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货,尝试都没有还是少发言的妙~
燃油发动机的效率平均只有20%,煤发电也有3成利用率
你懂p
高谈阔论~~ 发电的效率恰恰比汽车高多了
美国煤制天然气几十年了~~
中国倒是很少,主要成本太高~~ 不划算
中国缺天然气,缺石油
只有煤不缺,只能利用 虽说效率实在低下~
电力唯一可以指望的只有核能了~ 这个效率毕竟还是最高的
不同国家的计算分母不同,有用低热值作为分母的(如我国),有用高热值作为分母的(比如日本),所以每个国家的热效率值的差别还是挺大的。有的超过100%,有的只有90%多……
电效率这么高的话,北方集中供热咋不用电啊,多节能啊
发电是多样化,但要看目前发电的主体是什麽?如果都是太阳能和风能我就认可电是清洁能源!
哎
哥们儿,现在北方形式变了。
1.北方集中供暖,由原来的暖气片变成地暖盘管;
2.很多小区不再有集中供暖,而是提倡分户采暖,主要是考虑“公平”
3.华北、东北现在有大面积的电地暖项目,很多
大虾能不能帮我看下报价
这个报价一看就是FLL的,
对电地暖来说,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最好的了,
耐克森的双导+耐克森温控器+绿羽的辅材,
我觉得价格再下浮5个点左右应该可以的。
北方确实做了很多改动,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分户供暖比集中供暖的效果差;此外北方的分户供暖是有补贴的……
至于地暖项目,确实是为了节能而设立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实在不少……
ok,明白了,谢谢〜〜
几天不见,这个帖子点击过万了,厉害的。支持楼主。
是的,集中供暖的能源浪费也厉害的,如果邻居家里采暖不使用的话,自己家温度就上不去的情况很常见。
现在有些区域,即使家里不住人,也需要交纳30%的采暖费用,甚至全额缴费的,这种情况不合理的。
集中供暖的浪费主要存在于管线输送和居民的窃热上……
其实只要把供暖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总是会节能不少的……
感谢大下的这么辛苦告诉我们这么多实情。
我家前几个月装了电热膜地暖。装之前我也是看了很多资料的。感觉很放心才装的。
可你对电热膜的评价似乎并不好,但没有数据证明。
看你对电缆和水暖的分析都用了很多数据。能否用一些数据来说明一下电热膜。毕竟家里装了。也要知道一下你对这产品的客观评价。
我装的是美国“凯乐瑞克”的牌子。之前也是了解了很多数据的。
在说电磁辐射之前,先说一个概念
电磁辐射是什么?查询维基百科,可以得出:
电磁波(又称电磁辐射)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和动量,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电磁辐射的载体为光子,不需要依靠介质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电磁辐射可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辐射,波长大约在380至780纳米之间,称为可见光。只要是本身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电磁辐射,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温度等于或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因此,人们周边所有的物体时刻都在进行电磁辐射。尽管如此,只有处于可见光频域以内的电磁波,才可以被人们肉眼看到。
那么按照这个概念,无论水地暖抑或电地暖,都存在电磁辐射的!
电磁辐射(有时简称EMR)的形式为在真空中或物质中的自传播波。电磁辐射有一个电场和磁场分量的振荡,分别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传播能量。电磁辐射可波的频率或波长分为不同类型,这些类型包括(按序增加频率):无线电波,微波,太赫兹辐射,红外辐射,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其中,无线电波的波长最长而伽马射线的波长最短。X射线和伽玛射线电离能力很强,其他电磁辐射电离能力相对较弱。
