下也是没有底封的,大家看一下这个吊顶基本上是需要比柜子稍微凸出来一点点,不要做完完全全齐平,齐平以后就是收口的问题,正面会有一条缝隙,这条缝隙不好收口,基本上给它留个羊角出来,这里就比较好收口,比较好看。
第二张就是上面有吊顶,比较薄,最多不超过15公分,因为它要保证整个房间里的完整度,下面的做法是有顶封板和底封板还有侧封风,这个其实就不是一门到底的。
吊顶高度的问题,不管做哪一种,都不要把吊顶正面跟柜门的这一面齐平,一定要突出一点,等于柜子往内缩一点,这样才能把缝隙收好。
如果有衣帽间或者房间里面有转角形的衣柜,第一张是转角柜子内部的转角,它里面的格板可以做一体的,是最好的空间利用。这个门的做法是要用165-180度的大铰链,两扇门交替,一扇门先关,然后另外一扇门压在上面,这样缝隙才能关的严实,在定制的时候如果你有这个要求的话,你一定要跟设计师讲清楚,在做门尺寸的时候,左右门的尺寸不一样的,一边要大两公分左右,然后另外一边要缩小一点。
4、 检查现场是否满足安装要求,地面水平,墙角垂直,墙顶面平整。
5、 安装过程中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墙顶面涂料的剐蹭,特别注意螺丝掉落地板上,一定要捡起来,不能弄花地板。
6、 柜体布局按照设计正确安装牢固,不得弄错位置。
7、 柜门安装高矮一致,间隙均匀,滑轨安装牢固,保证柜门启闭正常无异响,衣柜移门推拉顺滑,无斜缝。
8、 现场包装纸盒,砌割碎木板须清理干净带离现场。
1、 踢角线的选择要符合家中整体设计的需求。
2、 踢角线应提前定好,并告知队长或者泥木师傅具体尺寸,保证后期安装不会出现地砖和地板缝隙遮盖不住的现象。
3、 踢角线需要安装牢固、平整,尽量和墙面贴紧,实在做不到的需要告知业主,说明具体情况。
4、 墙面需要打孔固定的,应看清开关、插座的线管走向,不能打到电线。
5、 安装好以后墙地面的缝隙可以使用相对应颜色的收边胶或者使用腻子批嵌刷涂料,不管使用哪种做法,需要跟业主现场确认。
1、 安装移门位置必须和队长提前沟通好,在泥木阶段就要做好基础,保证后期安装移门吊轨时能固定牢固。
2、 安装吊轨时要水平牢固,不能出现移门自开、自关的现象。
3、 地砖表面安装限位器的时候打孔需要小心,用专门的瓷砖开孔器,不得打坏地砖。
4、 有地暖的移门位置地面严禁打洞。
5、 安装好以后检查启闭顺滑、无异响、无斜缝。
6、 移门安装之前在泥工阶段,就要确认,是单移门还是双移门,要不要砌大小墙?需不需要木工包门套?门套打底要多少厚度和距离。要不要做假梁?
7、厨房间三联动、四联动或者是双移门,要考虑好门框顶部有没有梁?梁的宽度是多少?厨房内侧梁的上面需不需要贴瓷砖,门框侧面的瓷砖收口等,都需要提前考虑和现场确认。
第一张是上下轨的单移门,门框是U型框,门框上面的梁是把门框包住的,就是侧面的墙做上去,顶上有一个固门梁,过门梁插到一边的墙体内,上面再砌砖。
第二张是单轨的极窄移门,长虹玻璃,只有上面有轨道,它对顶面梁的要求跟第一张是一样的,如果上面没有梁的话,需要用槽钢一类的方管当成梁,因为要承重,所以一定要用厚一点的。
这张图做了一个假梁,没有做大小墙,但是假梁里面装了导轨,时间长了移门容易脱落,固定不牢固。
这两张图厨房和阳台区域做得比较多,不管是几联动的移门,务必要确定边框尺寸是多少。
遇到丁字墙的话,如果里外都贴砖,需要注意:如果里外的砖(大小、材质、花色)不一样,这个时候的分界线就是移门的边框,如果一面墙全部贴砖的话木门套是不需要做的,直接移门的门框固定在瓷砖上,但是移门的接缝需要正好对在移门边框的下面,这个缝隙是要让门框压住才比较好。还有,立面墙砖尽量不要选择有凹槽的墙砖,否则会影响美观。丁字墙的另一面,门框和外面平面(涂料较多)的收边,要求内部贴砖的地方瓷砖收口要顶在门框上,门框外的墙体需要缩进去一部分,方便后面油漆收口。
Q
实木和颗粒板哪个放重物更容易变形?
同样厚度的肯定是实木好一点。
Q
门旁边的墙,水平方向斜了5公分,可以用水泥砂浆粉平吗?
水泥砂浆粉这么厚也不行,建议墙体铲到基层,重新整体粉刷,墙面超过2公分一般都要贴钢丝网,否则容易开裂。
Q
如果墙拆了,用背靠背柜子中间加隔音棉可以解决隔音问题吗?
最好柜子的背板中间做板子,板子中间再加隔音棉,让隔音棉封死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