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设备功课--地暖篇(一)为什么选地暖?
关于地暖的功课,真的做了好多。成果都贴到别人的帖子里了。后面再把地址放出来,先大体谈一下采暖的各种选择 。
上海的冬天,阴冷潮湿。要说冷,也冻不死人。但是跟北方比,最崩溃的地方就是在没有采暖的情况下,室内室外一个温度。不像在北方,即便是室外温度很低,但是裹得很严实,而只要到了室内,基本上就穿一个单衣就可以了。所以,即便是温度很低,始终还有个盼头。上海的冬天,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关于采暖,过去很多个冬天,无非就是用空调,油汀,电热毯,暖手宝来打发过冬。舒适性,几乎谈不上。所以,考虑到龟墅的舒适性,上来就差不多确定要安装地暖。
舒适性无非就是讲环境是否能人感觉到舒服。采暖首先要考虑的器官是脚。脚是离心脏最远的人体器官,加之人站立行走的习惯,使到达足部的血液回流循环比较弱,所以在北方呆过的人,都知道冬天脚部的保暖很重要。而对呼吸系统来说,空气温度不宜过高,不然会有呼吸不畅,胸闷的感觉。同时,呼吸相对静止的空气,肯定比对流的空气要更加舒适。
所以废话也不要讲的太多,关于地暖采暖的好处,一张图就足够了。除了地暖,谈谈为什么早早放弃其他的采暖方式。
首先是中央空调:大致选择了东芝作为中央空调的首选。而东芝的制热似乎还不错。但是中央空调取暖总归还是有一些无法克服的困难,所以无法作为安全可靠的主采暖热源,只能作为备用,临时热源。采用中央空调采暖主要有这几个弊端。
第一,空调的主业是制冷(独门绝技,无替代的可能),所以根据冷气下沉的原理,空调一般会安装在室内的高处,从上到下的刷低室温。而切换成制热时,因为热气上升的缘故,就会造成室内从上到下,高温到低温差较大的室内垂直温度阶梯(见上图)。切换成人类的语言,或者个人的主观感受,就是脑袋热,脚冷。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也知道,这正好让人处在很不舒服的状态。而且大部分热气 团聚在屋顶,其实也是对能源的浪费。
第二,空调根据卡诺/逆卡诺循环原理来制冷制热,这样就意味着,室内外温差越大,则热泵的效率越低下。比如夏天制冷时,室外温度35度,室内预设温度25度,只有10度温差。到了冬季,往往是室外温度0度左右,需要达到20度的室温,就意味着20度的温差。所以即便是理想情况下,空调的制热耗能也要高一倍。在低温情况下工作的压缩机,还要消耗20-30%的能耗去除霜。而实际上,更常见的情况是非常多的空调品牌都制热不理想。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评判空调的好坏,看制热效果的说法的来由。连预想的制热效果都达不到,谈能耗更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可靠性差。由于空调压缩机的“娇气”,温度越低,制热效果越差。这就和我们需要的采暖需求正好相违背。也就是说,我们越需要采暖的时候,他越不給力。室外温度过低的情况下,大多数空调外机干脆就罢工了。空调当然可以等到温度高点再开始工作,需要采暖的人们就苦逼了。
所以对这种遇到简单的问题(制冷)做得极好,遇到问题越棘手,自己也越差劲的选手,我们很难称之为好同学。这边顺便把空调的几个兄弟拎出来,批判一下。就是大家可能听说过的,空气能热水器,和多功能空气能一体机。所谓空气能,就是用压缩机来制冷制热,跟空调完全是一样的概念。所以,他们的优点和缺点都跟空调一样。工况越好(天气热,但也不能过热,空气能正常的工作范围0-40度,上海超过40度的时候,你家空调是不是也犯病了?),表现越好。工况差,表现也差。 多功能 一体机在夏天,那就是个神仙阿。这边厢制冷,那边厢把制冷的废热拿来加热生活热水。节省的一塌糊涂。到了冬天,呵呵。看心情。
电取暖器,就不多说了。临时采暖解决方案。使用比较灵活,但采暖作用有限。固定在一个地方,就叫壁炉采暖,可以烧电,烧气,烧木头。做局部采暖ok。不是个全屋采暖的解决方案。
散热器取暖,俗称暖气片,在北方呆过,大概都用过。话说本龟从小就在暖气片的呵护下长大,不该说亲人不好。我只能说,地暖更舒服了。并不是暖气片不好。需要占用墙体不占用层高。由于散热集中,温度会随着距离而降低,舒适性较地暖稍差,但是升温比较快,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至于是水暖气,还是电散热器。后面在地暖部分会深入讨论。
好啊。我淘宝了一下。大都是俄罗斯椴木,大概800块,但是要自配五金件,还要再加个五六百。
我还没具体算过要多少扇。应该不少的。可以去谈起来了。
还真是神速啊,这是一天翻一页的节奏咩
么事么事,奏是喜欢看长篇
二期的功课都做了这么多了,厉害
推荐你去参观一下我家隔壁阿木家的改造,非常地有创意+实用。
她家装好了东芝的中央空调,你也可以去看看~
我非常心水阿木家的四楼,做成了两个套房的格局。尤其是主卧,非常大气,衣帽间就是我们的楼梯间,她封了起来。卫生间面积也足够,而且是明卫。
另外一个套房是儿童房,虽然面积不大,但是看着还是非常舒服的。
哪里哪里
复式有赠送车位吗?
复式有独立入户吗?
还是叠加好呀,相信自己的选择
昨天逛了一下龙阳路上海国际会展中心的中国家具展。真的是大的要死,东西也很多。走马观花的看了看。好东西还是挺多的。打算明年再来,给新家添置些小玩意。
据说四万的豪华室外床。
换个角度
大床#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