电磁辐射所衍生的能量,取决于频率的高低:频率愈高,能量愈大。频率极高的X光和伽玛射线可产生较大的能量,能够破坏合成人体组织的分子。事实上,X光和伽玛射线的能量之巨,足以令原子和分子电离化,故被列为“电离”辐射。这两种射线虽具医学用途,但照射过量将会损害健康。X光和伽玛射线所产生的电磁能量,有别于射频发射装置所产生的电磁能量。射频装置的电磁能量属于频谱中频率较低的那一端,不能破解把分子紧扣一起的化学键,故被列为“非电离”辐射。哪里会有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来源有多种。人体内外均布满由天然和人造辐射源所发出的电能量和磁能量;闪电便是天然辐射源的例子之一。至于人造辐射源,则包括微波炉、收音机、电视广播发射机和卫星通讯装置等。
简单总结:
1、所有物体都会发出电磁辐射,而不是通电的物体才有电磁辐射,甚至我们人体都会对外发出电磁辐射,
2、高频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大,低频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小,
3、我们通常使用的民用电,是基于50赫兹的,属于低频电,对人体是安全的,
再说地暖的电磁辐射,
热辐射属于电磁辐射的一种,无论水地暖和电地暖,都是存在电磁辐射的。
说到电地暖的电磁辐射,是基于电地暖额外产生的电磁场情况
电本身属于低频的,对人体影响非常有限。
由于国内的商家都是做水地暖起步的,很多人对电地暖不了解,或者在市场竞争中采用“电地暖有电磁辐射”来获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这个本身也是商家不了解电地暖的一个因素。
由于电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的研究领域目前几乎是一个空白,我们的使用环境,电灯、电线、地球等无时不刻有电磁场的辐射,
没有实际证明电场辐射是对人体有影响的。
但是基于安全的考量,
国际上通常对电地暖的要求是不产生基于电流所额外产生的电磁场,
所以
发热电缆具备了这个优点:
1、发热电缆的全金属屏蔽层可以有效屏蔽电磁辐射
2、发热电缆的双导结构,有助于抵消说成熟的电磁场,使得对人体的影响最小
通过这2个措施,确保了高品质的发热电缆是零辐射的,安全可靠。
对于电热膜部分,
由于没有接地和屏蔽措施,从这个方面来说,电热膜是存在电磁辐射的。
电热膜的缺陷,
1、功率衰竭比较严重,这个是产品特性决定的,很难避免,
所以一般电热膜系统,铺设的功率会比发热电缆系统功率更高一些,
2、电磁辐射问题,无屏蔽和抵消措施,存在电磁辐射的影响的
3、只能干法铺设,无混凝土蓄热层的保护和均热,如果覆盖的话,会有局部高温导致电热膜烧坏,甚至地板烧坏的
4、电热膜工艺水平低,都是小作坊生产的,品质难以稳定
5、电热膜系统,地下接头众多,按照地暖行业规范要求,地面是不允许有接头的,电热膜的接头是安全隐患
6、使用寿命短,由于功率衰竭和工艺问题,使用寿命比较短的,
电热膜的优势:
1、升温快,由于直接干法铺设,面状发热,升温速度比普通湿法铺设的电地暖快不少
比较适合于需要短时间就达到温度的商业场所
2、价格便宜,技术门槛低,工艺简单,现在很多电热膜系统的价格,已经不到100元/平米的价格了
请教大虾,电地暖会因为被子掉落等原因造成局部高温吗?感觉温控探头的话只能测某个点的温度,如果是远离温控探头的地方被覆盖呢?局部高温会有什么后果?
这个问题非常好,
电地暖系统,是强制发热的系统,
地面感应温度探头,只能感应一个点的温度,
被子覆盖,如果热量不能有效均衡,导致局部高温,发热体是容易被损坏的。
因此,运用于地暖的恒功率发热电缆在国内外规范中,要求每米的功率不能大于20W,也不允许做干法施工的!
每米的功率越大,电缆表面温度就会越高,国外大部分品牌,发热电缆的功率都是做到17w/米或者18w/米的,
比如耐克森的发热电缆是230V下的17w/米,在220v下是15.6w/米
丹佛斯的发热电缆是230V下的18w/米,在220v下是16.5w/米
瑞侃的发热电缆是230V下的20w/米,在220v下是18w/米
马利的发热电缆是在220v下是19w/米
由于发热电缆的成本和电缆长度相关的,单位功率越小,同样功率的发热电缆生产成本就越高,
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假洋鬼子或者国产的电缆,做到20w/米的,
在电缆工艺一般的情况下,单位功率越大(电缆表面温度更高)的发热电缆,出现故障的可能会更大。
浇筑在混凝土下的发热电缆,即使被覆盖,热量可以通过混凝土均衡传递,
通过减小单位发热量和通过混凝土均热,可以有效避免被覆盖有局部过热的问题。
但是如果做干法施工,没有混凝土的均热作用,那么局部过热隐患存在,
可以参考电热膜烧坏http://www.esafety.cn/xiandaizhiye/80699.html
碳晶板烧坏http://weibo.com/3267182233/zpeSUuaCu
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2779999
所以我的观点是:电地暖不适合干法铺设(自限温发热电缆除外)。
中国国内的电压,号称220V,实际测量到的电压会超过220V,到225V左右的,