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线路走向
强电箱:因为推倒了厨房门口的一堵墙,原来的强电箱在上面,所以,第一个遇到的问题是强电箱移位。blablabla (具体移位有什么讲究记不清了,等我老公来加进去);
弱电箱:尽量安排在房子中心的位置,这样通向每个房间的走线才最短,无线路由的信号也最平均;我们放在了主卧门后,位置正好也不影响美观。
地暖线路:地暖要预留四个10A的空开,还要单独开槽布线,施工大增项!地暖公司要求我们把进户总线换成10平方,10米的线花了540块钱!我们换好后又听别人说根本没这个必要。。
厨房灯:建议在操作台一面留条灯线,方便以后装操作台灯带,就再也不用担心站在灯下阴影里切菜了;我们就忘了这点,好在我们原本有两个顶灯(原厨房+北阳台),应该不会有大的阴影,但愿。
开关:卧室灯要双开,这样才不用从床上爬起来开灯;客厅灯开关位置建议分开,吊灯、玄关灯开关放在进门处;餐厅、走廊灯开关放在主卧门口,这样就不会有走到大门口关灯然后抹黑爬到卧室的窘态了。
插座:要实现考虑好家具的高度,不要家具进来发现插座各种被堵死。
木工活:
我们家的木工活很少,没什么好讲的,直接上图吧。反正几个架子做的,看起来蛮粗糙的,就不动心思再找他们做柜子了。先来设计图:
这是储物架的实物半成品和过道内的吊顶。确实没什么看点。但愿刷完涂料会变美。
补上伟星的水管图,下面就是一起接到阳台的水电线
上王道:
家里很多如左上右下这样的线路,不太美观。
左下是原来厨房的门,这扇门没有堵上直接做了储物架。拍照时地暖的槽还没开,右边预留一个插座的位置给地暖温控器,向下要开一条槽直到地面连接线路和温度探头。
瓷砖
因为要铺地暖,所以瓷砖只能先贴墙砖的部分。先给大家看看我们的厨卫墙砖吧。等泥瓦工验收时再拍墙地砖最后的效果图!
卫生间墙砖:长安瓷砖。30*30,最常见的格子款式,很便宜,只要6.8元一块。买了深浅两色搭配,深色铺地面和淋浴区,浅色铺墙面。上墙的效果比店里看到的效果要好很多!
厨房墙砖:冠军瓷砖。30*60,18元一块,价格还算实惠。带一点点黄色花纹,上墙的效果很素雅。厨房大部分空间都被橱柜占着,墙砖简单些,才不会显得杂乱。因为厨房是重油区,还是选择亮面的比较稳妥,好打理。
厨房隐蔽转,冠军店里拿的杂牌货。因为准备装中式排烟机了,所以排烟机位置也直接全部铺了隐蔽砖。
大工程:地暖
周围的广大人民群众都觉得我俩太折腾了,60几平米的房子还要装地暖。装修公司都嫌施工麻烦。可是,,什么都不能阻止东北长大的孩子追求幸福的权利!
找地暖公司的过程很顺利。我们先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上海top 3做电地暖的公司,有一家就在我家附近。于是,我们在房产证还没到手的时候,就迫不及待过去打听了。因为房子小,我们并没有在电还是水地暖上有过纠结。水地暖锅炉成本高、加热慢、后期维护成本高,对于小户型还说不合算,果断要选电地暖。关于地暖的工艺,在篱笆上搜“大虾”的文章,各种知识普及。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基本就是两种电地暖工艺,碳晶和发热缆,碳晶在各项表现上基本完败发热缆,具体为啥我也讲不到明白,大家可自行找寻大虾的帖子。至于发热缆,最好的牌子就是耐克森,是挪威的品牌,也是发热电缆的发明者。
电地暖和水地暖的比较,大家可以参见这篇帖子。在楼下贴上了几张对比图,大家如果借用的话,也麻烦写上原作者的出处吧。
http://www.liba.com/t_4_7742166_1.htm
总算翻页了
补课工程终于快接近尾声了。已经开始写到上周的活儿了,那就是铺地暖啦!
先报告一下我家地暖的配置:
除了阳台全铺。例如大衣柜下、床下的空间不易散热,铺线时会避开。设计师给出的方案是为了最低限度利用电缆功率,加上厨房其实取暖需求不高,所以客厅和厨房共用一根线,温控器装在了客厅里。
需要注意,耐克孙电缆的功率是230W功率,换算成220W功率大约是乘以95%。
接下来是地暖报价单。混凝土浇筑是不含在内的,一般是施工队做。
顶老婆辛苦补课!
自己顶一下,开始准备上地暖施工图了!
主角:发热电缆。每个房间的电缆功率不同。完工后,工人会测量每根电缆的电阻,在额定范围内就算安装成功了!
地暖开始施工。
第一步,铺保温层。看起来就是高密度的泡沫,很密实,要铺满所有区域。
第二步:铺反射膜,防止热量传导到楼下浪费热量。每张膜四角会用右边的小叉子固定到保温层上。市面上最知名的反射膜品牌就是我们用的绿羽,看起来很轻薄,不过摸起来还是很厚实的。听说绿羽假货很多,所以务必要找口碑好的地暖公司,或者自己提前熟悉材料,火眼金睛验真假。
第三步:铺网格,主要起保护作用。
第四步:上主角,盘蚊香!
工人的手艺还是很赞的,铺的非常整齐美观,连夹子都一条线。铺电缆时要跟工人沟通好,每个房间的功能分区,以便工人安排哪里铺的密哪里铺的稀。一般来说,大衣柜和橱柜下面是会避开的,有腿的大家具比如沙发下会铺的稀疏一些,而家里线路最密集的应该是淋浴房。
左边半透明的管子是温度探头,直接连接到预留给地暖的电线。待家里开始安装插座时,地暖会再次上门安装温控器并且培训怎么控温和节能。
这样,就基本完工了。之后就是施工队的活儿,在电缆上浇筑3cm以上的混凝土,一般是水泥+黄沙+瓜子皮。空置晾起码48个小时以上,就可以的。
最近正在犯愁次卧的榻榻米怎么弄,在宜山路和MKL找了几家专门订做榻榻米的店面,基本都是用俄罗斯樟子松。不做移门不做升降桌,1.4榻榻米箱体加上一侧到顶的大衣柜/书柜,全下来起码要6-7千。对我们这种抠门又心疼钱的人来说,这笔开销着实不小。后来同学推荐了一家他家做榻榻米的淘宝店,用一般的生态板做,箱体加衣柜4千多,价格倒是满意了,不过因为去他家见过成品,觉得不怎么好看呢。
柳暗花明,上周末去宜家逛了一圈,意外发现了这个叫坐卧两用床的东西,亢奋了!爸妈来探亲时把下面一层抽出来,就是一张双人床了。平时收起来只有七八十公分,不占地方,当个沙发坐坐,还能储物,比沙发床使用而且清爽。
看到两张款式,都是不带床垫的价格。
第一款带围板:纤维板 丙烯酸漆2,999,现在特价1999,做工材质还不错;不带围板的纤维板贴膜,用材明显薄很多,做工很粗糙,原价1999。我家床后是一个六十几公分的大飘窗,用围板就都挡住了,不用围板做工又太差,我,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